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1)
- 2023(16032)
- 2022(14086)
- 2021(13088)
- 2020(10938)
- 2019(25485)
- 2018(25029)
- 2017(47965)
- 2016(25660)
- 2015(28953)
- 2014(28938)
- 2013(28437)
- 2012(26047)
- 2011(23449)
- 2010(23326)
- 2009(21432)
- 2008(20402)
- 2007(17373)
- 2006(15247)
- 2005(13347)
- 学科
- 济(120786)
- 经济(120672)
- 管理(72785)
- 业(67996)
- 企(55432)
- 企业(55432)
- 方法(51518)
- 数学(45400)
- 数学方法(44838)
- 中国(29082)
- 农(28901)
- 地方(27094)
- 财(25928)
- 业经(24442)
- 学(24122)
- 农业(19943)
- 贸(18641)
- 贸易(18632)
- 易(17970)
- 制(17640)
- 环境(16819)
- 和(16805)
- 理论(16751)
- 务(15898)
- 财务(15827)
- 财务管理(15795)
- 地方经济(15537)
- 技术(15487)
- 企业财务(14959)
- 融(14769)
- 机构
- 大学(361539)
- 学院(359917)
- 济(152885)
- 经济(149827)
- 管理(144846)
- 理学(126201)
- 理学院(124797)
- 管理学(122501)
- 研究(121904)
- 管理学院(121859)
- 中国(89701)
- 京(75498)
- 科学(74127)
- 财(66911)
- 所(59913)
- 中心(56023)
- 农(55617)
- 研究所(54779)
- 财经(54192)
- 业大(52948)
- 江(51471)
- 经(49440)
- 范(47231)
- 北京(47090)
- 师范(46833)
- 经济学(46627)
- 院(44376)
- 农业(43182)
- 州(41808)
- 经济学院(41753)
- 基金
- 项目(250999)
- 科学(198314)
- 基金(183357)
- 研究(183124)
- 家(159022)
- 国家(157734)
- 科学基金(136706)
- 社会(116958)
- 社会科(110854)
- 社会科学(110822)
- 省(98330)
- 基金项目(97517)
- 自然(88918)
- 自然科(86850)
- 自然科学(86828)
- 自然科学基金(85241)
- 教育(83765)
- 划(81520)
- 资助(75644)
- 编号(74343)
- 成果(58893)
- 重点(55896)
- 部(55256)
- 发(53645)
- 创(51709)
- 课题(50244)
- 创新(48255)
- 国家社会(48217)
- 科研(47998)
- 教育部(47826)
- 期刊
- 济(166831)
- 经济(166831)
- 研究(107049)
- 中国(66394)
- 学报(55412)
- 管理(53118)
- 科学(51605)
- 财(50687)
- 农(49581)
- 大学(42667)
- 学学(40211)
- 教育(36725)
- 农业(34504)
- 技术(33186)
- 融(28092)
- 金融(28092)
- 经济研究(27519)
- 财经(26559)
- 业经(25879)
- 经(22831)
- 问题(21119)
- 技术经济(19002)
- 图书(18868)
- 理论(17914)
- 统计(17399)
- 业(17324)
- 科技(16580)
- 资源(16454)
- 实践(16165)
- 践(16165)
共检索到52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赵勋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直接促进有效就业量的增加来带动名义就业量的增加;通过将隐蔽性失业转化为有效就业,从而促进有效就业量的增加,但这并没有促使名义就业量的增加。文章用有效就业代替名义就业,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在短期存在非一致性,但在长期具有稳定的均衡关系,广东省经济增长1%,拉动有效就业增长0.24%。
关键词:
有效就业 经济增长 AEG协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保忠 黄解宇
本文利用1978—2008年山西省的GDP、能源供给、能源消费的数据,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和能源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能源消费总量、能源供给总量均对GDP具有显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山西省能源消费和能源供给一起构成了山西省经济增长的单向推动引擎;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最后,提出了发展山西省能源经济及探索循环经济模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供给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循环经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伟光 杨雪
文章在分析广东与美国的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广东2007~2011年与美国对外贸易的月度统计数据,使用VECM模型与chow检验研究了广东与美国的进出口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的兴起影响了广东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并最终阻碍了广东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经济增长 进出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桂
基于广东省1985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技术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研究了广东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广东省的实际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广东省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为此,应积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安全、高效能源发电,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重视提高电力利用效率,促进广东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传国 陈蔚娟
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与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分别对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与动态以及定量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的较小波动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持续较大的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长青 周丽萍
基于1978-2014年中国统计数据,通过拓展的生产函数和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对中国教育公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但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偏小;中国教育基尼系数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越来越平缓,并且在世纪之交出现反弹现象;教育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结构,短期看教育公平与经济增长具有反向作用,长期看教育公平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教育公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教育公平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反之未必然。市场经济中的体制性障碍导致了收入差距拉大,阻滞了社会流动,抑制了经济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教育公平 生产函数 VAR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焕峰
广东省城镇就业量决定模型的定量估计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和实际工资是引起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人数增加的两大主要因素。资本投入有利于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实际工资上涨对就业人数增加有抑制作用;市场化程度提高对广东省城镇有效就业影响不显著,但会有正作用;保持工资的适当增长幅度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有效就业 就业资本弹性 实际平均工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云
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广东经济增长显著相关,第二、三产业是目前广东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广东省大力学习和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这一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水平等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广东省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新 任欣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趋势关系,且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对柯氏生产函数的扩展计量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鹏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GDP增长是其外资依存度和实际关税率提高的原因,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GDP的增长;经济增长与粤港贸易依存度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同时,各项指标具有较大的波动幅度,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也较大。因此,大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是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经济开放度 经济增长 长期均衡 短期波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张美婷 毛超
通过采用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刻画银行业市场结构,以与产业转移相关的广东省和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存款集中度和贷款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两省各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湖南省降低存贷款集中度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广东省适度提高存贷款集中度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当期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两省的存贷款集中度越集中,越不利于经济增长;跨期模型中的存贷款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负作用程度没有当期模型大,降低存贷款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朱海燕 伍业锋
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为例,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和中长期贡献,发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对同期的经济增长贡献力度较弱,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贡献巨大,这种贡献与此期间广东经济鲜明的投资推动型和外向型特征紧密相关。最后给出相应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永强 张捷
首先基于Laspeyres分解法将广东省1995—2014年的碳排放累计差异分解为碳强度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经济结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通过计算发现经济增长效应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995—2014年间GDP与碳排放经历了从"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但总体上仍然呈"弱脱钩"状态。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排放路线图呈倒"N"型变动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基于Laspeyres分解法的实证研究
广东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依从关系——基于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5年数据的验证
广东省 山东省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1978-2010年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VAR系统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上海1978-2009年数据为例
经济增长与政府财力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北京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全国、广东省及广州市数据的对比分析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