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2)
- 2023(14803)
- 2022(12769)
- 2021(11958)
- 2020(9897)
- 2019(22438)
- 2018(22299)
- 2017(42227)
- 2016(22966)
- 2015(25573)
- 2014(24926)
- 2013(24390)
- 2012(22180)
- 2011(20083)
- 2010(20156)
- 2009(18243)
- 2008(17721)
- 2007(15492)
- 2006(13614)
- 2005(11797)
- 学科
- 济(92585)
- 经济(92503)
- 管理(70987)
- 业(64303)
- 企(55398)
- 企业(55398)
- 方法(39800)
- 数学(33524)
- 数学方法(33125)
- 中国(26071)
- 地方(24296)
- 农(22978)
- 业经(21818)
- 学(21167)
- 环境(20702)
- 财(20340)
- 技术(19738)
- 理论(16582)
- 和(16363)
- 划(16081)
- 农业(15738)
- 贸(14977)
- 贸易(14964)
- 制(14930)
- 易(14434)
- 技术管理(13296)
- 地方经济(12874)
- 务(12817)
- 财务(12756)
- 财务管理(12739)
- 机构
- 大学(318595)
- 学院(318589)
- 管理(129634)
- 济(123098)
- 经济(120238)
- 理学(112941)
- 理学院(111600)
- 管理学(109710)
- 管理学院(109125)
- 研究(106457)
- 中国(77107)
- 科学(68789)
- 京(68465)
- 财(53432)
- 所(52513)
- 研究所(48335)
- 农(47916)
- 中心(47711)
- 业大(47472)
- 江(46015)
- 范(44014)
- 师范(43653)
- 财经(43460)
- 北京(43086)
- 院(39888)
- 经(39562)
- 州(38312)
- 农业(37412)
- 经济学(35912)
- 师范大学(35490)
- 基金
- 项目(227536)
- 科学(180310)
- 研究(166177)
- 基金(164528)
- 家(143664)
- 国家(142492)
- 科学基金(123598)
- 社会(104929)
- 社会科(99434)
- 社会科学(99408)
- 省(90490)
- 基金项目(88833)
- 自然(81031)
- 自然科(79098)
- 自然科学(79081)
- 自然科学基金(77634)
- 划(75724)
- 教育(75068)
- 编号(67092)
- 资助(65605)
- 成果(52763)
- 重点(51120)
- 创(50526)
- 发(49466)
- 部(48574)
- 课题(46568)
- 创新(46505)
- 科研(42974)
- 国家社会(42878)
- 大学(41665)
- 期刊
- 济(133252)
- 经济(133252)
- 研究(90738)
- 中国(59975)
- 学报(49072)
- 管理(47879)
- 科学(47139)
- 农(41898)
- 财(38490)
- 教育(36977)
- 大学(36788)
- 学学(34578)
- 农业(29814)
- 技术(28012)
- 融(22931)
- 金融(22931)
- 业经(22617)
- 经济研究(20377)
- 财经(19919)
- 问题(18454)
- 科技(18020)
- 图书(17621)
- 资源(17382)
- 经(17026)
- 业(16179)
- 技术经济(15740)
- 理论(14969)
- 现代(14876)
- 版(13958)
- 商业(13923)
共检索到455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肖美丹 张梦佳
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2010—2019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城市竞争力、区域创新和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各地级市间的空间联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城市竞争力、区域创新和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三系统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向良好而区域创新能力滞后;(2)三系统耦合度整体由拮抗阶段向磨合阶段转变,协调度由轻度失调阶段向濒临失调迈进,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中心—边缘"分布格局;(3)三系统协调度在空间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集聚类型包括"H-H"和"L-L"两种,且集聚演化特征比较稳定,部分城市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中叶
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相互影响,使该区域形成一种集群式的自组织力和自生成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协调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使之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关键词:
集群式创新 区域竞争力 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彤 王能民
城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城市系统各方面与环境中的众多因子的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进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此构建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模型以评价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竞争力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和谐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城市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生态环境 耦合度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
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与所在区域的金融能级水平密切相关。文章利用2012—2019年289个地级市数据,就金融能级扩容对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作用机制、城域差异及耦合匹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研究发现:(1)金融能级扩容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且金融能级的规模广度和效率效度的赋能优势要显著优于结构深度。(2)金融能级通过降低城市主体平均融资成本、促进城市产业主体活力、优化城市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来驱动城市产业创新竞争力的提升。(3)不同功能定位及产业基础的城市金融能级对其产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域分化及空间溢出效应,各城市金融能级与产业创新竞争力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提升趋势,国家级重点城市群内的城市在金融能级和产业创新竞争力方面的耦合协同度明显优于其他区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陆利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拟以湖南省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尝试通过湖南省2004-2008年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数据的分析,构建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计算湖南省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湖南省城市综合竞争力数据,以期为湖南省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竞争力 湖南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詹绍菓 刘建准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同时,增强企业竞争力又会逆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耦合的作用机制。