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4)
2023(9113)
2022(7716)
2021(6952)
2020(6080)
2019(14101)
2018(13856)
2017(26629)
2016(15073)
2015(16965)
2014(17140)
2013(17345)
2012(16596)
2011(15201)
2010(15284)
2009(13866)
2008(13974)
2007(12802)
2006(11093)
2005(9695)
作者
(47534)
(40086)
(40084)
(38266)
(25469)
(19418)
(18064)
(15764)
(15102)
(14313)
(13894)
(13692)
(12877)
(12709)
(12702)
(12583)
(12499)
(11765)
(11735)
(11660)
(10249)
(10003)
(9782)
(9200)
(9115)
(8994)
(8780)
(8734)
(8170)
(8170)
学科
(66925)
经济(66865)
管理(39952)
(36827)
方法(32336)
数学(29105)
数学方法(28805)
(27666)
企业(27666)
(19080)
(17948)
地方(16042)
(15415)
中国(15371)
环境(14852)
农业(12904)
业经(12423)
(11989)
贸易(11987)
(11542)
(10529)
(10299)
(9276)
(9258)
金融(9255)
(9018)
财务(8996)
财务管理(8971)
(8824)
银行(8775)
机构
大学(227394)
学院(225168)
(91604)
经济(89624)
管理(83107)
研究(80961)
理学(72058)
理学院(71099)
管理学(69534)
管理学院(69118)
中国(58165)
科学(54193)
(48803)
(46925)
(43175)
(40213)
研究所(39907)
业大(39892)
中心(37261)
农业(36971)
(35265)
财经(32798)
(31156)
师范(30814)
北京(30309)
(29668)
(29645)
经济学(28841)
(27400)
(26959)
基金
项目(156616)
科学(121913)
基金(113536)
研究(108029)
(101694)
国家(100966)
科学基金(84376)
社会(67561)
社会科(64015)
社会科学(63991)
(63398)
基金项目(61025)
自然(56867)
自然科(55457)
自然科学(55434)
自然科学基金(54412)
(53234)
教育(48939)
资助(46735)
编号(41930)
重点(36250)
(34426)
(34307)
成果(33477)
(31481)
计划(31304)
科研(31113)
课题(29886)
创新(29704)
教育部(28399)
期刊
(97091)
经济(97091)
研究(61673)
学报(43266)
(41071)
中国(39464)
科学(38511)
大学(31458)
(30039)
学学(29960)
农业(27608)
管理(25693)
教育(19152)
技术(17630)
(17582)
金融(17582)
业经(16391)
财经(15500)
(15174)
经济研究(15026)
问题(13964)
(13302)
资源(12652)
(12582)
统计(12323)
林业(12182)
技术经济(11599)
业大(11232)
科技(11186)
(10745)
共检索到322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凯  江世浩  朱文珏  
文章选用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和CO2FIX v3.2模型,分别用于估算广东省现有森林的静态碳汇储量和新造林动态碳汇潜力,并利用空间计量Moran I指数分析广东省碳汇布局的空间效应,为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及其CDM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10年广东省全省碳汇总量为481.34Tg C,;在假设进行轮伐的情况下,2008~2057年间广东省实现的新造林净固碳量为97.38Tg C;其中粤北地区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最高,珠三角地区碳汇储量及碳汇潜力最低。空间效应分析显示了广东省碳汇布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大部分城市地区的碳汇储量及潜力处于高-高集群或者低-低的集群中,空间集群特征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周文朋  
作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吸收和储存者——森林资源,其固碳能力水平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生物量清单法的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价了湖南森林碳汇量。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碳汇量大,森林碳汇密度高,严重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林业工程项目;同时,分析了森林碳汇量与碳密度、林业工程项目及产业能源消耗的关系,提出了增加森林资源碳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云建  张小全  王效科  朱建华  侯振宏  张治军  
总结分析生物量模型(包括相对生长关系和生物量-蓄积量模型)和生物量估算参数这2类常用的生物量估算方法,提出今后我国在森林生物量估算领域的研究重点:1)整合经验相对生长方程;2)系统研究生物量估算参数的规律性及其不确定性;3)构建以传统估算方法和3S技术相结合的生物量估算系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惠妍  李海奎  
森林生物量是指一个森林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特征数据,因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森林生物量的监测与研究[1-3],建立的生物量模型众多[4-6]。大尺度森林生物量监测,是以省、流域、国家乃至全球为对象,在估算方法一致的前提下,对多个时间点的森林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单延龙  张姣  
根据吉林省1969—2004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计算出吉林省森林年平均森林火灾损失乔木地上生物量27285.31~36380.41t,占全国的0.45%~0.61%。年均释放碳22004.38~29339.17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1.05%。用排放比法得出吉林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量分别为72614.45~96819.27,5283.01~7044.02和1784.40~2379.20t。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龚荣发  程荣竺  曾梦双  曾维忠  
伴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森林碳汇项目时间的深入,项目实施区域农户在森林碳汇项目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农户对实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价值评判决定其行为态度,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文章借鉴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了农户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理论模型,基于典型民族地区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扶贫效应感知价值与其支持项目后期运营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规模造林再造林项目开发取得较为明显的扶贫效应,包括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农户对森林碳汇扶贫开发利大于弊的赞成率为72. 56%,农户愿意支持森林碳汇项目后期运营的赞成率为69. 82%,利大于弊的感知价值对农户支持项目后期运营的意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直接影响森林碳汇扶贫效应感知价值。其中,感知利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经济利益>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生态利益,农户对触及自身切身利益的森林碳汇扶贫开发经济利益感知最高,尤其是对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对外来投资引入的最为敏感。