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5)
- 2023(4823)
- 2022(4034)
- 2021(3505)
- 2020(2922)
- 2019(6536)
- 2018(6497)
- 2017(12075)
- 2016(6190)
- 2015(7092)
- 2014(7260)
- 2013(7489)
- 2012(7203)
- 2011(6904)
- 2010(7159)
- 2009(6827)
- 2008(6376)
- 2007(5867)
- 2006(5632)
- 2005(5275)
- 学科
- 济(57367)
- 经济(57346)
- 管理(18414)
- 方法(17434)
- 地方(16190)
- 数学(15336)
- 数学方法(15251)
- 业(15002)
- 企(12944)
- 企业(12944)
- 地方经济(12129)
- 中国(9952)
- 学(9848)
- 业经(9376)
- 农(6942)
- 经济学(6789)
- 环境(6785)
- 和(6211)
- 制(6198)
- 财(6143)
- 贸(6141)
- 贸易(6135)
- 融(5870)
- 金融(5870)
- 易(5847)
- 发(5746)
- 产业(5712)
- 资源(5619)
- 体(5560)
- 策(5342)
- 机构
- 大学(106011)
- 学院(105511)
- 济(59095)
- 经济(58193)
- 研究(41755)
- 管理(39118)
- 理学(33348)
- 理学院(32956)
- 管理学(32436)
- 管理学院(32227)
- 中国(30884)
- 财(23300)
- 科学(23075)
- 京(21404)
- 所(21266)
- 经济学(20132)
- 研究所(19182)
- 财经(18698)
- 经济学院(17785)
- 中心(17581)
- 经(16895)
- 江(15703)
- 院(15033)
- 北京(13888)
- 财经大学(13747)
- 农(13526)
- 科学院(12912)
- 范(12660)
- 师范(12569)
- 州(12560)
- 基金
- 项目(65755)
- 科学(52385)
- 基金(48983)
- 研究(47242)
- 家(42636)
- 国家(42369)
- 科学基金(36169)
- 社会(33088)
- 社会科(31568)
- 社会科学(31562)
- 基金项目(24756)
- 省(24718)
- 自然(21861)
- 自然科(21315)
- 自然科学(21312)
- 资助(21165)
- 自然科学基金(20888)
- 划(20577)
- 教育(20239)
- 编号(16642)
- 发(15848)
- 重点(15226)
- 部(14830)
- 国家社会(14658)
- 济(14186)
- 经济(14064)
- 发展(13329)
- 成果(13292)
- 展(13164)
- 创(12939)
共检索到169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伟东
2009~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排名稳居全国第二位,且与排名首位的上海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这种竞争力的相对提升主要受益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环境资源状况的明显改善,而科技实力和综合管理方面与上海的差距逐渐扩大,应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海洋管理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持续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竞争力 层次分析法 动态评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丽
从资源、科研、产业及环境方面,本文构建了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重点对辽宁海洋经济的现状、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辽宁除了在海洋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外,其他方面有不少差距,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方式。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区域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辽宁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将成为区域竞争的主要焦点。长三角海洋经济区作为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区之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达。但海洋经济作为陆域经济的延伸,行政区经济仍较为明显,各地区协调性较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以长三角沿海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进行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并从产业结构和行业优势等方面分析长三角各地区海洋产业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海洋经济整合格局,即"三角两翼一带",加快海陆统筹、区域协调、江海湾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整合 长三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
海洋经济竞争力是评价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文章在确立具体衡量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竞争力 DEA分析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黄祖辉 钱文荣
创新活动包括"效率改进型创新"和"产业垄断型创新"两类。分析表明,同样程度的任何创新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相对竞争力提升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绝对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效率改进型创新"而言,"顺势创新"和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类似的双赢效应,但前者的双赢效应更强;而不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双输效应。
关键词:
创新 比较优势 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瑞敏 杜军 鄢波
从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产业科技实力三个方面构建广东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是海洋产业发展规模、海洋科技人才实力是影响海洋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二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三是海洋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广东、山东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构成第一集团;四是海洋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基于此,进一步为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利楠 栾维新 孙战秀 片峰
本文从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产出和科技环境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海洋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关系数法、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赋权,通过Kendall一致性检验和CRITIC组合赋权方法确定综合权重,对2006—2012年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不断提升,各地区间增长不均衡状况更加突出;陆域科技环境支撑力是海洋科技竞争力的主导因素,但影响力呈下降趋势,而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力增强;将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划分为四类,明确了自身定位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海洋科技竞争力 动态演变 沿海省区 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恩平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关键词:
块状经济 区域竞争力 块状工业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凌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竞争力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辉 钱焱 苗壮
本文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系统模型,并设计了一套能够合理评价我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整套评价体系共包括三个子系统,14项一级指标以及62项二级指标,具有较高科学合理性和实际运用价值。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竞争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诚举
针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两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从"战略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两种视角下计算的各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确定各省域经济竞争力所处的水平区域。最后,对2016—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若干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