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84)
- 2023(7065)
- 2022(5983)
- 2021(5695)
- 2020(4762)
- 2019(10617)
- 2018(10617)
- 2017(20450)
- 2016(11442)
- 2015(12518)
- 2014(12573)
- 2013(12235)
- 2012(11610)
- 2011(10482)
- 2010(10915)
- 2009(9923)
- 2008(10054)
- 2007(9115)
- 2006(8355)
- 2005(7841)
- 学科
- 济(41778)
- 经济(41721)
- 管理(33797)
- 业(32482)
- 企(25869)
- 企业(25869)
- 方法(16567)
- 数学(14585)
- 数学方法(14314)
- 财(14160)
- 农(13555)
- 中国(13264)
- 制(11420)
- 策(9748)
- 地方(9684)
- 银(9593)
- 银行(9584)
- 学(9313)
- 行(9206)
- 业经(9074)
- 贸(8959)
- 贸易(8951)
- 易(8748)
- 农业(8667)
- 融(8318)
- 金融(8318)
- 务(7908)
- 财务(7886)
- 财务管理(7868)
- 企业财务(7537)
- 机构
- 学院(156216)
- 大学(155884)
- 济(65719)
- 经济(64182)
- 管理(58448)
- 研究(55828)
- 理学(49052)
- 理学院(48484)
- 管理学(47666)
- 管理学院(47329)
- 中国(43999)
- 财(34732)
- 京(32556)
- 科学(32480)
- 所(28169)
- 中心(26605)
- 江(26583)
- 农(26334)
- 财经(25882)
- 研究所(25155)
- 经(23482)
- 业大(21436)
- 州(21381)
- 范(20966)
- 师范(20762)
- 北京(20673)
- 农业(20450)
- 院(20279)
- 经济学(20112)
- 省(19409)
- 基金
- 项目(99044)
- 科学(78409)
- 研究(73923)
- 基金(72068)
- 家(62643)
- 国家(62094)
- 科学基金(53048)
- 社会(46810)
- 社会科(44469)
- 社会科学(44460)
- 省(38463)
- 基金项目(36678)
- 教育(34536)
- 自然(33890)
- 自然科(33156)
- 自然科学(33146)
- 划(32635)
- 自然科学基金(32578)
- 资助(30471)
- 编号(29860)
- 成果(26214)
- 部(22611)
- 重点(22354)
- 课题(21516)
- 发(21477)
- 性(21077)
- 创(20408)
- 教育部(19476)
- 国家社会(19345)
- 创新(19120)
共检索到254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小波
广东省引进外资已从前两年升温亢进开始降温回落,人们似乎从超速引资的紧张疑虑中解脱;今年初外贸新体制出台,上半年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度。但在这欣欣向荣的大气候下,广东省的外资工作中,有些问题不能不令人引为隐忧。 一、引资双重隐性负面 (一)第一重隐性负面:外资形势潜伏隐忧,偿债后继压力增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许小波
广东引资双重隐性负面与对策思考许小波一、引资双重隐性负面第一重隐性负面:外资形势潜伏隐忧,偿债后继压力增大1.外资隐性质变,外债内涵扩大、进一步加大外债规模。在过去计划(或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承担的对外债务(包括对外借款和担保借款)基本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小波
广东引资已从前两年升温亢进开始降温复原,人们似乎从超速引资的紧张疑虑中解脱;今年初外贸新体制出台,上半年外贸出口、引进外资都创新纪录。当然,在这种大气候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引资双重隐性负面 第一重隐负面:外资形势潜伏隐忧,偿债后继压力增大 1.外资隐性质变,外债内涵扩大,进一步加大外债规模。 首先,国家现有统计口径剔除国内外汇借款因素低估了广东省外债规模。对一个国家来说,省际外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盛正德
引进外资是“利用外资”与“被外资利用”的统一 ,有一定风险。国际跨国大资本与中小资本来华投资的目标不同 ,它们的目标不是短期超额利润 ,而是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 ,以占领我国的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 ,垄断我国的主要新兴产业 ,控制我国的经济命脉 ,若应对失误 ,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甚至国家安全会带来一定危险。理论界和政府应当对 2 0年来的引进外资工作进行总结 ,结合入世和当前国际经济、政治的新格局及新挑战 ,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
引进外资 被利用 思考 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林 周任重 周权雄
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自主创新是广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研究评价了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水平以及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政府建立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关键词: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技术消化 吸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枫
我国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引进外资过程中,从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外商投资者以极大的优惠,以保证他们在中国有较高的报酬率,然而双重汇兑风险的增大,使得投资者在中国难以实现其实际的高利润,更降低了他们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我国仍应从改善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梁炽宝 辛荣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推进。尤其是金融竞争、外资银行的引进,对国内金融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银行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必须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勇于开拓,迎接挑战。一、要积极审慎引进外资银行引进外资银行作为中国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目前,外资银行业务机构已扩展到五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已建立了40多个业务机构,外资银行驻华代表机构的数量也呈现迅速增加的势头,近期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廖笑非
随着我国“入世”进程的加快,外资银行将全面介入国内金融业务,这将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和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对外资银行的引进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对外资银行应采取国民待遇、对等互惠待遇和有限保护主义相结合的策略,以使外资银行能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金融监管 人民币业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高峰
本文对我国为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所实行的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优惠政策对于吸引外资的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其负面作用日益突出。为此,文章强调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应尽快取消优惠政策,实现由“优惠政策型”向“国民待遇型”的转型,从而有利于我国引资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化的转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贾怀德
本文提出了去。何引进外资银行的理论思考,首先,概述了外资银行引进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了外资银行引进后对我国金融业可能引起的四大挑战:即资金实力、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服务工具的挑战,提出了引进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即明确标准,加强对引进外资银行的审查,创造平等竞争条件,完善法规与信息预测手段等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怀德
197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在北京开办了代表处,开了新中国成立后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之先河。随后,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等国一些著名银行也纷至沓来,在中国开办代理处。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提供了新的契机,仅1990年就有8家外资银行在上海开业。1992年6月,我国政府又将7个沿海开放城市辟为外资银行可以进入的领域。据资料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开放的14个城市中,已有30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福光
本文分析了WTO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调整方向,认为主要在市场准入及国民待遇两方面,同时分析了“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出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提出了应对“入世”挑战、加快吸引外资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
入世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 引进外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邓福光
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调整引进外资政策。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规则要求与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方向,认为重点在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两方面,指出入世后外资规模、结构、流向地域、投资主体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吸引外资的几条建议。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引进外资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