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1)
2023(9713)
2022(8181)
2021(7253)
2020(5834)
2019(13142)
2018(12774)
2017(23759)
2016(13122)
2015(14502)
2014(14550)
2013(14494)
2012(14125)
2011(13125)
2010(13490)
2009(12419)
2008(12463)
2007(11403)
2006(10476)
2005(9934)
作者
(41786)
(34944)
(34690)
(32903)
(22506)
(16982)
(15833)
(13577)
(13437)
(12598)
(12247)
(12107)
(11688)
(11397)
(11138)
(11012)
(10329)
(10196)
(10174)
(10079)
(9114)
(8863)
(8456)
(8105)
(7884)
(7870)
(7811)
(7663)
(7160)
(7073)
学科
(65566)
经济(65508)
管理(30654)
(29692)
地方(23994)
(21272)
企业(21272)
中国(21009)
方法(20201)
(17313)
数学(16627)
数学方法(16296)
(16108)
业经(14547)
地方经济(13825)
农业(12374)
(11863)
金融(11859)
(11752)
环境(11125)
(10799)
银行(10777)
(10580)
(10560)
(10404)
(10289)
贸易(10277)
(9864)
(9751)
理论(9375)
机构
大学(199915)
学院(199444)
(79816)
研究(79639)
经济(77945)
管理(67300)
中国(58597)
理学(55959)
理学院(54986)
管理学(53800)
管理学院(53398)
科学(51575)
(45520)
(42793)
研究所(38786)
(36545)
(36344)
中心(34764)
(32876)
(32623)
师范(32321)
业大(29587)
北京(29584)
(29123)
农业(28324)
财经(28173)
(27352)
师范大学(26331)
(25758)
(25218)
基金
项目(128324)
科学(100807)
研究(92487)
基金(90599)
(80713)
国家(80054)
科学基金(67043)
社会(58519)
社会科(55539)
社会科学(55526)
(51755)
基金项目(47325)
(44112)
自然(42568)
自然科(41575)
自然科学(41565)
教育(41331)
自然科学基金(40747)
资助(36929)
编号(36498)
(34312)
成果(30880)
重点(30250)
课题(27721)
发展(27442)
(27097)
(26991)
(25868)
创新(24415)
国家社会(24264)
期刊
(99744)
经济(99744)
研究(66237)
中国(45337)
学报(35217)
(33989)
科学(32190)
教育(26452)
(25960)
大学(25838)
管理(25831)
学学(24048)
农业(23545)
(20086)
金融(20086)
技术(17160)
业经(16493)
经济研究(15410)
财经(14527)
问题(13363)
(12635)
(12189)
图书(11553)
资源(11142)
统计(10783)
(10094)
科技(10090)
技术经济(10003)
(9961)
(9815)
共检索到322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李胜会  
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目前,区域差异研究普遍采用人均GDP指标,容易忽视大量流动人口的影响。基于此,构建了一个耦合人口和空间因素的新指标——人.地均GDP。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得出,新指标不仅能更客观地描述区域发展差异的动态演变过程,而且能避免地方政府在现有考核指标下容易出现的各类政策偏差。最后,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实现人口和空间双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超  刘欢  
由二元经济引发的区域收入差异一直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收集广东省各市2000-2014年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构建区域梯度模型分析,并采取空间计量分析来探究广东区域收入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广东区域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珠三角区域内收入普遍偏高,而珠三角以外区域收入持续偏低的空间格局,伴随着我国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呈现出整体趋向协调发展、局部分异加剧的演变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超  刘欢  
由二元经济引发的区域收入差异一直是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收集广东省各市2000-2014年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构建区域梯度模型分析,并采取空间计量分析来探究广东区域收入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广东区域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珠三角区域内收入普遍偏高,而珠三角以外区域收入持续偏低的空间格局,伴随着我国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呈现出整体趋向协调发展、局部分异加剧的演变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洁鸣  
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R&D活动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并计算1990-2007年的Moran’s I统计值。结果表明,市域R&D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集聚现象。各地区的人均专利数不是随机分布的,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常常与周围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相邻。结合Moran散点图与LISA研究分析得出,广东省市域的人均专利数不仅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还存在空间差异现象,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结构状态,由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富裕集聚区,另一个是由山区和东翼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康  谷国锋  姚丽  陈园园  
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造成了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且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尺度分析了2000—2014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福建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因素中,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工业化程度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工业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财政收入与市场购买力估计参数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均不显著。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即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既包括邻近地区经济本身,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解释变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绯  邱慕龄  
以广东省传统上划分的四区域为立足点来研究该省经济发展差距,首先叙述四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然后运用人均GDP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三种方法对四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整体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并且继续加深,广东省经济增长趋于发散,四区域之间的差距、珠三角和山区的差距是全省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永红  陈威  吴华  
文章简要介绍了广东省区域性银行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广东省区域性银行信息化发展 战略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欢  
零售业发展在促进就业和市场流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泰尔指数法,从零售业销售总额、企业数量与从业人数三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零售业发展规模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我国零售业规模以东部为最,中部次之,西部最弱,区域发展差距逐渐缩小;零售业规模的省际差异最大,东西部次之,中部相对较小,各地区差异都呈现出逐渐缩小趋势。因此,要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内部环境,提高零售业的科技含量水平,为零售业的现代化发展打造坚实的社会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雪如  安树伟  
以广东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空间统计标准椭圆方法刻画21世纪以来广东省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时空演变轨迹。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总体层面,广东省新空间拓展经历了2000—2006年、2007—2012年、2013—2018年3个重要拓展阶段,其变化趋势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政策密切相关。通过产业结构层面进一步分解发现,工业与服务业均以集聚为主,并分别拥有不同的空间拓展历程和特点,广东省内各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区域传递。未来东南部区域将会成为带动广东省拓展区域发展的新空间,引领全省经济增长并推动未来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秋影  徐效坡  
以吉林省9个地(市)州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0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的现状,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庆泳  陈忠暖  
选取广东省各地市1990年、1995年和2000—2004年7个年份的人均GDP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对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各地市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结果表明其经济发展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正在逐年增大,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最后通过对各研究年份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ISA)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变化特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红珍   邓文博   苏皑  
旅游是带动性强的产业,旅游发展是否以及如何通过带动居民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探讨在新冠疫情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05-202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旅游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旅游发展与居民消费显著驱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旅游发展通过居民消费中介效应对经济增长间接促进作用大于直接作用;在对临近城市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而旅游发展具有显著负向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许崴  林海明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最大。其中科技发展因子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效果与科技资源配置因子、技术研发能力因子、科技投入效果补充因子起伏较大,直接影响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家君  魏伟  张建清  
文章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利用1999~2012年间的地级市人均GDP数据,对湖北省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我们发现整体而言,湖北省区域经济在考察期前期,并未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随着各类区域战略的实施,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另外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武汉城市圈的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但并未形成明显的高高型集聚,整体区域一体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正柱   顾宏金  
技术市场的发展往往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从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业通过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还能有效地将这些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显著提升消费者福利。本文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Markvo链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22年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相较于基期2011年上升;我国技术市场总体区域差异相较于基期2011年变小,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市场发展程度在不同等级较为稳定。基于此,提出应完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区域辐射效应,促进技术市场各地区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水平的技术市场,发挥地区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