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0)
- 2023(13401)
- 2022(12063)
- 2021(11323)
- 2020(9940)
- 2019(23160)
- 2018(23246)
- 2017(45627)
- 2016(25003)
- 2015(28352)
- 2014(28707)
- 2013(28625)
- 2012(26657)
- 2011(23959)
- 2010(23946)
- 2009(22177)
- 2008(21825)
- 2007(19341)
- 2006(16710)
- 2005(14537)
- 学科
- 济(103827)
- 经济(103719)
- 管理(67314)
- 业(65568)
- 企(52948)
- 企业(52948)
- 方法(50725)
- 数学(43882)
- 数学方法(43427)
- 农(28384)
- 财(24596)
- 中国(24204)
- 地方(23656)
- 学(23315)
- 业经(21433)
- 农业(19179)
- 贸(18730)
- 贸易(18722)
- 易(18109)
- 理论(16589)
- 制(16524)
- 和(16063)
- 环境(15535)
- 务(15308)
- 财务(15239)
- 财务管理(15204)
- 技术(14400)
- 企业财务(14340)
- 银(13653)
- 银行(13588)
- 机构
- 大学(358587)
- 学院(357371)
- 管理(142416)
- 济(138974)
- 经济(135759)
- 理学(123774)
- 理学院(122316)
- 管理学(120175)
- 管理学院(119523)
- 研究(118678)
- 中国(86112)
- 科学(77213)
- 京(76110)
- 农(62320)
- 财(61993)
- 所(60912)
- 业大(56854)
- 研究所(55914)
- 中心(54240)
- 江(52528)
- 财经(50244)
- 农业(49273)
- 范(48885)
- 师范(48408)
- 北京(48147)
- 经(45485)
- 州(42897)
- 院(42710)
- 经济学(40759)
- 师范大学(39157)
- 基金
- 项目(245267)
- 科学(190532)
- 研究(177301)
- 基金(175422)
- 家(152899)
- 国家(151636)
- 科学基金(129003)
- 社会(108612)
- 社会科(102746)
- 社会科学(102714)
- 省(98256)
- 基金项目(94931)
- 自然(85464)
- 自然科(83379)
- 自然科学(83356)
- 自然科学基金(81815)
- 划(81588)
- 教育(81130)
- 编号(73593)
- 资助(73103)
- 成果(59236)
- 重点(54727)
- 部(53675)
- 发(52844)
- 课题(50270)
- 创(50121)
- 科研(47427)
- 创新(46804)
- 大学(45300)
- 教育部(45278)
- 期刊
- 济(149928)
- 经济(149928)
- 研究(99741)
- 中国(62672)
- 学报(59047)
- 农(55906)
- 科学(53685)
- 管理(47719)
- 财(45892)
- 大学(43304)
- 学学(40709)
- 农业(38711)
- 教育(37672)
- 技术(30337)
- 融(26824)
- 金融(26824)
- 业经(25786)
- 财经(23033)
- 经济研究(22988)
- 业(20205)
- 问题(20178)
- 经(19512)
- 图书(19386)
- 技术经济(17677)
- 理论(17566)
- 科技(17228)
- 版(16987)
- 资源(16954)
- 商业(16590)
- 实践(16298)
共检索到509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昌南
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广东省可分为四个不同风格的旅游带。四个旅游带空间分布呈梯状,且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旅游业发展水平差异一样,呈“中心─外围”特征。要消除四大旅游带之间的“中心─外围”界限,促进四大旅游带的互动发展,建立一体化旅游市场,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旅游带 梯度 中心─外围 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王蕾蕾 田晓辉
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以广东省的21个城市作为样本区域,采用区位商的方法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集聚绩效进行测算,并根据所构建的模型对广东省的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基于比较结果提出了该区域有针对性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忠权 王章郡
以1996—2008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收入为基础,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从全省、四大经济功能区、地级市三个层面解构广东省旅游收入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上,广东省旅游收入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特征。空间上,珠三角旅游收入比重远高于外围地带,东翼和山区略高于西翼。近年来,虽然总体上全省旅游收入集中性减弱,但空间积聚性反而加强,旅游收入向珠三角积聚明显。珠三角地带内差异变动是广东省旅游收入差异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旅游收入 时空差异变动 广东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逸更
[目的]通过对不同区域间乡村旅游差异的研究,以期为广东省乡村旅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比较法,在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广东省不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水平、特点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结果](1)广州市主要发展城郊型乡村旅游,且近几年的旅游收入均高于梅州市和茂名市。(2)梅州市主要依托民俗风情、特色产业、古建筑、古村落等文化背景,打造观光游览、文化体验性乡村旅游产业;梅州市的旅游收入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有效推进了梅州市经济的发展。(3)特有的农业资源开发了
关键词:
区域 乡村旅游 差异 广州 梅州 茂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甘巧林
旅游业发展实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本文主要从总量、质量、效益和成长力 4个方面构置了区域旅游业发展实力的指标体系 ,就广东、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云南、辽宁、陕西、山东等 1 0省市进行发展实力的对比分析 :广东与北京实力最强 ;上海、江苏、浙江其次 ;云南后来居上 ;辽宁、福建、山东、陕西居第四层次。最后对广东的旅游业发展优势与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国际旅游 旅游业实力 旅游大省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雨涛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态进行聚类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聚为4个类别,其中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为第一类,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为第二类,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为第三类,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为第四类。[结论]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其在文化价值、休闲性和产业带动方面优势凸显,独特性高组合性较好,具有地区特色,资源整体价值大;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规模较大,独特性高,但对资金要求较高,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开发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低;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好的休闲作用,但发展时间较短,创新性不足,在居民参与性方面有待加强;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具有较高的居民参与性,且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形式单一,在独特性、休闲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如其他3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章郡 方忠权
将城市潜在出游力作为衡量旅游输出地的指标,利用城市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接待地的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两个指标进行位序分析可以发现省域层面的旅游客流变动规律。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1999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研究发现:①广东省域内存在明显的旅游输出地与接待地趋同现象。②根据旅游客流的演变,各地级市可分为输出趋向型、输入趋向型和变动稳定型三种类型。③旅游客流流量的大小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关键词:
