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6)
- 2023(5072)
- 2022(4189)
- 2021(3457)
- 2020(2971)
- 2019(6542)
- 2018(6400)
- 2017(12734)
- 2016(6347)
- 2015(7291)
- 2014(7322)
- 2013(7564)
- 2012(7457)
- 2011(6930)
- 2010(7177)
- 2009(6649)
- 2008(6239)
- 2007(5753)
- 2006(5453)
- 2005(4971)
- 学科
- 济(61081)
- 经济(61058)
- 地方(18573)
- 业(16807)
- 管理(16652)
- 方法(16090)
- 数学(14282)
- 数学方法(14246)
- 地方经济(14103)
- 企(12178)
- 企业(12178)
- 业经(11108)
- 产业(11003)
- 中国(10744)
- 农(10124)
- 学(8533)
- 农业(7586)
- 财(7290)
- 经济学(7152)
- 环境(6578)
- 结构(6508)
- 制(6271)
- 发(6181)
- 体(6004)
- 融(5885)
- 金融(5883)
- 和(5614)
- 总论(5390)
- 技术(5377)
- 信息(5279)
- 机构
- 学院(106847)
- 大学(104919)
- 济(63274)
- 经济(62450)
- 研究(41122)
- 管理(39785)
- 理学(34040)
- 理学院(33678)
- 管理学(33337)
- 管理学院(33126)
- 中国(29564)
- 财(23799)
- 经济学(21848)
- 科学(21125)
- 京(20871)
- 所(20328)
- 经济学院(19388)
- 财经(19132)
- 研究所(18267)
- 中心(17328)
- 经(17191)
- 江(15648)
- 院(14123)
- 财经大学(13890)
- 农(13441)
- 北京(13386)
- 科学院(13010)
- 州(12884)
- 社会(12468)
- 范(12303)
- 基金
- 项目(66181)
- 科学(53209)
- 研究(49884)
- 基金(48719)
- 家(41099)
- 国家(40819)
- 社会(36109)
- 科学基金(35470)
- 社会科(34513)
- 社会科学(34503)
- 省(26492)
- 基金项目(25425)
- 划(20471)
- 教育(20225)
- 资助(19673)
- 自然(19450)
- 自然科(18950)
- 自然科学(18948)
- 自然科学基金(18626)
- 编号(18203)
- 发(17665)
- 国家社会(15929)
- 发展(15613)
- 展(15415)
- 济(15281)
- 经济(15166)
- 重点(14779)
- 部(14396)
- 成果(14243)
- 创(13830)
共检索到16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扬 徐现祥 舒元
本文通过对2000~2007年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实际人均GDP的总体差异和各市38个二位码工业行业的集聚度测算发现,2005年左右省内各市实际人均GDP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趋势;在广东省内经济差距的缩小的同时,2005年左右广东省的工业集聚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广东省城市间的产业空间转移是引起省内人均GDP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耗能行业与劳均资本存量较低的传统制造行业转移态势明显。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省内产业转移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
经济差距 基尼系数 产业转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伟
学者们对于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我国地区差距中的目标定位存在分歧。本文利用财政转移支付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表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在短期内可以缩小政府间的财力差距,在长期内能够通过影响各地的公共支出水平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地区差距 公共支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国才
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转移支付规模变动与基尼系数变化有较强相关性,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鼓励地方财政增加福利性支出,有助于缩小因市场机制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1995年以来中国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不明显,完善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龙鹏 周立群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研究表明,产业转移能否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取决于产业转移质量和接收地的产业承接能力。由于西部地区承接的国际产业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域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进而导致区域产业转移显著地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国际产业转移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当考虑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后,随着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增强,产业转移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但相对于区域产业转移,人力资本积累更能强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经济差距缩小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本文基于国际分工深化视角分析服务产业转移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双重治理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进行服务产业转移,将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服务部门配置在中国沿海地区,而将制造和加工部门设在中国内陆地区。这种配置利用国内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延伸和拓展产业价值链,带动了内陆地区融入全球化,缩小了中国地区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必须以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为前提 ,没有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现阶段 ,试图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前提下缩小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 ,这是不现实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兆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魏立萍
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魏立萍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比较中,常用五等分的测量方法,就是按收入水平的高低,将人口分为五等分,然后计算各个1/5人口层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表1和表2分别是美国家庭收入按五等分法计算的各人口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依靠经济手段缩小地区差距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成思危编者按:本文对地区差距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并着重指出要用经济手段来缩小地区差距,要采取措施推动生产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减小流动阻力。尤其是侧重实际的文风,谈出了许多具体的工作取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祥
对广东省内企业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直角转轴法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区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可归结为投资软环境、原材料与市场、区域政策、集体行动与社会特征、产业关联与知识外溢、区位与基础设施等7个要素禀赋因子。同时,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显示,区域政策、区位与基础设施、要素禀赋等3个因子的重要性因企业投资规模的不同存在差异;投资软环境、区位与基础设施、要素禀赋等3个因子的重要性因企业的产业类型不同存在差异;而区位与基础设施因素对主要出口和非出口企业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对各地如何有效推进产业转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际产业转移 区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军 叶炜宇
本文旨在探讨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浙江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促进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问题 ,文章首先从市场导向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对发达地区的吸引力 ,指出了浙江省内欠发达地区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优势 ,进而以武义县的经济发展为例子 ,提出了以“边际渗透”作为弥补劣势、发挥优势的解决问题对策 ,即省内欠发达地区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 ,发挥“洼地效应”吸引周边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 产业区域转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司增绰 李燕
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鉴于数字经济影响的广泛性,为分析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行基准随机效应回归,并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进行检验,再进行分位数回归,进而以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为中介变量进行基于拔靴(Bootstrap)法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且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东部地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小时,数字经济会抑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时,数字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由抑制转为促进。数字经济不仅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而且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电子商务、城镇化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因此,应支持农村地区数字产业发展与产业数字化发展;注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自涛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近年来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间、不同地区居民间、不同行业和部门居民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此,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问题,以利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魏君英 胡润哲 陈银娥
数字经济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途径和消费内容。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得到数字经济发展与城乡消费差距呈负相关关系的基本命题;并利用熵值法和泰尔指数测算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消费差距;同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分位数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模型的基本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效果较中、西部地区显著,且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存在“弱势群体”和“数字鸿沟”等问题导致其无法享受数字红利,进而产生数字经济发展反而会拉大城乡消费差距的情况;(3)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水平越低的地区收敛作用越强;(4)提高消费信贷便利性是数字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重要传导路径。因此,为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对消费扩容的赋能作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需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地区差异化发展并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向农村市场下沉。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居民消费 消费差距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彭竞 谢地
对于非农就业转移是否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本文采用改进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吉林省1990—2011年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结论显示,非农就业转移过程显著地缩小了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虽然"非农就业转移比"每增长1%,城乡收入差距仅缩小0.849%,却预示着非农就业转移在降低吉林省城乡收入差距方面具有可以挖掘的潜力。
关键词:
非农就业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吉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