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30)
- 2023(6355)
- 2022(5666)
- 2021(5151)
- 2020(4757)
- 2019(11363)
- 2018(11239)
- 2017(22686)
- 2016(12589)
- 2015(14255)
- 2014(14530)
- 2013(14706)
- 2012(14138)
- 2011(12789)
- 2010(12948)
- 2009(12140)
- 2008(12131)
- 2007(11244)
- 2006(9633)
- 2005(8652)
- 学科
- 济(58069)
- 经济(58026)
- 业(33104)
- 管理(31300)
- 方法(28002)
- 数学(25126)
- 数学方法(24946)
- 企(24785)
- 企业(24785)
- 农(17591)
- 中国(15256)
- 地方(14620)
- 财(14121)
- 学(11872)
- 农业(11731)
- 贸(11032)
- 贸易(11029)
- 业经(10978)
- 制(10813)
- 易(10656)
- 务(8419)
- 财务(8403)
- 财务管理(8379)
- 融(8221)
- 金融(8219)
- 和(8199)
- 银(8087)
- 银行(8060)
- 企业财务(7943)
- 行(7640)
- 机构
- 大学(184591)
- 学院(184499)
- 济(80004)
- 经济(78333)
- 管理(69521)
- 研究(64996)
- 理学(59845)
- 理学院(59137)
- 管理学(58137)
- 管理学院(57785)
- 中国(48104)
- 科学(40535)
- 京(38799)
- 农(36506)
- 财(34967)
- 所(34496)
- 研究所(31441)
- 中心(30437)
- 业大(30044)
- 江(29298)
- 农业(28918)
- 财经(27942)
- 经(25215)
- 经济学(25145)
- 范(24641)
- 师范(24388)
- 北京(24203)
- 经济学院(22963)
- 州(22817)
- 院(22741)
- 基金
- 项目(120848)
- 科学(94213)
- 研究(87286)
- 基金(86416)
- 家(75001)
- 国家(74370)
- 科学基金(62921)
- 社会(54640)
- 社会科(51693)
- 社会科学(51672)
- 省(50333)
- 基金项目(46490)
- 划(40666)
- 自然(40609)
- 教育(40322)
- 自然科(39606)
- 自然科学(39591)
- 自然科学基金(38894)
- 编号(35966)
- 资助(35907)
- 成果(29321)
- 重点(27752)
- 部(27304)
- 发(27229)
- 课题(24944)
- 创(24684)
- 科研(23513)
- 创新(23138)
- 教育部(22972)
- 计划(22584)
共检索到27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树高 丁元
本文认为,加入WTO后,广东省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劳动力正加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劳动越来越密集化,经济和就业结构不断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就业机会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与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文章提出,加快广东省就业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是加快经济增长,继续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二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就业容量;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
广东省 就业结构 就业容量 变动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峰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地得到调整,同时也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对历年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建立了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河北省"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河北省"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特点,进而提出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胜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生产总值数据以及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1993~2012年的发展和变化,然后研究了中国区域2000~2010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找到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区域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差异 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宋锦 李曦晨
研究目标:分析我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和技能结构的匹配变化,检验产业转型的就业影响趋势。研究方法:采用OLS模型分析宏观数据、Probit模型分析微观数据考察行业投资的就业需求变化以及时期间、地区间差异,并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深化破坏低技能岗位,其破坏速度是对高技能岗位创造速度的二倍,这种影响在2008年后才清晰地表现出来;制造业经历了低技能劳动力依赖到资本替代就业,再到替代速度放缓的过程,东部地区制造业发展和转型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对就业的创造能力近年来持续下降,且不同行业的就业技能需求有显著差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是吸纳制造业转移出的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其就业吸纳速度与制造业的资本替代就业速度基本相当。研究创新:跨时期分析了就业结构和技能需求在各行业的发展变化,综合考察了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就业结构转型。研究价值:为应对产业转型中的就业问题提供经验依据,也为下一步考察新时期人工智能发展等因素的就业影响提供基本事实。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技能偏好 就业结构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长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希亮 王聪
利用1986—2010年兰州市就业数据,建立ARIMA模型,对兰州"十二五"时期就业的产业人数变动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兰州就业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过低;就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明显偏离;二、三产业均具有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城镇就业比重过低;兰州第一产业人数和第二产业人数所占比重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第三产就业人数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兰州就业结构优化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结构 演变 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清禄 黄纪辛 朱照宇
