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0)
- 2023(14742)
- 2022(12065)
- 2021(10915)
- 2020(8974)
- 2019(20071)
- 2018(19628)
- 2017(37654)
- 2016(20638)
- 2015(22576)
- 2014(22421)
- 2013(22505)
- 2012(21154)
- 2011(18988)
- 2010(19394)
- 2009(17939)
- 2008(18291)
- 2007(16529)
- 2006(14835)
- 2005(13914)
- 学科
- 济(100620)
- 经济(100511)
- 业(85888)
- 企(76991)
- 企业(76991)
- 管理(71824)
- 方法(37120)
- 业经(32318)
- 农(30803)
- 财(28546)
- 数学(28368)
- 数学方法(28120)
- 地方(27433)
- 中国(26546)
- 农业(22495)
- 务(20886)
- 财务(20865)
- 财务管理(20841)
- 技术(19979)
- 企业财务(19839)
- 制(19179)
- 和(17178)
- 学(16995)
- 划(16317)
- 策(16072)
- 理论(15846)
- 环境(15642)
- 融(15161)
- 金融(15159)
- 贸(15119)
- 机构
- 学院(304050)
- 大学(296649)
- 济(129338)
- 经济(126835)
- 管理(117275)
- 研究(106224)
- 理学(99967)
- 理学院(98781)
- 管理学(97339)
- 管理学院(96757)
- 中国(81815)
- 科学(65070)
- 京(63207)
- 财(59870)
- 农(56639)
- 所(54983)
- 研究所(49684)
- 江(49590)
- 中心(47868)
- 财经(46984)
- 业大(45268)
- 农业(44318)
- 经(42538)
- 范(39674)
- 北京(39474)
- 师范(39285)
- 州(39187)
- 经济学(38921)
- 院(38282)
- 省(35824)
- 基金
- 项目(198185)
- 科学(158409)
- 研究(145067)
- 基金(143940)
- 家(125483)
- 国家(124293)
- 科学基金(107584)
- 社会(94321)
- 社会科(89495)
- 社会科学(89471)
- 省(81911)
- 基金项目(76370)
- 自然(68885)
- 自然科(67314)
- 自然科学(67293)
- 划(66246)
- 自然科学基金(66151)
- 教育(64880)
- 资助(57520)
- 编号(57098)
- 发(48542)
- 重点(45348)
- 成果(45037)
- 创(44342)
- 部(43243)
- 业(42304)
- 创新(40741)
- 课题(40657)
- 发展(39194)
- 国家社会(38957)
- 期刊
- 济(154615)
- 经济(154615)
- 研究(90228)
- 中国(64361)
- 农(53347)
- 管理(48829)
- 财(48634)
- 学报(45897)
- 科学(45426)
- 农业(36641)
- 大学(34693)
- 学学(33135)
- 融(30699)
- 金融(30699)
- 教育(30280)
- 技术(28194)
- 业经(28158)
- 财经(23769)
- 经济研究(23335)
- 业(21451)
- 经(20608)
- 问题(20022)
- 技术经济(17724)
- 资源(15212)
- 现代(15123)
- 商业(14952)
- 贸(14920)
- 世界(14806)
- 科技(14706)
- 版(14366)
共检索到47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陆正华 李瑞娜
基于中间-最终产出效率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和β收敛性检验,利用2002—2010年广东省的统计数据研究了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广东省三大区域(珠三角地区、粤东粤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中间产出效率的差异不明显,研发最终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三大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中间产出效率不存在绝对收敛,而研发最终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俱乐部收敛",并分化出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粤北山区两大俱乐部。
关键词:
研发效率 研发产出 区域创新 收敛性分析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巢文
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2006~2011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效率进行了动态测度,并运用Barro的经济收敛性分析框架对东中西三大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效率大幅提升,且是依靠"追赶效应"和"移动效应"双轮驱动,其中中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增长最快,东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慢。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存在收敛现象,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性现象显著,且东部地区局部收敛速度最快,但中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收敛现象不明显。提出了要抓住当前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修德 梁彤缨 徐健
本文首先运用动态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01—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效率进行测定,进而分析论证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的区域差异,并运用分位数分解方法对差异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证实了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区域差异的存在性,其中,"珠江三角洲"和"粤东粤西两翼"的R&D效率差异并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粤北山区"的R&D效率;研究还发现,R&D效率的区域差异是"创新环境差异"和"区域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不同分位点的效率水平上,差异的分布特征及主要成因却不尽相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小娟 岳宏志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从多投入多产出角度测算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研究。发现全国技术创新TFP增幅仅为2.3%,按区域东部最高,中部其次,西部最低;中、东部技术创新TFP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西部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同时,中、西部技术创新TFP存在绝对β收敛,技术创新TFP趋于同一稳定增速,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东部只存在条件β收敛,技术创新TFP仅趋于自身稳定增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
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许绍双 隆定海 张文兵
通过对2005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与直辖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多项指标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李晓
笔者以2006年~2010年中国31个省域的数据为基础,进而用SE-DEA模型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企业绩效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效率有效的省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发展不够均衡;研发效率的提高逐渐依赖于研发资本投入;企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有权结构与研发效率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即非国有企业更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企业绩效与研发效率呈现负相关趋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差距逐渐增大,研发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本文采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96-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状况,研究表明,该期间各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区域间的效率差距在逐步减小,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β-收敛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趋于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振刚 郑少贤
构建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产出"的理论框架,利用2005—2010年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采取密切值法对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更直接;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内部R&D、技术引进和购买的大力投入是其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企业中科技机构覆盖面不足、引进-消化吸收比例不当使得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暂时落后于浙江和上海。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密切值 大中型工业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良科
文章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成率的影响。结论表明,近年来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2002年之后技术效率反而有所恶化;R&D和人力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过分技术"赶超"的思想却同时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能够促进前向R&D溢出,进而提升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更多的起"同化器"的作用,促进R&D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TFP;但是文章没有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作为TFP增长引擎的证据;相反,如果控制人力资本与R&D的交互项,人力资本变量与TF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坤扬 陆文聪
本文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形式,研究高校知识溢出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新产品开发这两方面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1)Moran’s I指数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仅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2)高校对企业创新的贡献取决于校企合作规模,并呈现出对企业专利层次创新的贡献显著大于对企业产品开发层次创新的贡献这样的特点;(3)邻近地区新产品开发会对本区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产生"替代"和"挤出"的负面效应。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华海岭 吴和成
利用2000—2007年数据,对我国地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运用改进的DEA模型,对我国30个地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测度结果,对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资源利用率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基于DEA的地域分类。结果显示,我国有80%的地区其创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且创新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基于定量分析结果,给出了提高地域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鹏 高妍伶俐
本文运用2001~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基础、技术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积累的不同,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技术获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地区效应,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吸收技术获取的能力也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对全国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国外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对全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保根 高照兵
文章在综述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方法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依据,对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区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指标应主要包括企业办技术开发机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与工程师、研究与开发经费、开发新产品等五个方面。研究表明,浙江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2001年后提高速度明显加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