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7)
2023(8827)
2022(7438)
2021(6670)
2020(5203)
2019(11767)
2018(11777)
2017(21613)
2016(11724)
2015(13277)
2014(13814)
2013(13662)
2012(13264)
2011(12414)
2010(12977)
2009(11946)
2008(11736)
2007(10828)
2006(10129)
2005(9678)
作者
(35590)
(29592)
(29482)
(28145)
(19246)
(14125)
(13477)
(11449)
(11342)
(11017)
(10350)
(9962)
(9896)
(9640)
(9379)
(9084)
(8648)
(8582)
(8555)
(8474)
(7919)
(7321)
(7211)
(7034)
(6729)
(6707)
(6678)
(6593)
(6145)
(5824)
学科
(73424)
经济(73365)
管理(30035)
(27197)
地方(24703)
中国(21119)
(19901)
企业(19901)
方法(17268)
(16540)
业经(15519)
地方经济(15458)
数学(14282)
数学方法(14178)
(12909)
农业(11712)
(11477)
(11401)
金融(11400)
(11100)
(11005)
银行(10994)
(10749)
(10535)
环境(10022)
(9563)
贸易(9551)
理论(9133)
(9054)
(8807)
机构
学院(177284)
大学(172375)
(81347)
经济(79556)
研究(68554)
管理(59218)
中国(53429)
理学(47979)
理学院(47329)
管理学(46596)
管理学院(46250)
科学(39170)
(38155)
(36695)
(35764)
研究所(31471)
(30374)
中心(30296)
财经(27394)
(27072)
(25925)
经济学(25768)
师范(25693)
北京(25514)
(25271)
(24486)
(24469)
(22849)
经济学院(22686)
业大(21511)
基金
项目(100590)
研究(79300)
科学(77565)
基金(67877)
(57693)
国家(57097)
社会(49748)
科学基金(47822)
社会科(47043)
社会科学(47035)
(41987)
教育(35914)
基金项目(34797)
(33579)
编号(33536)
(29253)
成果(28476)
资助(28103)
自然(26825)
自然科(26079)
自然科学(26075)
自然科学基金(25582)
课题(25358)
发展(24363)
(23947)
重点(23270)
(21133)
(20917)
(20563)
(20437)
期刊
(111924)
经济(111924)
研究(64202)
中国(45625)
(28480)
(26881)
管理(25782)
教育(25526)
学报(22884)
科学(22257)
(21686)
金融(21686)
技术(18489)
经济研究(18224)
农业(18072)
业经(17853)
大学(17758)
学学(16377)
财经(14414)
问题(13838)
(12726)
(10558)
技术经济(10369)
世界(10135)
国际(9645)
商业(9497)
图书(9446)
(9307)
论坛(9307)
经济问题(9247)
共检索到307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静  张虹鸥  吴旗韬  
从林下经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内涵出发,分析了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困境,然后对林下经济的效益、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广东山区经济绿色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出路,但由于地形、市场、管理、技术等原因,广东山区林下经济仍未得到大力发展;走适合广东山区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径,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目的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广东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天生自然和资源优势、发展模式和市场需求转变的经济拉力、政策鼓励等有利条件。最后,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探索了广东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岩  
本文从辽东山区人口的地域分布和人口的迁移趋向入手 ,探讨了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及副作用 ,并指出了几项调控人口适宜分布的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佳燕  陈伟旋  卢丹梅  
首先,对"森林小镇"理论进行解读;其次,简单介绍广东省城镇的情况;接着,分析广东山区欠发达城镇存在产业类型单一、空间建设分散等问题;最后,提出"农林+新型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路径,形成"微、生、小、环"的森林小镇空间发展路径,为大多数偏远山区城镇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斌  
广东山区经济主要是依靠开发本地资源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源开发的不断加剧,出现了资源枯竭与浪费严重、环境趋于恶化、企业老化、经济发展极不景气等问题。目前广东经济在转型,山区若跟不上发展形势,将继续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文章对广东山区经济转型的紧迫性、经济转型战略及其发展模式重构进行了重点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世忠  谭前进  赵万里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辽东山区宽甸县青椅山镇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观察、调研和深度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分析村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现状、推进路径和面临的困境,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2017—2022年青椅山镇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指导和帮扶下,带动各村累计取得村集体经济收益达581.54万元,平均每村年均获得集体经营收入为10.77万元,原有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量的快速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青椅山镇乡村干部和村民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承包经营、龙头企业带动、飞地经济、自主经营、集体资产租赁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欣欣向荣。但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面临着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带头人、“造血”能力不强、留守村民老龄化、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等困境。为此,本文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发挥村支书引领带头作用、激活内生发展动能、完善引才育才机制、汇聚帮扶合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清海  张朝华  邹小娜  柳琴华  
农业是山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山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广东粤北山区农户与农技员的调查表明,要实现山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遵循农户的需求与意愿,将资源聚焦在水稻高产优质品种、国产农业机械的改进、机耕路的修建与管理、农资价格与质量监管的市场取向与政府调节、农技员的制度激励八大焦点问题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秀云  
一、辽东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辽宁东部山区(包括丹东、凤城市、宽甸县、桓仁县、抚顺、本溪、清原、新宾、西丰和辽阳、鞍山市的部分地区)在我省生态优势明显,农业资源和森林资源面积大,覆被高,功能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是生物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都具有区域优势和开发潜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丹   彭阔东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以闽东福安山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地存在产业融合缺乏整体统筹,水果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粗放,人才缺乏等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各地统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水果产业融合程度;整合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多渠道培育乡村发展新型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一、历史的回顾 凤凰县地处湘西南部,与贵州接壤,面积1758平方公里,人口32.5万,以苗族为主,12个民族聚居,是一个山多耕地少、人多收入少、劳多素质低的山区贫困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生产靠贷款、吃饭靠返销、困难靠救济、财政靠补贴”。198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6512万元,人均水平比全省低51%,县财政收入只有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7元.比全省低69.5%,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县级单位中倒数第1—3位。1982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天翼  刘笑嶂  
对广东山区五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与GDP数量关系的变化,并且定量分析了各分项财政收入对各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贡献。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优化财政收入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力文  李宝忠  
泗水县地处鲁中南部山区,是典型的纯山区农业县,也是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县之一,农业历来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尽管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仍近1/3,农业经济仍处于不可取代的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国明  
山区镇地理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 ,接受城区和其它大城市的辐射较弱 ,经济基础比较差 ,知名度不高 ,人才缺乏。本文以广东省鹤山市双合镇为例 ,探讨山区镇如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 ,充分挖掘潜力 ,发挥山区镇的优势 ,迅速发展经济 ,缩短与平原镇的差距。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波  苗景锐  
在阐述绿色贫困、沟域经济理论基础上,以梅州市5个贫困县为例研究粤东山区贫困问题。分析认为粤东山区绿色贫困影响因素有:土地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产业为主,高科技、现代化的产业聚集不多;地处重要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限制较多。粤东山区绿色沟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有:逐渐凸显的区位优势条件,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绿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逐步显现;丰富的历史文化根基。从建设生态设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打造现代文化生态旅游体系;壮大绿色经济产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政策扶贫等5个方面提出粤东山区绿色沟域经济扶贫开发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辽吉  
乡村体验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辽东山区景观生态的多样性和民俗文化的多彩性为当地发展乡村体验旅游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场景”。体验设计将成为乡村体验旅游重要的开发措施,体验营销将成为体验旅游重要的营销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