本文将土地详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中耕地资源的数据作了对照 ,并将耕地的变化与经济 (GDP)增长联系起来研究。结果表明 ,实际的耕地数比原有的统计数要多 ;实际减少的耕地却远远大于统计数 ;耕地减少率与GDP增长率有同步消涨的关系。可以认为 ,广东省经济主要还是资源消耗型的 ,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耕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关键词:
耕地转化 GDP 效益 广东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清禄 朱照宇 匡耀求
考察了中山市、惠州市及梅州市所代表的平原、丘陵到山区不同类型地区农用化肥投入与农业 (种植业 )产值的变化趋势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与中国整体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 2 0世纪 90年代早中期以前 ,广东省不同类型地区农业产值的增长与化肥投入的增长有依存关系 ,此后化肥投入呈现下降的趋势 ,但种植业的增长仍然较为强劲 ;从农用化肥投入的效益看 ,经历了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的降低和 90年代中后期的回升过程。认为广东省的农业已进入了以依靠科技进步为主、促进农业增长的良性阶段。中国整体的情况有所不同 ,农业产值的增长还未脱离与化肥投入增长的基本依存关系 ,化肥投入的效益自 70年代...
关键词:
农业 化肥消耗 化肥效益 广东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边文霞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业结构本身就是产业结构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演变过程揭示: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升级,北京地区就业结构已经逐步显现出高职业化、高技能化趋势,未来对就业人口素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关键词:
就业结构 产业结构 北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炜 张熙 张红娜
以2001—2016年广东新增认定的省级专业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征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从发展轨迹上分析广东专业镇产业演变和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专业镇发展有着4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农业专业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3)珠三角地区占据工业专业镇半壁江山,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4)第三产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且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关键词:
专业镇 特征分析 产业演变 区域分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景熙 何懿
本文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系统转型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升级与人口城市化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作实证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系统内存在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以城市化率、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为系统内生变量所作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有较强的短期驱动力,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最为强劲;但从长期看,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驱动力逐渐弱化,即按既有的结构变动模式将很难对城市化产生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之政策含义是:①惟有通过新的产业-就业结构升级才能对城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VEC模型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毛艳华 易中俊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广东经济的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集聚经济优势一直成为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配套产业跟进的重要动因。本文在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指数等分析工具,详细研究了广东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集聚规模、地理集聚程度与变化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水平与转移趋势,对不同类型行业的集聚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论对于当前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丽英 连泽凡 雷日辉
为探讨城市化与就业结构演进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利用1982-2 0 1 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广东省人口城市化对就业结构优化的作用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有利于就业结构的演进发展。城市化对就业结构影响体现在第一产业的长期负效应、第三产业的持久正效应。最后笔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廖世同,廖世添
广东省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广大山区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因而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外转移。经济发展较快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性农业和乡镇工业发展得都很快,出现了暂时的劳动力短缺,因而吸引了省外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经商。但是,珠江三角洲地域狭小,生产规模和劳动岗位毕竟有限。当外地的务工谋职者大量涌入后,不仅给珠江三角洲,也给全省带来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矛盾。因此,对广东省人口流动的导向就成为社会普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元武 庄丽娟
通过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及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广东部分农产品在向东盟大量出口的同时也从东盟大量进口,随着时间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广东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由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双边农产品贸易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程度加强。
关键词:
广东 东盟 农产品 贸易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