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9)
- 2023(3616)
- 2022(2929)
- 2021(2755)
- 2020(2207)
- 2019(4921)
- 2018(4921)
- 2017(8561)
- 2016(5281)
- 2015(5954)
- 2014(5918)
- 2013(5717)
- 2012(5366)
- 2011(4396)
- 2010(4818)
- 2009(4515)
- 2008(4914)
- 2007(4485)
- 2006(4089)
- 2005(3973)
- 学科
- 管理(18982)
- 业(18729)
- 企(15402)
- 企业(15402)
- 济(14427)
- 经济(14394)
- 财(11945)
- 务(9570)
- 财务(9564)
- 财务管理(9534)
- 企业财务(9146)
- 中国(7251)
- 农(6663)
- 制(5095)
- 劳(5073)
- 劳动(5055)
- 农业(5025)
- 理论(4621)
- 方法(4500)
- 业经(4316)
- 教育(4254)
- 教学(4112)
- 地方(3961)
- 银(3711)
- 银行(3711)
- 税(3529)
- 数学(3479)
- 数学方法(3388)
- 行(3331)
- 税收(3262)
- 机构
- 学院(63464)
- 大学(62476)
- 济(22809)
- 经济(22081)
- 管理(21850)
- 研究(19960)
- 中国(17938)
- 理学(17236)
- 理学院(17053)
- 管理学(16767)
- 管理学院(16641)
- 财(15940)
- 京(13533)
- 江(13143)
- 州(10896)
- 财经(10850)
- 中心(10771)
- 科学(10445)
- 省(9736)
- 所(9637)
- 经(9635)
- 范(9395)
- 师范(9292)
- 北京(9024)
- 农(8646)
- 技术(8517)
- 职业(8401)
- 研究所(8067)
- 财经大学(7729)
- 院(7327)
共检索到119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敬俦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属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始于1992年。本文结合该企业对劳务派遣服务使用与管理实践,总结了当前国内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业发展方向与建议。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模式 法律责任 企业实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对于劳务派遣三方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本文以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劳动力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为了使人尽其才,一个劳动者只能形成一种劳动关系的观念正在被全方位地突破,而一个人存在多重劳动关系恰恰是一种常态。这为我们以双重劳动关系来认识劳务派遣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方妙英
劳务派遣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和使用。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过程中产生了不少纠纷。本文从用工单位的角度探讨如何使用劳务派遣,以降低法律风险,实现用工单位、派遣机构和派遣人员的三方共赢。
关键词:
劳务派遣 用工单位 法律防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熊波
劳务派遣被滥用不仅是立法方面的问题,也是执法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规制劳务派遣领域的问题,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出台的配套规定突出强调了行政干预,但行政干预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且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规制劳务派遣领域中的不法现象,不应仅依靠劳动行政部门,必须多管齐下,发挥工会和劳务派遣员工自身的力量,促进新法贯彻落实。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行政干预 劳务派遣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义军
我国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已对劳务派遣中的员工退回作出规定,用工单位可依《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情形将员工退回派遣单位、派遣单位由此可以与派遣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因被退回员工本人对情形的出现并不存在过错,故派遣单位均无权与被退回的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应继续对其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员工退回并不等同于劳动合同解除,退回也并不直接导致劳动合同的解除。
关键词: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退回机制 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覃曼卿
劳务派遣既积极促进就业,也消极地破坏劳动关系的安定性。由于我国现行规定的表述方式不明确,实践中出现了随意退回劳动者进而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对劳务派遣退回是自由抑或规制?退回条件究竟是约定还是法定广存争议。2014年3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劳务派遣退回制度,然而争议仍然存在。事实上,劳务派遣虽然有着弹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但仍然属于劳动法领域的制度,无论从劳动立法对劳动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宗旨、劳务派遣的内在法理,还是劳务派遣在实践中超常规发展的流弊来看,劳务派遣退回条件必须守住法定的底线。
关键词:
劳务派遣 退回条件 用工单位 派遣单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劳务派遣用工的引入,是为了规避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的限制,以及在不调整原来的直接用工劳动者既得利益的情形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因此,"同工不同酬"和"非三性"岗位等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解决。劳务派遣是市场对用工方式比较之后的理性选择,所以,对它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应继续发挥劳务派遣形成市场化工资价格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并使其服务功能规模化、专业化。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筹 三性岗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钱叶芳
《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规则需要雇主责任分配方面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强长期雇佣或直接雇佣的雇主责任,界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的范围,设定同等岗位报酬知情权,明确派遣劳动者的职务侵权责任等。与立法缺陷相比,导致我国劳务派遣泛滥和失范现象的更深层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维稳需要。
关键词:
劳务派遣 修改建议 深层体制原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玲玲 田思路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引起各方关注,此次修改的核心内容是如何更加有效地规范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制度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出现诸多问题。各地应当抓住此次契机,根据修正案内容,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从劳务派遣员工的同工同酬权、劳务派遣机构的行政管理、用工单位三性界定以及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注意新旧法律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确保有效解决劳务派遣制度实施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同时,又不会矫枉过正。
关键词:
劳务派遣 同工同酬 三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宝玲 李伟 丁锦希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21所高校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劳务派遣实践的运行绩效,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完善该制度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江苏省高校后勤部门劳务派遣实践总体情况良好,劳务派遣使得高校后勤的用人成本降低并得到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但也存在对被派遣员工管理困难、劳资纠纷较多、缺乏归属感的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兼明
问:郭某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被派遣至某纺织化纤企业有毒有害岗位工作,与该纺织化纤企业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请问,郭某作为劳务派遣工,在有毒有害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能否在被派遣单位提前退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