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8)
- 2023(4387)
- 2022(3054)
- 2021(2603)
- 2020(2136)
- 2019(4579)
- 2018(4793)
- 2017(9283)
- 2016(5157)
- 2015(5867)
- 2014(6060)
- 2013(5690)
- 2012(5091)
- 2011(4412)
- 2010(4293)
- 2009(3980)
- 2008(3847)
- 2007(3448)
- 2006(3187)
- 2005(2976)
- 学科
- 济(23625)
- 经济(23604)
- 业(12651)
- 管理(11309)
- 农(10842)
- 地方(9690)
- 中国(8295)
- 企(7649)
- 企业(7649)
- 农业(7565)
- 业经(7101)
- 方法(6262)
- 数学(5393)
- 数学方法(5367)
- 发(4987)
- 发展(4209)
- 展(4203)
- 学(4183)
- 制(4060)
- 产业(3978)
- 地方经济(3962)
- 财(3796)
- 环境(3550)
- 体(3492)
- 信息(3361)
- 融(3174)
- 金融(3174)
- 总论(3148)
- 信息产业(3115)
- 农业经济(3010)
- 机构
- 学院(71291)
- 大学(69489)
- 济(28847)
- 经济(28177)
- 研究(26262)
- 管理(25327)
- 理学(21660)
- 理学院(21419)
- 管理学(20915)
- 管理学院(20800)
- 中国(18781)
- 农(17574)
- 科学(17122)
- 京(14391)
- 农业(13715)
- 业大(13565)
- 所(13561)
- 江(12847)
- 中心(12556)
- 研究所(12452)
- 财(11862)
- 省(11850)
- 范(10570)
- 师范(10463)
- 州(10252)
- 院(9259)
- 农业大学(9240)
- 财经(9228)
- 经济学(8761)
- 北京(8341)
- 基金
- 项目(50203)
- 科学(39270)
- 研究(37043)
- 基金(34611)
- 家(30094)
- 国家(29810)
- 科学基金(25490)
- 省(24266)
- 社会(23754)
- 社会科(22382)
- 社会科学(22372)
- 基金项目(18773)
- 划(17315)
- 教育(16145)
- 自然(15762)
- 编号(15639)
- 自然科(15366)
- 自然科学(15361)
- 自然科学基金(15057)
- 资助(12875)
- 发(12502)
- 成果(12105)
- 重点(11532)
- 课题(11205)
- 发展(10250)
- 创(10164)
- 展(10084)
- 部(10068)
- 农(9755)
- 创新(9596)
共检索到11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超洪 肖维强 赵鹏 谢路斯 戴宏芬 黄炳雄 张慧 王晓容
采用高效液相/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HPLC/VWD)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7种黄酮类标准品分别是芦丁、金丝桃苷、柚皮苷、橙皮苷、柚皮素、川皮苷和甜橙黄酮。分离条件:分离柱为Nucleosil C18反相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A为20%的甲醇,流动相B为30%的乙腈,流动相C为乙腈,三元梯度洗脱,流速1.0~1.2 mL/min,柱温35℃,分析波长285~350 nm,梯度波长。测定结果表明:标准品浓度范围为0.098~25.000μg/mL,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1.000;标准品连续5次进样和在48 h内多次进样,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韩梅 胡莉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老鹰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作为标准,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作为显色体系对老鹰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在0.00~0.08 mg/mL时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回收率为90.4%~93.7%,相对标准偏差(n=5)为2.8%~4.0%,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老鹰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用该方法测得黄酮含量达2.83%。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黄酮 老鹰茶 芦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毕丽君
为确定香椿嫩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用乙醇溶液浸提 ,结合超声波辅助方法 ,萃取香椿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 ,最后用正交法确定了较好的提取工艺 ,并用方差分析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在 1 0 0g样品中 ,加 50mL体积分数为 50 %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剂 ,浸泡 2 4h后 ,超声波辅助萃取 45min ,连续萃取 2次 ,总浸出率可达 96 47%。香椿嫩叶中的叶片黄酮提取率为 7 45% ,叶柄为 5 40 %。乙醇体积分数为显著因素 ,超声波辅助萃取时间对提取率有一定的影响 ,溶剂用量看不出有影响。图 3表 2参 7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霞 佘诚棋 方升佐
以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11个种源1年生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青钱柳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地理变异,初步筛选出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高的优良药用种源。黄酮类化合物各成分用液相色谱测定,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钱柳叶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紧密相关,其中山奈酚质量分数高于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研究的各种源中,安徽歙县和广西资源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6.770和6.494mg·g-1,安徽舒城种源的黄酮类化合物质量分数最低,仅为1.230mg·g-1;以经纬度为自变量,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因变量进行趋势面分析,青钱柳叶中山奈酚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琦 岳永德 汤锋 孙嘏
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HPTLC)检测箣竹属、牡竹属及刚竹属11个竹种竹叶中牡荆苷、异牡荆苷、荭草苷、异荭草苷和苜蓿素。采用自动多级展开法,5种黄酮类化合物分离效果良好,其R F值分别为0.25,0.32,0.38,0.47和0.88,回收率在79.01%~ 106.85%之间。3属11种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具有差异,紫竹中5种黄酮含量总和最高,为0.132%;麻竹中5种黄酮含量总和最低,为0.01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晓凤
为了建立酶法提取老鹰茶中总黄酮的方法表是,将老鹰茶样品经一定量的纤维素酶于不同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酶解,结合95%乙醇提取黄酮,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在酶浓度为0.40 mg/mL,酶解温度为50℃,pH 5.0,酶解时间为120 min的最佳酶解条件下,老鹰茶中黄酮的含量达到2.68%。表明,方法能满足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要求。
关键词:
酶法提取 黄酮 老鹰茶 纤维素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邵立波 郑文德 何艳贞
本文对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用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浸提获得粗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60%。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
关键词:
葛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英 李洁 邱文敏 汤玉其 周兴凤 刘仲华
考察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鼠曲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性能,确定大孔树脂分离鼠曲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树脂对鼠曲草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ADS-21质量浓度1.28~1.78mg/mL;pH3.0;鼠曲草原料液以4BV/h的流速上柱吸附后,再用8倍树脂体积的30%乙醇以3BV/h的流速解吸,解吸率为95.5%;湿树脂的饱和吸附量为49.57mg/mL;纯化产品中黄酮含量为82.23%.
