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65)
- 2023(6877)
- 2022(5466)
- 2021(5116)
- 2020(3976)
- 2019(8707)
- 2018(8478)
- 2017(15842)
- 2016(8561)
- 2015(9438)
- 2014(9394)
- 2013(9378)
- 2012(8757)
- 2011(8101)
- 2010(8230)
- 2009(7492)
- 2008(7326)
- 2007(6886)
- 2006(6233)
- 2005(5463)
- 学科
- 农(48195)
- 济(44614)
- 经济(44588)
- 农业(32249)
- 业(27133)
- 地方(17382)
- 业经(15410)
- 管理(15096)
- 农业经济(12375)
- 中国(12034)
- 发(10716)
- 方法(10284)
- 村(9405)
- 农村(9387)
- 数学(9359)
- 数学方法(9316)
- 发展(8886)
- 展(8880)
- 建设(8066)
- 土地(7787)
- 制(7705)
- 地方经济(7514)
- 收入(6793)
- 劳(6669)
- 劳动(6668)
- 及其(6651)
- 环境(6506)
- 人口(6483)
- 学(6401)
- 农业劳动(6342)
- 机构
- 学院(122752)
- 大学(114860)
- 济(51908)
- 经济(50816)
- 管理(45546)
- 农(44393)
- 研究(44122)
- 理学(39268)
- 理学院(38825)
- 管理学(38235)
- 管理学院(38015)
- 中国(34811)
- 农业(33355)
- 科学(27274)
- 业大(26238)
- 京(23754)
- 中心(22245)
- 所(21963)
- 农业大学(20392)
- 江(20282)
- 研究所(19879)
- 财(19149)
- 范(18014)
- 师范(17896)
- 省(17180)
- 州(16464)
- 经济管理(16350)
- 发(16213)
- 业(15703)
- 科学院(15120)
- 基金
- 项目(84818)
- 研究(67228)
- 科学(67043)
- 基金(58987)
- 家(51080)
- 国家(50471)
- 社会(43419)
- 科学基金(42935)
- 社会科(40557)
- 社会科学(40549)
- 省(36934)
- 基金项目(32146)
- 编号(30109)
- 划(28604)
- 教育(28534)
- 农(27636)
- 自然(24765)
- 自然科(24089)
- 自然科学(24086)
- 自然科学基金(23619)
- 成果(23134)
- 发(21950)
- 资助(21402)
- 课题(20263)
- 重点(19151)
- 部(18498)
- 发展(18440)
- 展(18154)
- 国家社会(17844)
- 创(17588)
共检索到190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效军 汤惠君 欧阳孔仁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②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③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广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满平 李涛 郝晋珉
鄱阳湖地区农村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条件欠发达。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能源、交通、农村经济、人口转移及农村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高效利用农用地;发展包括生态农业及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第三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开源节流,开发多种能源;建立农村卫生饮水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关键词:
鄱阳湖区域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义晏
[目的]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总结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进当地新农村的建设。[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报告,获得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相关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函数法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确定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综合价值。[结果]广东省的综合评价值70.9,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72.4、49.7、47.5和41.3。新农民建设过程中村庄规划、资金投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
广东省 新农村建设 现状 问题 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君萍 刘莎
本文利用1990-2008年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均是消费需求的长期原因;除中部地区外,东、西部地区的两者短期关系也成立。新农村建设投资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存在较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西部地区由投资支出所产生的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春艳 叶敬忠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需求自然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然而,由于自身特征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从事不同职业的农民对新农村的需求与贡献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从不同职业的农民视角出发,采用半结构访谈、小组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出不同职业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态度、参与意愿以及相关需求都存在着具体差异。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职业特征 需求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张楠 杨照
本文基于对4个省部分乡村和农户的调查资料,从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5个方面内容,从农户和县乡干部角度进行了不同角色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不同角色 需求差异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泰城 刘家桂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没有依据我国国情,结合我国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表现为农村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因此,利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中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加快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能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探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浩
本文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建设和维护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见解和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忠才 佟国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吉林省洮南市具体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攀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地区大力进行政策倾斜,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笔者对山东的特色经济、产业集聚发展迅速的几个经济强县进行了广泛调研,得出结论:在当前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劣势短时期内无法扭转的情况下,应该引入集聚式发展的产业行进模式,从而克服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同时也希望对农行"面向三农"得出一些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宗开宝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的调查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客观上存在着互动关系:城镇的元素与农村的元素在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促使双方元素在"混合"中"酵母化";在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具有规律性。只有按规律办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才能良性互动,城乡资源才能优化配置,取得集成创新的效果。
关键词:
区域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 互动 城乡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