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75)
2023(18452)
2022(15653)
2021(14544)
2020(11906)
2019(27406)
2018(27037)
2017(51967)
2016(28033)
2015(31482)
2014(31447)
2013(31425)
2012(29395)
2011(26632)
2010(27194)
2009(25329)
2008(24130)
2007(21542)
2006(19413)
2005(17559)
作者
(81635)
(68027)
(67392)
(63891)
(43395)
(32769)
(30520)
(26692)
(26036)
(24412)
(23369)
(23182)
(21678)
(21609)
(20963)
(20962)
(19903)
(19841)
(19661)
(19518)
(17157)
(16835)
(16594)
(15820)
(15376)
(15244)
(15163)
(14950)
(13855)
(13556)
学科
(122293)
经济(122160)
(82702)
管理(74196)
(58571)
企业(58571)
(52524)
方法(48717)
数学(42539)
数学方法(42144)
中国(38982)
农业(35109)
地方(33123)
业经(29848)
(29747)
金融(29745)
(29400)
(28503)
银行(28457)
(27483)
(25483)
(24227)
(21844)
贸易(21824)
(21072)
(18688)
技术(18310)
环境(18268)
理论(17741)
(17645)
机构
学院(400213)
大学(399212)
(165638)
经济(162115)
管理(155534)
研究(140578)
理学(133760)
理学院(132200)
管理学(130137)
管理学院(129389)
中国(111101)
(85760)
科学(84912)
(79151)
(75773)
(71099)
中心(65641)
研究所(64316)
(63342)
业大(62678)
农业(60660)
财经(59776)
(54433)
(54323)
北京(54060)
师范(53807)
(50145)
(49770)
经济学(49575)
经济学院(44771)
基金
项目(268575)
科学(211071)
研究(199896)
基金(193566)
(167992)
国家(166486)
科学基金(142536)
社会(126751)
社会科(119865)
社会科学(119834)
(105678)
基金项目(102634)
自然(90276)
教育(90159)
自然科(88081)
自然科学(88063)
(87964)
自然科学基金(86485)
编号(82484)
资助(79267)
成果(67388)
(61215)
重点(60096)
(59826)
课题(56982)
(55420)
国家社会(52046)
创新(51689)
教育部(50952)
科研(50615)
期刊
(189912)
经济(189912)
研究(122191)
中国(84229)
(78709)
学报(63216)
科学(58565)
(54930)
管理(54345)
农业(53135)
(51797)
金融(51797)
大学(48749)
学学(45990)
教育(45027)
业经(34887)
技术(33295)
财经(29046)
经济研究(28202)
问题(25582)
(25359)
(24713)
图书(20028)
(19831)
理论(19572)
世界(19228)
技术经济(19030)
科技(18821)
资源(18340)
现代(18338)
共检索到614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首军  
基于与江浙地区①的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广东新型农村金融发展明显滞后,较之江浙地区起步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偏慢。本文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等不同角度对该结论进行了经验论证。通过进一步分析该现象存续的现实约束,认为主要有特殊的政策偏好、基层企业的信贷"挤出"效应以及广东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恶化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抓住机遇稳中求快、政府适当调控促进城乡金融一体化、鼓励"银行—中介组织—农户"多方联合的贷款模式、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钟敏  杨晖  肖敏慧  
本文通过对赣州市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实证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样本组织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发现,村镇银行比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强,处于中等水平,而小额贷款公司则处较弱水平。课题组对此建议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大金融支农的财政扶持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和监督管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玉英  任爱华  
在当前政府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从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入手,在分析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星澍  乐韵  
"自愿、民主、互利"的核心原则在各国的合作金融发展中一直得到认可与坚守,这也是我国发展新型金融合作的金融组织应把握的题中之义。本文比较分析了浙江农村资金互助社、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温州农民资金互助会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模式,在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劲松  邓永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加速情况下,为引导资金流向农村而自上而下的建立的一种商业化经营的农村金融机构,其目的是为了服务三农。本文分别对它们能否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做了有益探索,指出村镇银行存在制度设计缺陷、金融服务水土不服、政策支持缺失等问题,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商业性组织存在贷款偏离农村和农业的倾向,正规合作性质农村资金互助社也有商业化经营冲动。认为构建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应将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合作金融相融合,民间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明高  
工业化:从农民到农民工在计划经济时代,支持农业亦是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农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太多实惠,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为了支持工业的发展不得不通过价格控制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金融资源更为国家所垄断;二是农民被绑在了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晓光  
近年来,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和进一步推广,其已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并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产权清晰、结构简单,能够提供多样化、灵活性的金融服务的突出优势,总体来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如信息不对称、注册资本少、门槛低、政策性风险高等,从而导致了其脆弱性。因此,今后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构建全面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宗富  胡跃骏  
台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在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运作与创新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实践,目前有村镇银行2家,小额贷款公司17家,资金互助社28家。为及时总结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状况,比较不同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优势,保证农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人行台州中支进行了一系列专题调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阚立娜  王晓星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促进信息互通等优势成为解决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创新途径。P2P借贷、电商平台全产业链及众筹成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典型模式,论文结合"宜农贷""云农场"和"大家种"三个案例对三种新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出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农村网络安全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丹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金融从自发发展、外部引导,进一步转变为对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浙江作为沿海开放和经济发展较领先的省份,由市场化改革而催生的非正规金融发展一直是其农村金融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并构成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某种金融成分。文章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浙江农村金融发展与其功能表现(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规范农村各类金融成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琰霖  安起雷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发展中,它们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同时,还存在"进入难、发展难、退出难"、"缺政策、缺资金、缺管理"等问题,制约着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作用的有效发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课题组  阮小莉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在全国各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文章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尝试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给出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有助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莉  
自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新政,至2007年10月13日,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各项相关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至今已有40余家新机构成立,其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琳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中资金的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量,并且激活了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经济二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出发,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营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提出现阶段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