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5)
- 2023(6776)
- 2022(5759)
- 2021(5290)
- 2020(4660)
- 2019(10419)
- 2018(10301)
- 2017(19755)
- 2016(11062)
- 2015(12388)
- 2014(12559)
- 2013(12306)
- 2012(11651)
- 2011(10495)
- 2010(10712)
- 2009(10337)
- 2008(10171)
- 2007(9199)
- 2006(8461)
- 2005(7998)
- 学科
- 济(45055)
- 经济(44971)
- 管理(36129)
- 业(31841)
- 企(25315)
- 企业(25315)
- 农(15907)
- 制(15575)
- 财(14679)
- 方法(14178)
- 地方(13399)
- 中国(12272)
- 数学(12178)
- 数学方法(12004)
- 业经(10977)
- 体(10481)
- 学(10396)
- 农业(10375)
- 土地(9820)
- 体制(8712)
- 银(8383)
- 银行(8372)
- 行(8009)
- 融(7945)
- 金融(7942)
- 务(7821)
- 财务(7795)
- 财务管理(7771)
- 环境(7758)
- 企业财务(7393)
- 机构
- 大学(154860)
- 学院(154205)
- 济(64098)
- 经济(62521)
- 管理(58657)
- 研究(53982)
- 理学(49200)
- 理学院(48605)
- 管理学(47856)
- 管理学院(47544)
- 中国(43419)
- 财(34266)
- 京(33018)
- 科学(31311)
- 农(28185)
- 江(28043)
- 所(27008)
- 中心(26517)
- 财经(25343)
- 研究所(23825)
- 业大(23265)
- 省(22719)
- 经(22705)
- 农业(21593)
- 州(21249)
- 范(20815)
- 师范(20637)
- 北京(20188)
- 院(19759)
- 经济学(19554)
- 基金
- 项目(99998)
- 科学(79560)
- 研究(75139)
- 基金(72678)
- 家(62459)
- 国家(61893)
- 科学基金(53563)
- 社会(49040)
- 社会科(46350)
- 社会科学(46338)
- 省(42030)
- 基金项目(38528)
- 教育(34316)
- 自然(33573)
- 划(33048)
- 自然科(32708)
- 自然科学(32699)
- 自然科学基金(32098)
- 编号(30288)
- 资助(28918)
- 成果(25700)
- 制(24565)
- 部(22625)
- 重点(22619)
- 课题(22148)
- 发(21730)
- 创(20506)
- 国家社会(20023)
- 性(19668)
- 教育部(19449)
共检索到254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伟章 马培衢 祁春节
近年来,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很快,农村社区建设蓬勃发展,这些变化直接与当地政府1998年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有关。本文认为,徐闻县推行的土地成片调整政策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大危机的客观环境迫使徐闻必须调整土地成片,从而把严重的干旱危机转化为发展契机;其二,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条适应性学习路径;其三,在土地成片调整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推行一系列符合激励相容的措施。
关键词:
徐闻 土地成片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培衢
在系统考察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基础建设制度变迁的实践基础上,文章揭示了其制度变迁的逻辑核心在于追逐灌溉之利,其内在动力在于农民自发逐利、社区精英协同与地方政府助民成利三股力量的契合;进而,文章指出农民经济自由权利和生产赢利空间的扩大是农业基础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根本,有助于形成稳定收益预期的制度安排,将激励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和利用效率,而乡村集体行动制度供给力量则决定着制度变迁的时滞和经济效率。这也正是"徐闻实践"蕴涵的独特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
转型期 农业基础设施 灌溉之利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马培衢
本文基于对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基础建设制度变迁的系统考察,揭示出其制度变迁的逻辑核心在于农民自觉追逐灌溉之利,其内在动力在于农民有把握投资获利机会的自主发展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农民自发逐利、社区精英协同与地方政府助民成利三股力量的契合。本文进而指出,农民的自主发展权和生产赢利空间的扩大是农业基础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根本,它将有助于形成稳定收益预期的制度安排,将激励农民投资于基础建设并提高其利用效率;而乡村的自主治理力量则制约着农村制度变迁的时效性和经济效率。而这也正是本文案例研究所蕴涵的现实借鉴意义和独特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自主发展权 制度变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孙锴
区域地缘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区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区域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等的流动达到相互间的竞争与协作关系。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区边缘地区的广东省徐闻县为研究对象,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然后采用欧氏距离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徐闻县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关系最为密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关系居次,与北部湾经济区的关系最不密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徐闻县在空间上"东承、西连、北优、南进"的发展战略;在发展模式上联合海南省建立海峡经济新区、打造国际海峡城市、依托海洋资源构建海洋蓝色经济示范区、承接珠江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义丰 穆松林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发展模式是城市定位的体现和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二者通过"自构"和"被构"相互作用,推动城市发展螺旋提升,城市定位与发展模式的科学准确凸显重要。地域识别是城市定位的科学依据和逻辑起点,以其为视角分析徐闻自然地域特征与发展态势,徐闻发展现状呈现典型"十字哑铃"态势,处于发展"洼地",应以琼州海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体现两岸地脉相连、文脉相近、血脉相通、经济相关、发展相促的特点。从地理学综合、系统、区域差异的视角,构建圈层扇面分析模型,科学梳理徐闻县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模式。研究表明:①从国际、国家、省域和区域圈层,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南海北部海洋经济区、雷州半岛和海口扇...
