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4)
- 2023(15757)
- 2022(13746)
- 2021(12643)
- 2020(10568)
- 2019(24406)
- 2018(23931)
- 2017(46693)
- 2016(24976)
- 2015(28092)
- 2014(28146)
- 2013(27675)
- 2012(25408)
- 2011(22964)
- 2010(22812)
- 2009(20901)
- 2008(19788)
- 2007(16977)
- 2006(14917)
- 2005(12817)
- 学科
- 济(120927)
- 经济(120814)
- 管理(71173)
- 业(64401)
- 企(53393)
- 企业(53393)
- 方法(50631)
- 数学(44648)
- 数学方法(44076)
- 中国(28170)
- 学(27080)
- 地方(26913)
- 农(26343)
- 财(24294)
- 业经(23188)
- 农业(18004)
- 环境(17450)
- 理论(17211)
- 和(16686)
- 制(16541)
- 贸(16259)
- 贸易(16250)
- 易(15637)
- 地方经济(15410)
- 务(15215)
- 财务(15141)
- 财务管理(15107)
- 技术(15077)
- 企业财务(14344)
- 划(14130)
- 机构
- 大学(359871)
- 学院(357258)
- 济(148739)
- 经济(145593)
- 管理(143885)
- 理学(125201)
- 理学院(123807)
- 管理学(121566)
- 管理学院(120920)
- 研究(120311)
- 中国(86573)
- 京(75913)
- 科学(75002)
- 财(63639)
- 所(59315)
- 农(55429)
- 研究所(54470)
- 中心(54076)
- 业大(53759)
- 财经(52358)
- 江(50363)
- 经(47663)
- 范(47506)
- 北京(47308)
- 师范(47092)
- 经济学(45435)
- 院(44133)
- 农业(43461)
- 州(41216)
- 经济学院(40727)
- 基金
- 项目(251115)
- 科学(197920)
- 基金(182816)
- 研究(181315)
- 家(159235)
- 国家(157991)
- 科学基金(136579)
- 社会(115958)
- 社会科(109956)
- 社会科学(109925)
- 省(97693)
- 基金项目(97431)
- 自然(89228)
- 自然科(87137)
- 自然科学(87118)
- 自然科学基金(85490)
- 教育(83107)
- 划(82062)
- 资助(75150)
- 编号(73126)
- 成果(57624)
- 重点(56057)
- 部(55215)
- 发(53544)
- 创(51451)
- 课题(49905)
- 创新(48130)
- 科研(47913)
- 国家社会(47903)
- 教育部(47451)
- 期刊
- 济(160830)
- 经济(160830)
- 研究(104141)
- 中国(63226)
- 学报(55616)
- 科学(52132)
- 管理(51332)
- 农(49045)
- 财(47662)
- 大学(42119)
- 学学(39795)
- 教育(35078)
- 农业(34308)
- 技术(32399)
- 经济研究(26228)
- 财经(25506)
- 融(24938)
- 金融(24938)
- 业经(24869)
- 问题(22053)
- 经(21901)
- 技术经济(18788)
- 图书(18566)
- 统计(17679)
- 资源(17077)
- 业(16938)
- 理论(16681)
- 科技(16629)
- 现代(15951)
- 策(15804)
共检索到511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庄大昌 杨蕾
在分析城市土地扩张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以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测度了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与传统的指标权重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论文构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从各社会经济变量弹性系数的大小来看,城市土地的扩张主要受城市人口增加与居民收入增长的驱动,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土地价格的上升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抑制城市土地的无序扩张。2 2003—2012年间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升,但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部分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计量经济学 广东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明月 张梦婕
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2000—2016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从全局和局部两个维度,分析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演变特征与差异。研究表明:研究期间广东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区域层面,集约水平平均值: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珠三角地区集约水平一直高于全省平均值,并拉大与其他3个地区的差距;市域层面,珠三角城市集约水平变化不尽相同,粤东粤西部分城市长期处于低集约水平。从全局看,大多数年份具有全局空间集聚现象,集聚性趋于增强;从局部看,局部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并存,HH型城市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由珠江口西岸转移到东岸;LL型城市分布在广东东部和西部,并且有扩散的趋势。HL型城市布局分散,LH型城市围绕珠三角高集约水平城市分布,两种类型的城市都有减少趋势。
关键词:
集约利用 GPCA ESDA 广东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引入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资源赋存状况也是重要的制约条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注重提高土地利用的产出效益,还要重视系统压力状态的调节和系统反馈能力建设。研究也表明,PSR评价指标体系及主成分分析方法能较好地适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婉静
本研究以中国全域为研究区,从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生态保障因素3方面构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2001—2015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04年,土地利用不集约情况下集约度日益下降;2005—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在2015年土地利用集约度水平达到峰值。(2)在15年的研究时间中,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Ⅳ级优化为Ⅱ级。2001—2010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Ⅳ级,即土地利用不集约;2011—2012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为Ⅲ级,即土地利用基本集约;2013—2015年中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为Ⅱ级,即土地利用集约。(3)综合分析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评价中起主要作用,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财政支出、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影响中国土地节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综合评价 障碍因素 中国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玲 陈诗高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构建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定权聚类评估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测度并对比分析低碳经济理念和传统理念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理念对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住宅区土地合理集约利用;测度结果的对比反映了传统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不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郅亮峰 王德炜 王莹