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依次为感知情境风险>感知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鉴于长期、大面积的林业生态建设衍生负面影响日趋扩大和农户对近期、客观风险感知的敏感性使得农户对情景风险的感知最为强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妮妮  王新杰  凌威  徐雪蕾  张艳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茂震  王广兴  葛宏立  徐丽华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研究区,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样地(清查样地)数据和Landsat TM影像,用序列高斯协同仿真方法模拟全县森林碳储量及其分布。在此基础上,用总体估计值一致性(OEC)、仿真变动系数均值(ACV)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指标分析仿真精度;用设置于清查样地周围的临时样地(验证样地)数据与LandsatTM数据进行森林碳序列高斯块协同仿真,分析清查样地的空间代表性和森林碳分布空间仿真的尺度上推方法。结果表明:仙居县2008年森林总碳储量仿真估计值为2 667 878 Mg,大部分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山区,中部东西向条带状低海拔区域分布较少;区域碳密度仿真估计值为0~6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茂震  王广兴  刘安兴  
基于1994,1999和2004年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全省3期森林生物量分别为1.496亿,1.615亿和2.244亿t。林分平均单位面积生产力在1994—1999年间为1.557t.hm-2a-1,在1999—2004年间为2.060t.hm-2a-1;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林分质量仍然较低,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适合于大尺度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估算,但在总体单位蓄积很低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森林生物量被高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吴贤荣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吴贤荣  
科学估算各地区森林碳汇量并探讨其空间关联性特征是制定差异化碳汇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根据1988—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6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论文利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了各地区的森林碳汇量,进而检测和比较了省域间碳汇总量空间关联性的方向和强弱,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碳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的森林碳汇量整体呈上升态势,各地区间碳汇量差异明显,其中西藏、黑龙江等地区碳汇量丰富,而上海、北京等地则碳汇增长率较快;2)研究期内的Moran’s I指数整体表现为倒"S"型的波动变化特征,全国森林碳汇在省域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备一定关联性;3)我国森林碳汇存在显著的近邻空间溢出效应,森林资源采伐、森林受灾程度和降水量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水平的影响显著。因此,研究认为:我国在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时,应当考虑省份间的地理区位因素,合理制定兼具差异化和协调性的森林碳汇发展政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旷建军  谢振华  彭珍宝  旷柏根  王水平  刘玲  
为认识森林的自然资源价值,探讨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采用当代先进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法和能值评估法,对比分析研究了湖南省南岳树木园的货币价值和能值—货币价值,结果表明:(1)湖南省区域环境经济系统2006年的能值/货币比率为1.917 0×1012sej/$;(2)南岳树木园的森林财富价值达1 491.31×104元/(hm2.a)货币值和530.82×104元/(hm2.a)能值货币值;(3)生态效益价值比例占83.290%(生态服务价值)和98.756%(能值—货币值);(4)调节小气候以改善人居、旅游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南岳树木园森林的主导功能。2种评估方法都能体现森林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拴丽  许文强  杨辽  高亚琪  李建军  王蕾  
为科学评估新疆森林碳汇功能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论文基于在阿尔泰山布设的35个样地实测数据,参考2011年新疆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了我国境内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阿尔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生物量为126.67t·hm~(-2),各组分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120.84 t·hm~(-2))>草本层(4.22 t·hm~(-2))>凋落物层(1.61t·hm~(-2)),乔木各器官中,干、根、叶和枝分别占乔木生物量的50%、22%、16%和12%,干所占比例最大;林龄对植被生物量影响显著,生物量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2)生物量平均含碳率在0.4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平  
为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科学地进行广东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广东省森林资源情况公报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过去八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自2005以来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广东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工程,广东省有林地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以及活立木总蓄积不断增加,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宪锋  任志远  林志慧  
本文旨在估算陕西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及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为准确评价陕西省土地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供参考。利用陕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计算了陕西省各土壤类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建立了以土属为单元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数据库,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并对影响土壤有机碳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20cm、0~100cm和全剖面土层中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3.886kg/m2,8.955kg/m2,10.548kg/m2,0~20cm、0~100cm和全剖面土层中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分别为7.744亿t,17.845亿t,21.020亿t。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呈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