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1)
2023(9729)
2022(8666)
2021(8200)
2020(6803)
2019(15927)
2018(15872)
2017(30928)
2016(16794)
2015(18833)
2014(18742)
2013(18496)
2012(16845)
2011(14970)
2010(14734)
2009(13245)
2008(12617)
2007(10727)
2006(9271)
2005(7797)
作者
(47652)
(39422)
(39276)
(37506)
(25202)
(18931)
(17768)
(15693)
(15029)
(13956)
(13774)
(13214)
(12424)
(12328)
(12288)
(11909)
(11873)
(11779)
(11259)
(11190)
(9874)
(9546)
(9392)
(8965)
(8829)
(8733)
(8688)
(8665)
(7810)
(7787)
学科
(64916)
经济(64847)
管理(45923)
(44509)
(36023)
企业(36023)
方法(31948)
数学(27823)
数学方法(27516)
(17813)
中国(17481)
(15051)
地方(14732)
(14486)
业经(14203)
农业(12580)
理论(11090)
(10938)
(10853)
贸易(10848)
环境(10545)
(10471)
技术(10226)
(9560)
(9384)
财务(9324)
财务管理(9310)
教育(9108)
(9042)
企业财务(8819)
机构
大学(233779)
学院(231461)
管理(96085)
(88128)
经济(86117)
理学(84576)
理学院(83597)
管理学(82051)
管理学院(81643)
研究(75762)
中国(53480)
(49836)
科学(49533)
(37665)
(37396)
业大(36143)
(35647)
研究所(34608)
中心(33733)
(31976)
师范(31719)
(31494)
财经(31453)
北京(31293)
(28714)
(28210)
农业(27997)
(26675)
师范大学(25991)
经济学(25510)
基金
项目(168804)
科学(133101)
基金(122844)
研究(122269)
(107087)
国家(106229)
科学基金(91907)
社会(75960)
社会科(71988)
社会科学(71970)
基金项目(66899)
(65876)
自然(61603)
自然科(60163)
自然科学(60151)
自然科学基金(59041)
(55665)
教育(55487)
资助(50180)
编号(49998)
成果(39526)
重点(37173)
(36613)
(35271)
(34838)
课题(33810)
创新(32426)
科研(32367)
教育部(31256)
大学(31132)
期刊
(91930)
经济(91930)
研究(65498)
中国(40130)
学报(37206)
科学(35036)
管理(33366)
(31646)
大学(27743)
学学(26058)
(25995)
教育(25126)
农业(22774)
技术(19508)
业经(15171)
(14924)
金融(14924)
财经(14165)
经济研究(14030)
图书(13898)
科技(12195)
问题(12134)
理论(12075)
(11909)
资源(11558)
实践(11351)
(11351)
(11272)
技术经济(10953)
现代(10633)
共检索到319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文琛  
本文以1990、1998、1999年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模式、特征、时序变化及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悬殊的市际差异及大区域差异是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主要由外来投资(主要是港澳投资)的市际差异及大区域差异所决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先波  刘建广  郑馨  
本文构建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情形下企业和求职者的双边搜寻均衡工资模型。最终实现工资由潜在工资水平和劳企双方的搜寻成本综合确定,它对潜在工资的偏离程度反映不完全信息给工资定价带来的效率损失。双边随机前沿分析表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搜寻成本可解释最终实现工资离散度的62%,农民工和企业综合搜寻成本使实现工资水平相对于潜在工资水平上升幅度达6.54%。这些印证了2008年前后珠三角地区"民工荒""招工难"等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小明  
文章采用Moran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Lisa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对1997—2010年间中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的省域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各省域间劳动力分布的空间差异不断加大,东、中、西部劳动就业人数的空间结构差异明显。因此,各省域应立足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本地区的劳动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宇峰  
城乡收入和区域间收入差距的存在,在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必定推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和在区域间的流动。笔者根据农民阶层分化的理论,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同收入层和不同区域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省际差异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静  祝梦迪  
我国外来劳动力呈现出城—城流动占比提高和素质明显提升的新特征,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研究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的工资差异及其背后的成因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1)外来劳动力相较于本地劳动力获得了11.2%的工资溢价。不论是乡—城流动还是城—城流动,不论是跨省流动还是省内流动,与相同户口类型和相同技能的本地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皆获得了更高的工资溢价。(2)高技能对于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溢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本地劳动力相比,外来劳动力的高技能工资溢价率为22%,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更加明显。(3)外来劳动力的工资溢价,来源于自选择效应和国有部门歧视型被选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部门分割的流动性障碍问题亟待解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  魏星  