关键词:
鼠曲草 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英 韩鲁佳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 ,除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以及解热和保肝作用外 ,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肿瘤和抗HIV 1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为深化对黄芩既往功效的认识 ,发现新的药理作用 ,综述了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抗病毒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指出以往的研究多针对黄芩中含量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 ,且多为正品黄芩 ,对黄芩的进一步研究应注意到黄芩中含量相对较低的黄酮类化合物 ,其潜在的药理作用有待于研究和开发 ,同时还应注重研究黄芩黄酮类化合物所具有的药理活性的化学理论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黄芩配合物生物活性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在黄芩黄酮类化...
关键词:
黄芩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学作用 研究进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敏佳 蒋玉蓉 陈国林 毛前 陆国权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1∶40料液比,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比较结果发现:藜麦叶片黄酮得率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其中品种PI8...
关键词:
植物学 藜麦 黄酮 提取条件 基因型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燕飞 陈建华 吴耀辉
采用浸提法对佛肚竹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为溶剂,1∶15的液料比,70℃下浸提90 min。实验还研究了测量黄酮类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佛肚竹 黄酮 提取工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叶杏 余倩 刘瑞婷 张曦文 吴婷 潘思轶 徐晓云
为了研究陈化对于广陈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干燥果皮、贮藏1 a和10 a广陈皮(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Chachi’,PCR-C)为研究对象,提取纯化得到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物(PCR-CF),以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HepG2细胞作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陈皮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作用分子机制。结果显示,广陈皮陈化过程中,橙皮苷含量呈现波动,但总体上是下降趋势;而多甲氧基黄酮及其总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PCR-C10F中含量最高,PMFs总含量达到(98.66±0.56)mg/g。而且,不同贮藏年份PCR-CF可明显提高SOD、GSH水平和降低MDA含量,且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PCR-C10F抗氧化活性最强,SOD、GSH、MDA水平分别达到(139.38±17.38)U/mg和(117.81±3.22)μmol/g、(0.39±0.03)nmol/mg。相关性分析表明,川陈皮素的积累是PCR-C10F维持氧化还原平衡的主要活性成分。此外,PCR-C10F显著上调Nrf2 mRNA以及其在胞核蛋白中的表达;从而激活抗氧化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HO-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陈皮在陈化过程中,多甲氧基黄酮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PCR-C10F能够通过调控Nrf2-ARE抗氧化信号通路起到氧化应激抵御保护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向辉 蒋天智 苑静 王翔
建立青钱柳中5种主要的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青钱柳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以木犀草素为内标,分别建立木犀草素与黄酮苷、山奈酚、槲皮素、异槲皮苷的相对较正因子,计算青钱柳中黄酮苷、山奈酚、槲皮素与异槲皮苷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对来自3个不同地方的5个批次的青钱柳样品,同时采用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测定青钱柳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两种方法测得结果的差异,对一测多评法进行含量测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种黄酮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在不样品中重复性较好,对于同批次样品采用一测多评法与
关键词:
青钱柳 一测多评 黄酮类成分 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萍 丁月 鲁群 谭军 张久亮 刘睿
通过乙醇提取、液液萃取结合柱层析分离得到河南蜂胶和杨树胶中不同极性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判定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成分;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各分离组分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评价该分离组分体内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功效。结果显示,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效果最优,IC50值分别为39.03±2.76和28.28±3.79μg/mL,并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小鼠肠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血糖水平恢复和保持血糖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中皆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楚秀丽 杨万霞 方升佐 尚旭岚 佘诚棋
通过对5个种源青钱柳叶片黄酮类物质生长期动态规律的分析,寻求最适宜的利用时期,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数据,对其功能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显著,湖南江华和江西庐山种源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其他种源为10月;不同种源间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异极显著,初步筛选出江华和庐山为优良药用种源。
关键词:
青钱柳 种源 黄酮类物质 动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