旅游客流 潜在出游力 位序分析 广东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泽平 张河清 王蕾蕾
区域旅游效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区整体旅游的发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追求更高的旅游效率。基于投入和产出有效时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对广东省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6年旅游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有效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各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综合效率差异较为明显,但多数区域整体旅游效率水平较高;整体旅游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正相关;技术效率差异较小,整体规模效率较为理想;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影响和制约作用更大。加强区域旅游内部合作、合理调整旅游要素投入比例与投入规模以及主动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有助于旅游效率的提高。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应波; 熊宏涛; 张中旺; 易文芳;
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Theil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3种测度方法,分析了2003年~2012年10年间广东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特征.结果表明:(1)2003年~2012年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市际差异Tp、地带间差异Tbr、地带内差异Twr整体趋势是逐年下降,2012年地带内Twr略有上升,且地带间差异始终大于地带内差异;(2)地带间差异Tbr对总体差异Tp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3)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在不同城市中的吻合程度不同.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差异; 广东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军
运用Theil指数定量评价了199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尺度上的市际、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化状况,其结论如下:(1)在时间尺度上,广东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演变呈逐渐收敛趋同的阶梯状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也呈阶梯状下降,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及地带内演变趋势不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市际差异TP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Twr的贡献,尤其是珠三角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较大,而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很小,地带间差异Tbr指数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引入区域分离Separation(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河清 邓泽平 王蕾蕾
首先,对特殊区域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以广东省14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从要素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发展竞争力、新媒体评价五个方面,创新性地选取21个指标构建特殊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各示范区旅游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优化和提升广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昕
为了探究旅游产业经济的四大效应,构建了动态关联模型和关联系数的计算方法。文章以北京市2001~2011年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旅游业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带动北京市GDP收入增加1.06个单位,带动第三产业收入增加1.16个单位,带动北京市创汇增加0.636个单位,就会带动北京市就业增加0.376个单位。此外,旅游产业对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关联性影响也被确切证实。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喻燕 吴嘉欣
结合养老旅游特征与滨海城市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接待能力、养生养老环境、产业发展环境3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湛江市旅游养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7年,湛江市旅游养老适宜性指数逐年稳步上升,常住人口数、地区GDP、卫生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额指标对旅游养老适宜性影响较大。提出培育旅游养老产业、促进游客社会融合、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制定绿色发展规划等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葛军 刘家明
本文利用静态、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以2001-2008年广东省和全国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各部门中,住宿业、饮食销售业和文化娱乐产业与全国相比有竞争优势;而长途交通、邮政通信和景区游览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国际旅游业并未出现明显的产业结构升级现象,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部门,如商品销售、文化娱乐和邮政电讯等部门从长时期看,并没有明显的升级趋势;相反,住宿、交通、饮食等需求收入弹性小的部门,现有的产业结构对这些部门的增长仍有很大贡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昭丽 王松茂
研究目标:"一带一路"沿线四大区域18省市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趋势、差异根源和空间效应。研究方法:运用Malmquist指数、Dagum基尼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等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7~2017年,四大区域18省市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在均值为1.161上下波动,技术效率是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源泉;2014年为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时间序列的突变点;超变密度贡献一直是四大区域间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根源;技术进步、区位优势、开放程度、经济集聚等影响因素的总体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程度两个因素对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溢出效应、间接溢出效应和总体溢出效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创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证实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四大区域入境旅游的提升作用,揭示出沿线四大区域入境旅游差异根源,纳入"空间效应"探究了四大区域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价值:为提升沿线重点省市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各省市入境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及助推入境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量化依据和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