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6)
- 2023(15396)
- 2022(13190)
- 2021(12175)
- 2020(10380)
- 2019(23464)
- 2018(23326)
- 2017(45392)
- 2016(24577)
- 2015(27414)
- 2014(27289)
- 2013(27281)
- 2012(24972)
- 2011(22268)
- 2010(22325)
- 2009(20978)
- 2008(20628)
- 2007(18291)
- 2006(16463)
- 2005(14292)
- 学科
- 济(104381)
- 经济(104257)
- 业(98833)
- 企(80714)
- 企业(80714)
- 管理(79996)
- 农(48543)
- 方法(46267)
- 数学(37070)
- 数学方法(36640)
- 业经(33059)
- 农业(32422)
- 财(29830)
- 中国(24963)
- 地方(22408)
- 务(21540)
- 财务(21478)
- 财务管理(21451)
- 企业财务(20299)
- 制(19929)
- 技术(19918)
- 学(19097)
- 和(18462)
- 理论(17855)
- 划(17140)
- 策(17123)
- 贸(16936)
- 贸易(16927)
- 易(16395)
- 环境(15891)
- 机构
- 学院(354434)
- 大学(348772)
- 管理(147697)
- 济(142206)
- 经济(139123)
- 理学(128036)
- 理学院(126698)
- 管理学(124680)
- 管理学院(124065)
- 研究(113356)
- 中国(86666)
- 京(74079)
- 科学(71509)
- 农(71250)
- 财(62763)
- 业大(58479)
- 所(56300)
- 农业(54636)
- 江(53831)
- 中心(52839)
- 研究所(51168)
- 财经(50450)
- 经(45841)
- 北京(45742)
- 范(45083)
- 师范(44735)
- 州(43070)
- 院(41058)
- 经济管理(40519)
- 经济学(40177)
- 基金
- 项目(242946)
- 科学(192597)
- 研究(178650)
- 基金(176360)
- 家(152552)
- 国家(151141)
- 科学基金(131899)
- 社会(113489)
- 社会科(107288)
- 社会科学(107256)
- 省(98369)
- 基金项目(95297)
- 自然(86220)
- 自然科(84208)
- 自然科学(84187)
- 自然科学基金(82664)
- 划(79860)
- 教育(79661)
- 编号(74197)
- 资助(70957)
- 成果(57644)
- 重点(53267)
- 部(52850)
- 发(52455)
- 创(52034)
- 课题(49420)
- 创新(47976)
- 业(46480)
- 科研(46000)
- 国家社会(45841)
- 期刊
- 济(164084)
- 经济(164084)
- 研究(100192)
- 农(70922)
- 中国(66110)
- 学报(53841)
- 管理(53823)
- 科学(52006)
- 财(48615)
- 农业(48332)
- 大学(41583)
- 学学(39576)
- 业经(33345)
- 教育(33104)
- 技术(31641)
- 融(29642)
- 金融(29642)
- 业(24826)
- 财经(23612)
- 经济研究(22696)
- 问题(22161)
- 经(20099)
- 技术经济(19625)
- 科技(18042)
- 版(17684)
- 现代(17660)
- 资源(17284)
- 理论(16338)
- 商业(16235)
- 图书(16195)
共检索到516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赖焕明 吴大放 杨木壮 刘毅华 卢奕帆 吴钊骏
农业功能结构性失衡、功能服务区域覆盖不均是城乡发展二元化的典型特征,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是破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多功能评价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分析广东省农业多功能及其各功能的发展状况,划分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辨析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的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10—2020年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指数呈上升趋势,发展先慢后快,向非生产性主导的农业多功能转型发展,空间格局呈向沿海地区集聚的发展态势。农业各类功能指数均有所提高,生产功能呈现以粤东、粤西为中心集聚,并向粤北地区延伸,珠三角地区低值集聚的特点;社会服务功能在区域内中等水平均衡分布;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形成“粤北环海”的北部生态屏障与“圈层递增”的总体格局;休闲服务功能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点。农业复合功能空间类型主要向生态型、休闲型复合功能空间转型,形成生产—生态服务型、生产—社会服务型、生产—休闲服务型、社会—休闲服务型、社会—生态服务型5种类型的农业复合功能空间新格局。广东省农业多功能持续融合、复合功能空间类型多元化发展,但区域间农业功能模式存在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应统筹规划农业功能空间的开发与转型,开发与保护并举,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功能空间协调发展路径,以期为广东省农业功能空间格局优化、农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瑞权 万忠 谢雁芸 王三军 王国庆 李倩欣 丁发
[目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了解广东省农业基本功能,区分全省各县(市、区)当前农业主导功能的类型,能够明确各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以省121个县(市、区)为基该研究对象,文章选取了25个定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全省各地农业主导功能。[结果]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规模结构、农村经济、农田生态、居民休闲和区域特色文化等多项指标,文章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生活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生态调节四大主导功能区,各县(市、区)都具备一种或两种以上农业主导功能,实现从农业主导功能和县域两个维度来分析全省农业主导功能覆盖的县域范围和各县具备的主要农业功能。[结论]"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等任务,拓展全省各区域农业功能,试图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与发展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晓冬 李鑫 胡睿 KHUONG Manh Ha
