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4)
- 2023(18832)
- 2022(16004)
- 2021(14677)
- 2020(12399)
- 2019(28166)
- 2018(28024)
- 2017(53917)
- 2016(29389)
- 2015(32971)
- 2014(32857)
- 2013(32770)
- 2012(30427)
- 2011(27546)
- 2010(27789)
- 2009(25987)
- 2008(25898)
- 2007(23298)
- 2006(20982)
- 2005(19200)
- 学科
- 济(128443)
- 经济(128270)
- 业(103764)
- 管理(97895)
- 企(90311)
- 企业(90311)
- 方法(53655)
- 数学(43383)
- 数学方法(42980)
- 农(38568)
- 财(38081)
- 业经(35965)
- 中国(34929)
- 地方(29956)
- 制(28405)
- 农业(26672)
- 务(25663)
- 财务(25586)
- 财务管理(25543)
- 企业财务(24273)
- 学(23232)
- 技术(22630)
- 贸(22087)
- 贸易(22069)
- 和(21898)
- 理论(21548)
- 易(21332)
- 银(20634)
- 银行(20587)
- 融(20124)
- 机构
- 学院(425295)
- 大学(423643)
- 济(174313)
- 经济(170537)
- 管理(169175)
- 理学(144671)
- 理学院(143097)
- 研究(143019)
- 管理学(140999)
- 管理学院(140202)
- 中国(110261)
- 京(91222)
- 科学(86029)
- 财(84581)
- 所(72278)
- 农(71969)
- 江(66331)
- 财经(66004)
- 中心(64936)
- 研究所(64804)
- 业大(62235)
- 经(59818)
- 北京(57954)
- 农业(55947)
- 范(54972)
- 师范(54468)
- 州(53189)
- 经济学(51863)
- 院(51820)
- 财经大学(48630)
- 基金
- 项目(278709)
- 科学(219936)
- 研究(207193)
- 基金(201451)
- 家(173901)
- 国家(172327)
- 科学基金(149119)
- 社会(131206)
- 社会科(124302)
- 社会科学(124270)
- 省(110963)
- 基金项目(106653)
- 自然(95592)
- 教育(94371)
- 自然科(93338)
- 自然科学(93315)
- 自然科学基金(91664)
- 划(91393)
- 编号(84762)
- 资助(82867)
- 成果(69178)
- 发(62039)
- 重点(61968)
- 部(61647)
- 创(59413)
- 课题(58774)
- 创新(54950)
- 制(53733)
- 国家社会(53446)
- 教育部(53064)
- 期刊
- 济(203740)
- 经济(203740)
- 研究(130566)
- 中国(88247)
- 农(67303)
- 财(67284)
- 管理(67032)
- 学报(63621)
- 科学(59682)
- 大学(48963)
- 教育(47531)
- 学学(46048)
- 农业(45994)
- 融(42547)
- 金融(42547)
- 技术(38036)
- 业经(35176)
- 财经(33228)
- 经济研究(30707)
- 经(28407)
- 问题(26460)
- 业(25325)
- 技术经济(22172)
- 现代(20443)
- 图书(20370)
- 理论(20168)
- 科技(19974)
- 贸(19627)
- 商业(19525)
- 版(19045)
共检索到65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正文 郑少智
一、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现状1.以新兴支柱产业为代表,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制造业集群迅速发展近年来,广东省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以珠江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毛艳华 易中俊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广东经济的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优势,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集聚经济优势一直成为该地区吸引外商投资和国内配套产业跟进的重要动因。本文在分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集中率指数等分析工具,详细研究了广东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与集聚规模、地理集聚程度与变化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水平与转移趋势,对不同类型行业的集聚程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结论对于当前制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玫 刘春生 陈飞
根据广东省制造业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集聚指数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出该省产业集聚指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通过对计量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广东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应该重视产业集聚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利用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来促进区域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宗平 朱勤丰
运用E-G指数测度2006—2015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制造业占比与排名变化,藉此观察广东省制造业集聚与转移态势。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劳动、资本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均向外围地区转移,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一直集聚在珠三角地区。面板回归结果显示,在影响广东省制造业转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内部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外部环境因素和政府干预的作用均较微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闫逢柱 乔娟
文章在一个简单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2001~2008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发展对工资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方向、程度、机理不仅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而且与产业集聚度高低及其变化方向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有明显的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任丹丹
本文利用广东省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通过测算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对广东物流业发展与制造业的升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物流业发展对资源性制造业、中低技术制造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作用不明显。广东物流业和制造业均处于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水平,物流业没有对制造业提供有效的支撑,特别是物流的低效率和高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制约了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需要将物流逐渐融入智能制造流程中,使二者相互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借助物流服务业较高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升级 投入产出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江浩 刘寒波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我国省域数实融合水平、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从全行业-全国、全行业-分地区和分行业-分地区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实融合对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数实融合发展均能提高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水平,尤其是对多样化集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分行业和地区回归发现,数实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除中部地区外的其他地区传统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却抑制或分散全地区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专业化集聚;数实融合发展有利于传统制造业多样化集聚,但只对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促进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雷翼丞 王小梅 周丽琴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采用区位商作为衡量产业集聚水平的主要指标,然后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青海省制造业集聚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得出促进青海省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青海省产业集聚度水平在逐渐提高;二是青海省产业集聚主要受市场需求、配套服务、知识溢出、自然资源禀赋、企业组织能力这五个因素影响,同时不同因素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甚至呈相反方向影响。
关键词:
青海 制造业 集聚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运用新的理念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本文界定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制造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了各类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特征。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特征 聚类分析 发展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涛 郑伟
文章基于新型制造业概念构建了区域新型制造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经济创造、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三个维度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新型制造业发展程度进行了单维评价及三维综合评价,对江苏13地市的新型制造业程度有了准确把握并得到相关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区域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鸿蕾 江可申
航空航天制造业的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联带效应强,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分析江苏省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及状况,并与华东地区其他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江苏具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经济科技实力雄厚等优势条件;近几年该行业的规模、研发投入呈总体上升趋势,但企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与安徽、上海和江西各地相差甚远;为了改变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优势条件,抓住"大飞机"落户上海的历史机遇,必须依托于本省经济与科技实力,从加强科技资源内投外引,制定航空航天技术创新的专项扶持政策,强化省内外科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航空工业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仲凤霞 沈子琦
在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能源环境、碳排放方面11个关键指标的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模型,并选取2006-2010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欠佳,且各行业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池仁勇 杨潇
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从理论上揭示了行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即行业集聚通过竞合关系、地域文化及生产网络促进技术进步,同时,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集聚,并通过浙江省的实证得以验证。实证研究还表明,行业集聚分为大中企业主导型、品牌和市场主导型、外资依存型等类型,它们的技术进步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行业集聚速度与技术进步速度的关系也存在三种类型,即准拟合型、滞后型和超越型,解明了行业技术进步的动态原理。研究成果对制定行业集聚和区域主导行业的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进步 集聚度 集聚结构 集聚动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制造业是集群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llisi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和自定义的五省市集中度对中国20个制造行业1993、1997、2002、2003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1993—1997年集聚程度有所下降,1997—2002—2003年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是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依次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上海五省市集中度很高,西部边远地区则远远落后,两极分化严重。总体上看,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与工业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集聚 地理集中指数 制造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新才 王科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利用产业集中指数和产业集中率指标,对1994~200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及其变动进行测度,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体上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高,集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主要的变动方向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地区。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集中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