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市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基于工作地的从业劳动力数据,采用GIS技术和模型分析方法,系统地考察了1996~2001年间上海从业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动特征,发现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总体上呈都心区密度最高、由此向外依次降低的基本模式,以及都心区密度下降、周边地区上升、从业劳动力由都心区逐步向周边地区扩散的均衡化变动趋势。但第二、三产业从业劳动力的分布变动有所不同,第二产业主要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的较大范围的单向均衡化变动,第三产业则表现为在距离市中心15公里圈内由都心区向其边缘区扩散、15公里圈以外地区特别是远郊区则反呈趋向中心城区的集中化变动。从业劳动力的这种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变动趋势基本符合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利于上海可持续城市空间的重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广东中山:外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现象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城市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引言90年代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加速流动。广东省中山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流入的主要城市。该市1993~1994年曾发生让各级政府部门伤透脑筋并引起学术界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桂新,沈建法  
90年代以来 ,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本地下岗待业劳动力日见增多 ,与此同时又有数以百万计的外来劳动力涌入就业 ,本地劳动力下岗待业与外来劳动力“上岗”就业同时并存发展 ,构成了上海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主要从上海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展及分层特征、上海本地劳动力的供给规模及劳动供给行为特征、外来劳动力的基本属性及劳动供给行为特征等几个方面 ,对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的补缺、替代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茂拾  
为解决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粗放和就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文章在审视长三角都市圈30多年来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就业模式缺陷基础上,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目标集成方法,构建了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该模式在相应的实施策略指引下,能够按照高就业、高价值、高节能、高清洁、低碳排的尽善尽美原则,对该区域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等关键要素以及城市各组成单元进行主动优化和选择搭配,将城市整合为一个优势互补匹配、精益求精的就业集成有机体,从而实现其就业能量的倍增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茂拾  
为解决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粗放和就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文章在审视长三角都市圈30多年来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就业模式缺陷基础上,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目标集成方法,构建了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该模式在相应的实施策略指引下,能够按照高就业、高价值、高节能、高清洁、低碳排的尽善尽美原则,对该区域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等关键要素以及城市各组成单元进行主动优化和选择搭配,将城市整合为一个优势互补匹配、精益求精的就业集成有机体,从而实现其就业能量的倍增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飞,孙峰华  
本文用人口地理学的观点,探讨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给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算方法,并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六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三方面分析论述了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测算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重心及其移动方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采取的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茂拾  
为解决长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粗放和就业模式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文章在审视长三角都市圈30多年来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化的就业模式缺陷基础上,借鉴区域可持续发展多目标集成方法,构建了精益城市就业集成模式。该模式在相应的实施策略指引下,能够按照高就业、高价值、高节能、高清洁、低碳排的尽善尽美原则,对该区域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等关键要素以及城市各组成单元进行主动优化和选择搭配,将城市整合为一个优势互补匹配、精益求精的就业集成有机体,从而实现其就业能量的倍增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清泉,黄握瑜,史明军  
本文通过劳动力分配多样化指数、行业流动率、劳动力就业重心转移等分析。揭示了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行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划分了劳动力行业结构类型区、探讨了未来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从优化劳动力行业结构出发、提出了加速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后进地区的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昉  
外来劳动力在城市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对待,导致外来劳动力在城市陷入边缘化的境地。要改变外来劳动力的这种地位,惟一的途径是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使外来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后,能在就业、社会保障、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建华  季建炯  
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叶建华,季建炯一、基本做法和经验近两年来,常熟市委、市政府把外来劳动力管理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又富又安”的实事来抓。针对外来劳动力引发的各种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5I3和管理,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摸索了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