城市边缘区乡村多元价值凸显,迫切需以乡村多功能理论为指导划分"三生"空间,以空间重构促进转型发展。论文首先从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方面评价城市边缘区多功能时空变化;其次进行图斑尺度"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两者共同得到基于乡村多功能的"三生"空间适宜性;最后据此设计算法划分"三生"空间。研究发现:①城市边缘区乡村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等功能显现,需要重构多功能空间促进转型发展;②江苏徐州市铜山区乡村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主要分布在与中心城区较近地区,农业空间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远郊外围,生态功能则表现出高度空间异质性,农业、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在提升,而生态功能则普遍下降;③县域"三生"空间划定需多尺度联合,既要考虑乡镇尺度多功能差异,还要体现图斑尺度适宜性,才能为空间规划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提出的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三生"空间划分可为即将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木壮 何韵 梁俊杰 陈江实浩
进行汕头市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为汕头市科学利用土地,进行国土规划、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奠定前提和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结合汕头市自然社会发展特点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从社会、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4个功能为切入点,建立4个功能层10个准则层27个指标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功能进行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汕头市国土空间经济功能评分最高,为汕头市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其次是经济、资源、环境功能,但社会、文化等功能较弱,各功能缺乏平衡。15年来,汕头市国土空间评价总体评分不断提高,表明国土利用效益在持续提高,但各功能发展不均衡以及人地矛盾依然突出,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木壮 何韵 梁俊杰 陈江实浩
进行汕头市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为汕头市科学利用土地,进行国土规划、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奠定前提和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结合汕头市自然社会发展特点及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从社会、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4个功能为切入点,建立4个功能层10个准则层27个指标的国土空间多功能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功能进行评分。研究结果显示:汕头市国土空间经济功能评分最高,为汕头市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其次是经济、资源、环境功能,但社会、文化等功能较弱,各功能缺乏平衡。15年来,汕头市国土空间评价总体评分不断提高,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杜荪玲
[目的]伴随着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农业产能、建立农业生产新格局的理念已成为农业及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多功能性日益凸显。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已较为完善,而对于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方法]文章依据农业功能的概念与内涵,提出生产供给、社会保障、生态服务、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建立农业功能的表征指标和评价体系,在基本统计量和综合指标计算的基础上,采用SPSS快速聚类、Arc GIS空间叠加方法,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环洞庭湖区和湘中南区部分区域生产供给功能较强,以长株潭区为中心向外社会保障功能逐渐降低,环洞庭湖部分区域以及湘西山区生态服务功能较强,长株潭以及湖南省中部地区休闲旅游功能较强。[结论]该文还根据农业主导功能分区方法,划分了4个农业主导功能区和12个二级功能区,为进一步优化农业区位布局、构建美丽乡村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智 范琳芸 张小林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乡村地域向多元方向发展和演变。近年来,乡村多功能发展成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成为指导乡村转型发展的新理论和新范式。在系统梳理乡村多功能发展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探索村域尺度下我国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类型划分及其评价方法,并开展了江苏省金坛市乡村地域生态功能、农业功能、工业功能、生活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价与空间分异研究,进而识别出全市分村域的地域主导功能类型。结果表明: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环长荡湖、直溪镇和薛埠镇等水网密集、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农业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金坛市中部和南部等河网平原地区;工业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和尧塘镇等城市集聚发展区域;生活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周边等地;乡村地域多功能指数呈现出以城区为中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全市乡村地域主导功能可划分为6种类型,并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总结其所对应的乡村发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明确乡村功能定位、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完善乡村管理政策以及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村域 多功能 类型划分 评价 金坛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磊 党明
