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7)
- 2023(7301)
- 2022(6319)
- 2021(5776)
- 2020(5025)
- 2019(11966)
- 2018(11625)
- 2017(22600)
- 2016(12681)
- 2015(14625)
- 2014(14947)
- 2013(15073)
- 2012(14410)
- 2011(13156)
- 2010(13187)
- 2009(12420)
- 2008(12500)
- 2007(11440)
- 2006(9840)
- 2005(8886)
- 学科
- 济(56520)
- 经济(56434)
- 管理(33176)
- 业(32868)
- 方法(26585)
- 企(24542)
- 企业(24542)
- 数学(23956)
- 数学方法(23748)
- 农(17917)
- 财(14428)
- 地方(14415)
- 中国(13839)
- 学(12496)
- 农业(11910)
- 制(11841)
- 业经(11123)
- 贸(10372)
- 贸易(10368)
- 易(10017)
- 融(8349)
- 金融(8347)
- 银(8227)
- 银行(8203)
- 和(8176)
- 环境(7854)
- 行(7808)
- 务(7768)
- 财务(7748)
- 财务管理(7723)
- 机构
- 大学(189763)
- 学院(188437)
- 济(78013)
- 经济(76292)
- 管理(70159)
- 研究(66009)
- 理学(60245)
- 理学院(59492)
- 管理学(58437)
- 管理学院(58076)
- 中国(49145)
- 科学(42395)
- 京(39559)
- 农(38748)
- 财(35979)
- 所(35032)
- 研究所(31962)
- 业大(31723)
- 中心(31122)
- 农业(30657)
- 江(30165)
- 财经(28221)
- 范(25615)
- 经(25393)
- 师范(25379)
- 北京(24606)
- 经济学(24362)
- 州(23500)
- 省(23349)
- 院(23207)
- 基金
- 项目(125059)
- 科学(96716)
- 研究(89223)
- 基金(88972)
- 家(77945)
- 国家(77272)
- 科学基金(64839)
- 社会(55873)
- 社会科(52731)
- 社会科学(52710)
- 省(51905)
- 基金项目(47819)
- 划(42100)
- 自然(41973)
- 自然科(40915)
- 自然科学(40898)
- 教育(40638)
- 自然科学基金(40138)
- 编号(36416)
- 资助(36238)
- 成果(29960)
- 重点(28642)
- 部(27658)
- 发(27588)
- 课题(25579)
- 创(25334)
- 科研(24496)
- 创新(23816)
- 计划(23734)
- 教育部(23049)
共检索到279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小容 苏志尧
通过分析广东省山茶科12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并对其进行环境解释,利用软件DMAP将广东省划分为72个0.5°×0.5°的经纬度网格,并将基于网格的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来,同时利用箱形图分析其水平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位于粤北山区,表现出显著的经度(P=0.001 2)、纬度(P=0.004 9)地带性差异。对125种植物、72个网格和6个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CCA排序轴第1轴主要代表温度的变化梯度,第2轴主要代表水分的变化梯度,说明水分、温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山茶科植物在广东的生长和分布,其中年均最低温度是影响广东省山茶科植物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振华 申国珍 徐文婷 李俊清 谢宗强
分析物种丰富度格局和热点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本文基于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信息,结合遥感影像、文献信息和专家经验,研究了大熊猫分布区内珍稀濒危物种及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丰富度空间格局,确定了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分析了大熊猫保护区对热点区保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熊猫分布区内,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有293种,包括哺乳动物109种、鸟类58种、爬行动物18种、两栖动物35种、高等植物73种;其中,IUCN极危物种11种、濒危物种48种、易危物种111种、近危物种74种,列入CITES附录Ⅱ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6种;293种珍稀濒危物种中,133种为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会良 张玲卫 张宏祥 布海丽且姆·阿卜杜热合曼 张道远 管开云
【目的】选取新疆56种野生果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分布区模型模拟其潜在分布区,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基于物种分布点数据,最终选取13个环境因子确定物种的生态位信息,使用Maxent软件构建分布区模型,获得新疆野生果树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图,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野生果树在新疆具有广泛的潜在分布区,其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4.5%;物种丰富度可划分为1~4,5~14,15~24和25~38这4个等级,但物种丰富度大的区域面积比较狭窄,主要分布于伊犁河谷周边的天山山脉、巴尔鲁克山-塔尔巴哈台山和阿尔泰山西部;通过计算物种丰富度格局与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铭 崔盼杰 钟悦鸣 李景文 褚建民
【目的】阿拉善高原境内分布着超过20万km2典型的温带荒漠生态系统,这些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极其敏感,然而水分、能量与生境异质性对该区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的相对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生活型植物间的差异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利用阿拉善高原大尺度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数据,并结合相关的气候与生境异质性数据,尝试系统地探讨阿拉善高原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地理格局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1)阿拉善高原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的经纬度格局,全部物种、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均呈现出沿经度的升高而增加,沿纬度的升高而递减的变化趋势。(2)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水分与能量因子共同解释了全部物种、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60.7%、62.5%及42.6%的空间变异;两者单独的解释率分别为15.2%~19.6%与2.8%~5.3%。生境异质性分别解释了3组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17.2%、12.3%、29.3%的变异,其单独解释率分别为3.1%、1.0%和11.8%。气候因素与生境异质性对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的相对影响并不一致;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主要由气候因素决定,而木本植物丰富度则受气候因素与生境异质性的共同控制。(3)气候与生境异质性三者共同解释了区域物种丰富度54.4%~63.8%的变异,但仍然有36.2%~45.6%的变异没有得到解释。【结论】阿拉善高原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格局由水分与能量类气候因子共同决定,水资源可用性是阿拉善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维持最为关键的限制因子。生境异质性对阿拉善高原植物丰富度,尤其是木本植物丰富度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是干旱区植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影响因素。阿拉善高原不同生活型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因素可能并不一致,其他未知潜在因素对阿拉善植物区域物种丰富度亦存在着重要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东旭 殷晓洁 周斯怡 陆双飞 陈智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为研究区,基于《1∶100万中国植被图》113种乔木分布数据,结合ArcGIS和37个环境变量,筛选各乔木主导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分布预测模型,进而拟合得到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图,并结合未来气候情景预测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整体格局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丰富度热点地区主要分布于25.0°N—30.0°N与100.0°E—105.0°E范围内,即横断山脉地区,其次在滇南与滇东南区域同样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丰富度低值区域为川西北以东区域、四川盆地中丘浅区、云贵高原腹地.(2)未来气候情景下,乔木物种丰富度变化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丰富度高值分布区域下降趋势明显,仅有滇西北、三江流域与贵渝交界之处以南的物种丰富度略有增高.(3)西南地区乔木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受温度和降水的共同影响,最湿季均温与年降水量是决定西南地区乔木物种当前分布格局的主导环境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林 陈其志 张舒 吕亮 喻大昭