关键词:
地域识别 城市定位 发展模式 徐闻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祖校
人行广东徐闻县支行就我国在加入世贸后,基层企业进出口的现状、遇到的困难、怎样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等问题,多次深入基层调查,咨询遍访海关、税务、财政、工商、外经、交通、港务、城市规划、商检等职能部门以及各方面人士,反复研究与探讨,撰写出《入世后我国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明亮
本文在对关于土地调整的相关农地制度安排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的形式呈现了以土地调整为线索的自发性农地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农民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形成多元化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农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考虑农民的利益状况,尊重其自主选择权,而非仅仅追求理论逻辑的严密性。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调整 利益 公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关键词:
中国银行制度 变迁特征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窦祥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年来,皖西北太和县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剧烈且有意义的变化,其中既有革命的辉煌,也有改革的曲折,对太和县农村社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太和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得出农民与土地产权有效结合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生产最具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近期可以考虑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现状,通过强化农民土地产权而"淡化"农民集体所有权,进而使农村土地趋于成为农民个人的真正财产这一改革建议。
关键词:
产权 农村土地制度 实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省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凯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经延 邓伟根
顺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先由小变大,之后又呈现出调整改进、逐步缩小的趋势。该文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过程划分为平均导向时期、差异导向时期和均衡导向时期三个阶段,在阐述制度变迁过程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制度变迁 城乡差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武丽
虽然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关于制度及其变迁动力的研究,经济社会学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借助于"嵌入性"这一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本文把财政视为制度网络中的一个部分,在财政与经济社会制度的互动中来理解财政演变的轨迹,从财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出发,本文提出财政制度变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假设,以期对中国农村财政的百年变迁提供一种理论解释。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嵌入性 合法性 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棉管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N区的"村改居"项目通过打破城乡分割、实现政经分离、将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引入农村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N区却仍保留了诸多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变迁的悖论可通过历史制度主义得到解释。在历史制度主义者看来,N区"村改居"的制度现状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一方面,体制锁定造成了制度依存,新制度不得不在现有的制度场域中寻找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回报递增和利益群体的博弈也使得制度始终在延续和变迁之间求得平衡。制度变迁不是简单的"效率最大化"的结果,制度场域及制度所塑造的利益群体对于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琳 冯蔚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容易与市场机制相联系的教育种类,但中国的职业教育却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经历了先盛后衰的过程。本文作者力图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对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予以考察。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兴衰 制度分析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