[目的]构建西安市现代农业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多功能进行量化分析,并从功能层面对西安市农业空间分布进行探讨和分区,对于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基于农业的多维功能构建评价体系,文章选择熵值法分别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休闲4个维度量化评估。[结果](1) 2011—2020年西安市农业经济、社会、休闲功能基本表现为上升趋势,生态功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2) 2016年具有明显的拐点意义,变化原因主要源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增收、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的减少和农药施用负荷增加等原因。(3) 2020年西安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的优势区域主要集中于高陵区及其周围的阎良区、临潼区和灞桥区;农业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明显的边缘向城市中心区逐渐减弱的趋势,优势区主要集中在阎良区和临潼区以及远郊的周至县;农业生态功能整体表现为由边缘区域向中心城区逐渐减弱的趋势,蓝田县的农业生态功能最高;农业休闲功能方面表现为沿中心城向外援区域逐渐减弱的趋势。[结论]西安市农业主导功能分区共分为7个二级功能区,包括高陵“西安菜园子”粮菜主产区、阎良临潼农业就业生活保障区、蓝田秦岭北麓生态涵养区、周至秦岭北麓和渭河农业涵养区以及灞桥白鹿原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区、鄠邑区沿渭河农业生态观光区、长安山地农业产业休闲旅游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勇
以主体功能区建设为目标,农业功能区划分工作正在我国展开。实践中发现,在对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进行划分时,必须注意划分指标如何确定、分类方法如何选取、设立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的辅助功能是否合适、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划分原则如何制订、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支撑政策要点有哪些等问题。本文在指出农业生态调节功能主导区划分中存在着上述问题的同时,也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农业生态调节功能 主导区划分 问题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乌东峰 张世兵 曾栋梁
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农业的多功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但实际上都在探索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明确多功能农业的概念、层次、结构及相互关系和区别,建立能反映现代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使整个现代多功能农业成为一个可以度量的对象,能有效地提升全社会对农业内涵的认识,以及更进一步地为各级政府部门及时、准确地实施农业政策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AHP 多功能农业 模糊综合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建 刘志聪 刘焱序
农业多功能性指农业在满足人类基本食物生产功能基础上同时具备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项功能的特性。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功能多元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和分析方法,统筹协调农业多种功能效用,已成为实现农业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外对农业多功能性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等基础研究较为完善,但在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相关的功能分类、指标构建、定量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该文在系统梳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内涵及农业功能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从农业单功能、综合功能及多功能性的定量评价三方面综合探讨了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近今进展,并提出农业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镕基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有社会、生态、文化、能源与旅游等多种功能,并相应表现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能源与旅游价值,农业功能的拓展与强化是农业内在价值提升的必然结果。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有哲学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等价值学的理论支撑,加强对它的研究可以彰显农业的重要地位、为农业摆脱弱质低效开辟现实途径。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要把农业生产主体的逐利行为与农业不同功能的成长规律相结合。政府对处于生命周期中成长期的现代多功能农业应加以培育与扶持。
关键词:
现代 多功能农业 价值学 功能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 黄利华 邹芳 赵丹丹 唐艳丽
以湖南省85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县域尺度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ArcGIS自然间断点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研究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生态保障和居住生活等四个功效的空间格局特征;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定量分析功能间交互作用,识别乡村地域优势功能类型,并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从省域视角出发,乡村地区的功能空间布局呈现显著的差别以及空间集聚特征;(2)从乡村地域功能间的相关关系和功能间的交互作用,识别出各功能之间的交互作用类型(冲突、兼容、协调);(3)根据乡村区域功能与实际功能作用的相关性,将湖南省85个县(市、区)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地域功能,并据此提出不同类型地域空间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转型和城乡融合提供参考;(4)乡村区域功能类型与乡村空间聚落布局形态相互影响,因此不同乡村地域功能应与村落布局和形态相协调,以此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和促进地域功能的最大化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洪海 姚慧敏 杨丽萍 孙肖青 杨萍 王勇 张维战
基于山东省区域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要素的空间差异性与组合特征及比较优势,以因地制宜与空间有序的现代农业区划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山东省农业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并将山东省农业功能划分为六大功能区。阐明了区域农业功能特征,确定了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明确了农业功能拓展方向与途径。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功能区划 功能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