由湖北省稻瘟病的常发区崇阳县和远安县分离得到301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从其中挑出52个进行致病类型测定。结果表明:52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在CO39近等基因系的5个鉴别品种上表现出19个致病类型,且各致病类型的出现频率存在较大差异;远安、崇阳2个地区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致病类型不同,从远安采集得到的单孢菌株致病类型更加丰富;各测试菌株对5个鉴别品种的侵染能力也不相同。
关键词:
稻瘟病 致病类型 丰富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林水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冬雪
通过青藏铁路沿线北段西大滩至唐古拉山北坡范围内植被样带的抽样调查,对植物物种丰富度(S)、植被盖度由北至南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及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青藏沿线北段高海拔地区,由北至南植物物种丰富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m~2样方平均物种数量由沿线北部样带的5或6种,逐渐升高至南部样带的9或10种。多重比较表明,相邻或相近的植被样带间单位面积物种丰富度多差异不显著,而当样带间距加大时,则表现出显著性差异。(2)由北至南各样带1m~2样方平均盖度呈不规则的动态变化,多重分析表明,多数样带间1m~2样方盖度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植被盖度与物种丰富度相比更多地受到地形、土壤理化性质等小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磊 高贤明 孙书存
在岷江上游油松人工林中调查了 1hm2 群落空间垂直结构上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盖度和物种丰富度 ,以及 2个 10 0m长样带上的林窗斑块和油松斑块 (冠幅相互连接的油松个体被合并为同一斑块 )内部的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结果发现 :群落的垂直空间结构上 ,乔木层 (油松 )盖度与灌木层盖度、林下总盖度 (灌木和草本层的盖度和 ) ,以及林下物种丰富度 (物种数量 )成显著负相关 ,灌木层盖度与草本层成显著负相关。林下物种丰富度与总盖度呈显著正相关 ,但在灌木层和草本层内部 ,物种丰富度与盖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水平空间结构上 ,随油松斑块增大 ,斑块内灌木层盖度下降 ,草本层盖度上升 ;物种丰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海锋 卢阳禄 李波 胡月明 刘轶伦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广东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海锋 卢阳禄 李波 胡月明 刘轶伦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时空格局 障碍因子 广东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潔莹 谢缘铭 刘文帧 闫琰
【目的】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研究是天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的理论依据。由于物种丰富度间接包含了功能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基因组多样性,因此从物种丰富度的角度探讨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可以分析发现影响植被生产力的其他多样性因素。以往关于森林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群落水平,而对于单个物种生产力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响应是如何影响群落水平的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方法】本研究以小陇山地区的锐齿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回归分析、关联指数模型和异质性泊松模型,分析群落和物种水平的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关系。【结果】丰富度-生产力关系在群落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10 m×10 m的研究尺度上,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生产力呈单峰曲线关系;而在20 m×20 m的研究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对群落生产力无显著影响。物种水平上,0~20 m范围内物种丰富度-生产力关系中性种占比最大,占所有目标种总和的68.8%~81.3%;其次为促进种;抑制种所占比例最小。研究区部分的树种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中性关系的情况,种间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丰富度-生产力关系有重要影响。【结论】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属性均会影响小陇山锐齿栎林生产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群英 刘刚 肖冰雪 陈莉敏 陈立坤 张洪轩 倪泽霖
为确定川西北地区高寒草甸的最佳放牧强度,根据牦牛的采食量和草地地上生物量,设置了轻度(0.71头·hm(-2))、中度(1.19头·hm(-2))、重度(1.60头·hm(-2))3个放牧强度处理,进行连续3年的放牧,测定其对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放牧第3年,中度放牧草地年度地上生物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两处理(P<0.05),轻度放牧次之,重度放牧最低;和放牧第1年相比,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草地地上生物量中杂类草生物量比例显著减少(P<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骆祚炎
本文以1980—2004年数据为基础,通过VEC模型的三种检验表明,广东省居民资产的当期财富效应微弱,“预期”的财富效应不断增强。文章认为,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增殖性资产的比重,维持股市和房地产等市场稳定的预期,采取措施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等措施,来促进资产财富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
财富效应 VEC VAR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颜 田相辉
文章基于20022014年森林资源丰富县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县域森林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资源诅咒"假说进行了验证,并探讨其传导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在县域层面,森林资源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森林资源丰富县并未因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而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其发挥的生态效益也没有助推当地经济增长,说明森林资源丰富县存在"资源诅咒"现象,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荷兰病"效应是"资源诅咒"的一个传导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白罗 谭晓风 漆龙霖 贺晶 胡芳名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关键词:
山茶属 红山茶组 分类系统 RAPD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