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6)
- 2023(14845)
- 2022(12926)
- 2021(12091)
- 2020(10100)
- 2019(23253)
- 2018(23220)
- 2017(44397)
- 2016(24453)
- 2015(27654)
- 2014(28072)
- 2013(27789)
- 2012(25989)
- 2011(23597)
- 2010(23988)
- 2009(21974)
- 2008(21489)
- 2007(19283)
- 2006(17356)
- 2005(15906)
- 学科
- 济(103086)
- 经济(102946)
- 管理(67796)
- 业(66410)
- 企(52881)
- 企业(52881)
- 方法(39603)
- 数学(33411)
- 数学方法(32953)
- 中国(30955)
- 农(30491)
- 地方(27667)
- 业经(24671)
- 财(23649)
- 学(22708)
- 制(21106)
- 农业(20515)
- 贸(18046)
- 贸易(18031)
- 易(17396)
- 银(17302)
- 银行(17254)
- 行(16592)
- 技术(16504)
- 和(16499)
- 融(16446)
- 金融(16442)
- 理论(16274)
- 环境(16011)
- 地方经济(14960)
- 机构
- 大学(350411)
- 学院(349910)
- 济(138582)
- 管理(135489)
- 经济(135313)
- 研究(124705)
- 理学(115442)
- 理学院(114057)
- 管理学(112047)
- 管理学院(111398)
- 中国(93413)
- 科学(77772)
- 京(77118)
- 所(64629)
- 财(64428)
- 农(59768)
- 研究所(58332)
- 中心(55853)
- 江(53772)
- 业大(52416)
- 北京(49983)
- 财经(49966)
- 范(49266)
- 师范(48817)
- 农业(46339)
- 院(45296)
- 经(45136)
- 州(44389)
- 经济学(40381)
- 师范大学(39325)
- 基金
- 项目(231967)
- 科学(181043)
- 研究(171690)
- 基金(164583)
- 家(143505)
- 国家(142222)
- 科学基金(120729)
- 社会(105944)
- 社会科(100172)
- 社会科学(100147)
- 省(92207)
- 基金项目(87516)
- 教育(77857)
- 自然(77686)
- 划(77467)
- 自然科(75773)
- 自然科学(75758)
- 自然科学基金(74377)
- 编号(71030)
- 资助(67945)
- 成果(59200)
- 发(53637)
- 重点(52382)
- 部(50411)
- 课题(50179)
- 创(48082)
- 创新(44831)
- 科研(43663)
- 项目编号(43191)
- 发展(42754)
- 期刊
- 济(164698)
- 经济(164698)
- 研究(109131)
- 中国(74573)
- 农(56162)
- 学报(55301)
- 科学(51660)
- 管理(51448)
- 财(47288)
- 教育(43986)
- 大学(41383)
- 农业(38714)
- 学学(38529)
- 融(33787)
- 金融(33787)
- 技术(30481)
- 业经(28447)
- 经济研究(24677)
- 财经(24089)
- 问题(21879)
- 经(20620)
- 图书(20455)
- 业(19583)
- 科技(17476)
- 理论(17469)
- 技术经济(16885)
- 现代(16234)
- 实践(15884)
- 践(15884)
- 商业(15561)
共检索到54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悦 胡品平
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在产业发展情况、区域发展带动能力、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现状,研究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承接产业转移可按照"一核、两带、三圈、四群、五轴"的布局进行有序转移,充分将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进行有选择的承接,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产业转移园 梯度转移 广东省 布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归纳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最后,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策略施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
广东省 产业转移 理论释义 动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桂峰
随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也在不同经济体尤其新兴经济体加速进行。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也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力度,产业在不同区域的梯度转移也在有声有色推进。银行应如何识别并把握这一进程中的机遇,通过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在促成产业升级和在区域间合理布局的同时实现自身资产组合的优化和持续盈利能力的增进,是"十二五"时期必须重点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玲玲 陈兴挺
文章基于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获得的启示,从产业关联配套与集聚力、第三产业拉动力、产业技术提升力、劳动就业促进力、产业转移的持续力五个方面对产业转移在工业结构高度化中的推动力进行深入分析,构造了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示例作应用说明,为更好地总结广东省产业转移成效、推广发展模式和创新发展道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力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影响和产业自身的生命周期现象的影响下,产业梯度转移的规模逐年扩大,而产业的升级、调整和梯度转移,必然涉及到环境问题。文章借鉴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梯度转移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温平川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众多跨国IT企业更加注重以外包、合资、合作等形式实现产业的全球性战略转移。分析了信息产业转移与西部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总结了西部IT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梯度转移格局中的西部IT产业发展复制进化学习博弈模型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在IT产业全球性转移的趋势中,尽可能地实现产业转移双方的合作共赢,努力增大产业转入方利益的同时,促进产业转入方的技术吸收、消化与再创新利益,有利于增强转入产业的根植性。
关键词:
梯度转移 西部 IT产业 博弈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玲玲 冷景菲
广东省是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政策,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先行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现状,挖掘其管理上存在的规划、招商融资、人才等诸多问题,从政策扶持和创新两层面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以提高广东省工业园区的管理绩效。
关键词:
产业转移工业园 园区管理 对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晓菊 刘祥东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梯度系数 优势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瑞梨 邝国良 刘灿亮
广东省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由于土地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其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政府适时提出了产业转移升级的各项政策,投资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部分地区前期的巨大投资收效甚微。文章将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详细分析原因,说明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政府引导 企业主体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晓丹
本文结合国内外政策及经济环境变化,分析了广东省正在实施的"双转移"和"双提升"战略提出的背景、内涵及其理论依据,认为"双转移"和"双提升"是符合时代背景和市场规律的制度设计,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两个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而循环促进模式不失为一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广东省情的的制度设计。构建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个核心原则,即作为广东发达地区的珠三角要以"双提升"为重点,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而作为欠发达的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要重点实施"双转移"战略,尽快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实现内生增长。
关键词:
双转移 双提升 循环促进模式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宏伟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关键词:
产业梯度 产业双向转移 中国制造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宝栋 印中华
一、中国木材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必然性由于木材产业技术相对成熟,手工环节较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不高,没有很高的行业进入壁垒,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且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因此,中国木材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发展迅速,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产业转移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从而使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形成新的区位均衡的过程。然而,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如期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反而面临一些梯度陷阱。通过计算珠江—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梯度系数,系统论证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梯度问题,探寻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在承接珠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并对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晶 刘雯雯
近些年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情况越来越突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科学地选择承接产业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得出我国的产业梯度情况,并运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低梯度地区应承接的产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更快、更好转移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平 许西猛
文章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市第二产业产业梯度的决定因素,得出:重庆第二产业总体梯度是不断上升的,产能梯度指标对提升第二产业总体梯度的作用不断弱化,而重庆的区位优势在提高重庆第二产业产业梯度方面,作用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