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1)
- 2023(16722)
- 2022(14504)
- 2021(13345)
- 2020(11214)
- 2019(25528)
- 2018(25576)
- 2017(49059)
- 2016(26680)
- 2015(30315)
- 2014(30705)
- 2013(30276)
- 2012(28143)
- 2011(25637)
- 2010(25997)
- 2009(24088)
- 2008(23433)
- 2007(20867)
- 2006(18758)
- 2005(17256)
- 学科
- 济(124424)
- 经济(124276)
- 管理(77447)
- 业(71992)
- 企(58387)
- 企业(58387)
- 方法(45174)
- 数学(38550)
- 数学方法(38181)
- 中国(34166)
- 地方(31947)
- 农(31817)
- 财(27900)
- 业经(27406)
- 学(25054)
- 制(24633)
- 农业(21486)
- 银(19092)
- 银行(19048)
- 融(18892)
- 金融(18888)
- 环境(18880)
- 贸(18831)
- 贸易(18816)
- 理论(18725)
- 行(18336)
- 易(18113)
- 和(17724)
- 体(17522)
- 地方经济(17495)
- 机构
- 学院(385165)
- 大学(385097)
- 济(161556)
- 经济(157980)
- 管理(148193)
- 研究(136498)
- 理学(126264)
- 理学院(124805)
- 管理学(122866)
- 管理学院(122160)
- 中国(102227)
- 京(83315)
- 科学(81666)
- 财(75403)
- 所(69179)
- 研究所(62200)
- 农(61949)
- 中心(60747)
- 江(59703)
- 财经(58477)
- 业大(55109)
- 北京(53381)
- 经(52822)
- 范(52511)
- 师范(52065)
- 院(49195)
- 经济学(48872)
- 州(47888)
- 农业(47758)
- 经济学院(43506)
- 基金
- 项目(252321)
- 科学(197929)
- 研究(188691)
- 基金(180586)
- 家(155903)
- 国家(154534)
- 科学基金(132475)
- 社会(118769)
- 社会科(112425)
- 社会科学(112396)
- 省(100724)
- 基金项目(95801)
- 教育(86585)
- 自然(83708)
- 划(82809)
- 自然科(81639)
- 自然科学(81621)
- 自然科学基金(80128)
- 编号(77819)
- 资助(74238)
- 成果(64289)
- 发(57504)
- 重点(56592)
- 部(55621)
- 课题(54812)
- 创(51995)
- 创新(48586)
- 国家社会(48368)
- 制(48227)
- 教育部(47922)
- 期刊
- 济(193739)
- 经济(193739)
- 研究(123523)
- 中国(83061)
- 农(58280)
- 学报(57522)
- 管理(57270)
- 财(57011)
- 科学(54227)
- 教育(47243)
- 大学(44189)
- 学学(41359)
- 农业(39622)
- 融(37804)
- 金融(37804)
- 技术(35716)
- 业经(30643)
- 经济研究(30302)
- 财经(29426)
- 经(25246)
- 问题(24683)
- 技术经济(19800)
- 图书(19737)
- 业(19665)
- 理论(18754)
- 科技(17976)
- 现代(17880)
- 贸(17565)
- 世界(17286)
- 商业(16878)
共检索到59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文凯
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专业镇经济已经成为目前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专业镇经济不同于市场体系和企业组织的特殊优势,总结了广东省专业镇的形成机制,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各种类型专业镇的成长模式。在评价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未来专业镇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专业镇经济 形成机制 区域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钟 王建武 章家恩 骆世明 叶延琼
本文以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选取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由3个层面、4个分类指标、23个单项指标所构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计算出2005年广东省21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经济区域21个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采用障碍度分析,对2005年限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诊断。结果发现,不同市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主要的限制因素也各不相同,应结合各市自身特...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 障碍度分析 广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天祥,王旭升
宝安县邻近香港。1978年前,全县辖1个建制镇——深圳,20个圩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年产商品粮1.2亿斤,商品率达35.6%,耕地亩平收入为45~85元,是一个主产粮食的穷县。深圳划归特区后,宝安县又成为没有城镇的纯农村县。但开放政策却促使该县农村经济迅速高涨,尤其是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令人瞩目。因此。了解宝安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对促进我国城镇化的进展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小晶
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模式与产业竞争战略,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及地方政府的重视。研究产业集群问题,对于解决产业的经济规模化、布局合理化、结构高度化、经营国际化以及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问题;对于根据专业镇的特点及产业发展要求,优化产业链,着力培育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群簇发展,有效发挥专业镇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与经济效应,从而推动专业镇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试图对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牛仔制衣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专业镇发展和提升产业集群的对策。
关键词:
新塘镇 牛仔制衣 产业集群 特点 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三维 甘杨旸 叶文敏 梅磊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瑞 史文中
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在ArcGIS以及GeoDa的支持下,从时空变化的角度,对广东省2002—2012年城镇化发展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12年,广东省各个城市的城镇化已经全部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并不完全一致,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有较大的异质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都集中在东莞以及周边地区,而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集中在珠三角偏东北部的沿海城市。同时,第一产业对城镇经济发展影响较小,第二、第三产业作用较大,不同的产业构成也有各自的空间布局特点以及空间布局变化特征。第一产业空间分布在近10年均衡性变弱,东部比重减少较快;第二产业趋于沿海分布,差异性减弱,空间分布均衡性提高;第三产业差异缓慢增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通过分析,从而掌握广东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布局以及时空变化特点,对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经济 空间分析 广东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江 李郸
本文基于1994~2009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产出弹性为0.347,且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要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同时,通过对东、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效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映群 鲍镇邦 孙立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有着更直接的决定性意义。因此,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本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并且十分重视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本文应用数学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广东省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和预测,以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晓斌,李丽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群
近年来,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出口阻力也越来越大,很难再长期保持出口高速增长, 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角度寻求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广东具有典型意义。20多年来,外源型经济一直是广东经济的优势所在,发展很快,如果它能在保持外源型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克东
近年来,广东选择了地理位置适当、主要侨乡分布中心、沿海建设条件较好,和对外经济活动素称发达的三个城市(即原为省辖市的汕头市、和1979年3月由原宝安、珠海县改为省辖市的深圳市和珠海市等)试办经济特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桑燕鸿 吴仁海 周文军 陈新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辛曼玉
"十一五"时期广东省高职教育加快发展,目前拥有76所高职院校,高职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处于全国领先位置。文章选取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7个经济发达省市的数据对比分析了广东省高职教育规模现状,提出广东省高职教育存在的重规模轻质量、院校发展部均衡、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并从急速整改现存瓶颈问题、改革创新必须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三方面提出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广东省 教育规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祥胜 陈洋 赵嘉新 任庆昌
改革开放以来,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政策措施的影响,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明显的梯度差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城镇化政策已成为共识。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划分不同类型的政策地区,从各类地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挑战入手,探讨"差异性"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未来具有操作性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化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城镇化 政策地区 差异化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凌红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面临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东省为例,探讨在低碳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污染、低投入、低能耗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低碳经济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几点问题,如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素质偏低、农业科技含量低,转化成果速度慢等。明确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选择途径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生态农业经济、有机农业经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经济。并提出建立低碳能源结构、建立低碳的生产结构、实施低碳技术、提高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