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5)
- 2023(13873)
- 2022(11601)
- 2021(10351)
- 2020(8936)
- 2019(20235)
- 2018(19826)
- 2017(38587)
- 2016(20745)
- 2015(23282)
- 2014(23336)
- 2013(23635)
- 2012(22195)
- 2011(20144)
- 2010(20702)
- 2009(19877)
- 2008(19890)
- 2007(18403)
- 2006(16643)
- 2005(15125)
- 学科
- 济(116107)
- 经济(115996)
- 业(89465)
- 企(71588)
- 企业(71588)
- 管理(70550)
- 农(47704)
- 方法(43172)
- 数学(34574)
- 数学方法(34373)
- 业经(32688)
- 农业(31683)
- 财(28500)
- 地方(26055)
- 中国(24336)
- 制(20115)
- 务(19660)
- 财务(19643)
- 财务管理(19613)
- 学(19323)
- 企业财务(18529)
- 和(18027)
- 环境(17877)
- 技术(17770)
- 贸(17123)
- 贸易(17116)
- 划(16917)
- 策(16860)
- 易(16543)
- 体(15914)
- 机构
- 学院(319609)
- 大学(310526)
- 济(147807)
- 经济(145130)
- 管理(125999)
- 理学(107826)
- 研究(107632)
- 理学院(106723)
- 管理学(105360)
- 管理学院(104774)
- 中国(84860)
- 农(66643)
- 科学(64106)
- 财(64100)
- 京(63844)
- 所(55495)
- 江(51403)
- 农业(51069)
- 财经(50781)
- 中心(50183)
- 研究所(49948)
- 业大(49800)
- 经(45716)
- 经济学(45290)
- 经济学院(40782)
- 北京(39716)
- 州(39650)
- 范(38012)
- 师范(37734)
- 经济管理(37592)
- 基金
- 项目(203059)
- 科学(161133)
- 研究(150159)
- 基金(147702)
- 家(127015)
- 国家(125795)
- 科学基金(109052)
- 社会(99310)
- 社会科(93860)
- 社会科学(93832)
- 省(83315)
- 基金项目(79225)
- 自然(68029)
- 自然科(66315)
- 自然科学(66295)
- 划(66047)
- 教育(65261)
- 自然科学基金(65139)
- 编号(60464)
- 资助(58605)
- 成果(46907)
- 发(46781)
- 重点(45290)
- 部(44820)
- 创(44418)
- 业(42725)
- 国家社会(41001)
- 创新(40920)
- 课题(40648)
- 发展(38585)
- 期刊
- 济(181211)
- 经济(181211)
- 研究(92985)
- 农(67009)
- 中国(60011)
- 财(51905)
- 管理(47187)
- 学报(45654)
- 科学(45169)
- 农业(44931)
- 大学(35139)
- 学学(34053)
- 业经(33812)
- 融(31660)
- 金融(31660)
- 技术(28408)
- 经济研究(26968)
- 财经(25993)
- 问题(24006)
- 业(23914)
- 经(22547)
- 教育(20397)
- 技术经济(20291)
- 世界(18297)
- 经济问题(16391)
- 贸(16242)
- 商业(16210)
- 资源(16030)
- 统计(15779)
- 版(15778)
共检索到48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宏
[目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结合农业生态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复合体,通过研究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时空变化,为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度模型。[结果]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广东省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有所提升;在空间上,粤东区和粤北区发展相对缓慢,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珠三角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结论]预测粤东区未来几年可能仍处于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粤西区未来几年将很快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粤北区可能即将进入中等协调发展水平,珠三角区域内的城市将会逐渐进入优质协调发展水平。为了促进广东省农业生态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建议政府根据各经济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钟 王建武 章家恩 骆世明 徐华勤 赵本良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E-DEA)模型对2004、2005年广东21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应用DEA模型(C2R和BC2)对于非DEA有效城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有效向有效转化和调整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两年间全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平均超效率值均在2.0以上,平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967 0、0.974 8和0.991 0。2005年中有11个地市的效率值都呈现上升趋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良好。5个非DEA有效的地市中,技术有效而...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DEA模型 效率评价 广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斌宁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建设,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在东部沿海及部份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半工业化状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并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手段。广东作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先驱省,本文从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分析其对农业电子商务的需求,进一步选择广东省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电子商务 广东农业电子商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叶延琼 章家恩 李韵 李逸勉
在对谢高地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分析了1996-2008年广东省农用地变化所引起的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应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影响农用地变化的总人口、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比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个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6-2008年间,尽管园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增加,但广东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林地为主,其次为农田,林地和农田面积减小使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且林地和农田减小量大于园地和水域的增加量,从而使全省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3年间降低了23.11×108元;②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法敏 容贤敏
本文在引用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基础上,建立农业网站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40个农业企业网站进行了实践运用分析。在这40个农业样本网站测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技术水平不成为农业网站的差异性指标,信息和功能水平成为影响农业网站电子商务水平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网站 电子商务 测评 聚类分析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坤
本文运用地信软件对广东省各县第一、二、三生产总值进行长期回顾分析,并对各县财政政策进行短期分区讨论,从时间和空间上得出广东省各县经济不平衡的结论并给予发展建议。
关键词:
广东县域 生产总值 财政政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瑞