本文在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竞争力 耦合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珍珍 易小丽 白华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城市创新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是我国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分别从创新基础竞争力、创新环境竞争力、创新投入竞争力、创新产出竞争力以及创新持续竞争力五个维度刻画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274个城市的创新综合竞争力。找出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的分布规律、分析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存在差异的原因、目前存在的短板,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区域城市创新竞争力提升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城市创新竞争力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倩雯 曾坚 赵广宇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3个时间断面(2004年、2009年、2015年)对51个冀中地区县域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和排序,并计算相关变量的Moran’sⅠ指数,判断各主成分的空间自相关性。根据评价结果,归纳了河北省竞争力格局在宏观战略规划指导下,逐渐由"南北多点同高"的分散化低等级特征向"中间崛起、两翼腾飞"的"带状+圈层等级"特征转变,冀中地区逐渐打破京津高首位度的负面影响,逐步实现"扁平化+网络化"格局的特征和规律。
关键词:
冀中 综合竞争力 战略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凌立文 余平祥
协调快速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我国下一阶段城镇化工作中的重点。基于广东省2005-2013年所构建的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生态环境水平则存在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表明,广东省及各研究对象于2009年进入基本协调区间;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广东省将率先进入高度协调区间,但粤西地区则呈现明显的落后趋势。该地区需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倾斜,使城镇化进程与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关妙春 佘济云 程玉娜
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城市化的进程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引导下,海南省即要发展经济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对海南省1990-2013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情况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城市化子系统最大的是经济城市化,影响生态环境子系统最大的是生态压力;整个系统耦合度呈现"倒U型",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生态环境情况处于波动之中。因此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平衡。走好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对提升整个海南省的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小鹰 田焮焮
在梳理耦合跃迁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凭借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重心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科学测算与分析了2006~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三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其未来演变趋势。研究表明:(1)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与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水平发展情况总体向好;(2)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整体实现了由失调衰退状态向协调发展状态的转变,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呈“中心-边缘”与“Z字型”分布特征;(3)长三角城市群高科技创新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生态环境水平城市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其中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空间匹配程度最优,但在经历前期快速融合后,现面临难以继续深化的难题;(4)预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改善,但个别西部城市仍无法跳出失调衰退的发展状态。最后,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时空耦合 趋势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大庆 杨刚 魏勇
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乃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自然资源、地区经济、人口状况等等。其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结构状况和内部相关性,通过对重庆市2000~200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分析模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生态环境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二者回归模型,试通过各年份重庆生态环境得分值预测出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城市竞争力 动态比较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瑞 李北伟
本文基于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互动协调的理论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吉林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老工业基地典型城市为例,对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定量评估,发现: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不高,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存在较强的动态反馈关系;产业集聚度提高和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共同促使耦合协调类型的跃迁;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专业化程度提升的同时,区域创新水平也越高;区域城市间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