本文运用住宅享乐价格分析法,结合动态计量经济学建模理论,建立起了城市住宅享乐价格模型。通过对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城市舒适性能够解释住宅的价格水平;同时,文章还指出当前影响城市住宅价格的三个主要舒适性因素:城市的区位和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最后,指出了除城市舒适性属性因素之外,构成住宅价格的非均衡属性因素,并结合这两种属性因素,最终得出了偏离实际值较小的住宅享乐价格误差修正模型,为相关部门准确判断、预测城市住宅价格,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方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斌 王莹
以西安市商品房价格研究为例,通过建立动态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影响因素,指出住房价格和影响住房供求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分析影响西安住房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提出稳定住房价格的具体建议,同时指出住房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变化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学术界对其应用研究结论准确性之争。争论的实质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否为现实的精确蓝图?本文从计量经济学学科性质、模型体系、数理基础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四个层面对其应用研究精确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实在论框架下计量经济学的非精确特性,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对现实的似真性,应用统计、概率基础引发的难以规避的非确切性和应用研究教科书范式内生的非精确性,指出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与经济现实的关系:对现实的非精确表述。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经济现实 精确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丽艳
计量经济学对当前经济危机预测与应对的无力引发了学术界对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分析中角色与作用的争论,究其实质可归结为一个问题:计量经济学是不是无局限的绝对科学?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语言分析、学科数理基础、模型过程方法论基础以及模型功用四个层面对计量经济学进行基础研究,指出计量经济学是非精确的、有局限的相对科学,其优势所在也是其局限所在:计量经济学经验实证模型语言的经济学表述充分性方面,概率、统计学科基础的精确数量关系度量方面,建模过程不平衡方法论基础的实践应用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又内在地制约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功用,表现为其模型主要功用上的局限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徐小伟 陈银蓉 陈昱
在测度2001—2009年湖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率为社会经济因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城市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均为一阶单整序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城市土地集约度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36%。因而,政府应采取长期和短期结合的策略,加大城市建设的投入,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使经济和城市化有序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邝国良 曾铁城
本文通过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广东省民用汽车拥有量和社会经济的相关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较为准确地对广东短期内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变化进行定量的分析与预测。本文采用1991-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给出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对其进行多种检验的详细过程,并根据模型预测了2006年广东省民用汽车拥有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璟 卢新海
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对一定区域内的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统一比较,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区域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工具和制定科学管理政策的决策依据。对武汉城市圈内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实证分析显示,综合采用统一理想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现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进行再处理后,可以实现对区域范围内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评价及排序,并可以侦测出不同指标对区域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因此,在利用政策工具提高一定区域内开发区土地管理水平时,应以不同类型的指标对土地利用集约度影响程度作为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银蓉 梅昀 孟祥旭 陈昱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是其宗地利用状态的集合,研究土地利用决策系统中各决策主体的行为特点和相互影响,对于改进土地利用决策,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土地利用决策过程的分析,明确决策主体和决策目的。然后,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分析土地开发商的行为;利用长期生产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分析工业企业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上的投入变化,以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同样,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和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均衡,分析地方政府对土地供应总量的选择、对住宅和工业用地的供地策略,以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条件和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土地开发者的行为决策是尽可能地提高建筑密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辉 冯德显 余国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省在1996年和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2)与1996年相比,2006年全省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有所扩大。(3)在不同的研究年份,土地投入水平、土地产出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发挥的作用有较大差异。(4)在研究期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4个影响因素各自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且同一地区各自的变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