数字经济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反映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广东省21个地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反映其十年来数字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可视化处理,分析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广东省各地市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从数字经济发展时空分布情况来看,进入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城市长期以来稳定不变,而进入第三、四、五梯队的城市有所调整变化。据此,本文从政府、产业与企业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指数测度 时空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永金
文章利用农业结构指数结合比重法 ,比较分析了广东与河北两省 1 981年到 2 0 0 2年在农业总产值结构、作物类型结构、粮食作物结构、经济作物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在农业总产值结构上 ,南北两省都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农业比重显著下降 ,河北的牧业比重显著提高 ,广东的渔业和牧业比重显著提高。 (2 )在 2 2年间 ,南北两省在作物类型的变化上都在向多元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是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显著下降 ,蔬菜、瓜类、饲料等其他类作物面积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3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新华 王厚俊
基于生态效率评价视角,本文将农业碳汇效应、农业面源污染等指标纳入到农业生产效率的分析体系中,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13年广东省21个城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和排序;并引入宏观经济环境、人力资源因素及科技进步水平等环境变量,深入探讨了广东省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专业镇发展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地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储霞玲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洪建军
[目的]利用种植业产量数据,在县域层面上分析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方法]在通过区位熵模型计算农业专业化指数的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和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集聚效应。[结果](1)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尤以2007—2016年提升速度最快,这种变化趋势得益于广东省专业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2)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在粤北(河源市和梅州市西部)、粤西(阳江市)和珠三角(江门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蔬菜专业化集聚优势区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和东莞市等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瓜果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种植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集聚优势区从粤北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及偏北区域(肇封开县、德庆县、郁南县)。桑茶专业化区域重心从广东省东北部转移到西南部,目前在粤北的云浮、粤西的茂名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但规模较小。(3)广东省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专业化格局。粮食专业化产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蔬菜专业化产区的分布呈现杜能模型的圈层结构,瓜果和桑茶专业化产区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结论]应从优化调整农业专业化空间布局、突破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雨涛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态进行聚类分析,旨在为广东省的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聚为4个类别,其中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为第一类,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为第二类,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为第三类,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为第四类。[结论]美丽田园和特色民居村,其在文化价值、休闲性和产业带动方面优势凸显,独特性高组合性较好,具有地区特色,资源整体价值大;乡村度假区和农业观光园规模较大,独特性高,但对资金要求较高,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开发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促进农民增收作用较低;科技产业园、休闲农庄、农业文化园和风俗体验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较好的休闲作用,但发展时间较短,创新性不足,在居民参与性方面有待加强;农渔家乐、特色采摘园、特色农场和农产品基地具有较高的居民参与性,且符合大多数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形式单一,在独特性、休闲性和创新性方面不如其他3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辉
在收集佛山有关农业产业发展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评价了佛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佛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农产品优质化及产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佛山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雅俊 王书斌
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层面上革新的支持。正如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客观规律一样,它的演进必将对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调整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借助于对"拉尼斯—费景汉模型"的扩展,分析了农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力调整这一关键性问题。并且从两者的关系入手,设计衡量农业技术偏向的一系列关键性指标,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广东省农业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广东作为主要的农业技术改良大省,其劳动力的调整与技术进步中劳动节约型指标呈正相关,与土地节约型指标呈负相关。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在劳动使用型技术偏向和资本使用型技术偏向始终互为格兰杰原因。农业技术进步不但直接与劳动型技术和资本型技术都有关系,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世昌 吴晓磊
[目的]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得以正常运转,研究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效率,以期为今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法,系统分析了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和能值产出,并选用能值投入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4项指标评价能值效率。[结果]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波动不大,不可辅助能值呈上升趋势。可更新能值占总能值投入的比重较高,在可更新能值中,劳动力能值占比为99.63%。能值产出中,畜牧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渔业和种植业。2013—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载率逐年递减,环境负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值自给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递增。[结论]该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但对环境的利用程度较低,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力的投入,今后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