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0)
- 2023(15823)
- 2022(13011)
- 2021(11825)
- 2020(9817)
- 2019(21712)
- 2018(21293)
- 2017(39746)
- 2016(21079)
- 2015(23723)
- 2014(23335)
- 2013(22915)
- 2012(21529)
- 2011(19101)
- 2010(19924)
- 2009(18591)
- 2008(18775)
- 2007(17728)
- 2006(16047)
- 2005(14751)
- 学科
- 济(98806)
- 经济(98698)
- 业(88402)
- 企(80486)
- 企业(80486)
- 管理(76940)
- 业经(34777)
- 方法(32331)
- 农(30543)
- 中国(30493)
- 财(27665)
- 地方(26789)
- 技术(23836)
- 数学(22860)
- 数学方法(22602)
- 农业(21758)
- 制(20633)
- 务(19879)
- 财务(19842)
- 财务管理(19813)
- 企业财务(18726)
- 和(18160)
- 理论(18095)
- 策(17285)
- 银(16697)
- 银行(16676)
- 划(16322)
- 融(16286)
- 金融(16286)
- 行(16175)
- 机构
- 学院(305064)
- 大学(297960)
- 济(129185)
- 经济(126503)
- 管理(120087)
- 研究(103574)
- 理学(100743)
- 理学院(99631)
- 管理学(98204)
- 管理学院(97607)
- 中国(82996)
- 京(64768)
- 财(60628)
- 科学(59855)
- 所(51643)
- 江(50563)
- 农(49050)
- 中心(48194)
- 财经(46153)
- 研究所(45737)
- 北京(41650)
- 经(41557)
- 业大(40977)
- 州(40923)
- 范(39683)
- 师范(39326)
- 经济学(37723)
- 农业(37690)
- 院(37635)
- 技术(34051)
- 基金
- 项目(190050)
- 科学(151626)
- 研究(146466)
- 基金(134772)
- 家(115644)
- 国家(114194)
- 科学基金(99741)
- 社会(94136)
- 社会科(89168)
- 社会科学(89147)
- 省(78744)
- 基金项目(70806)
- 教育(65387)
- 划(62914)
- 自然(60686)
- 编号(59458)
- 自然科(59311)
- 自然科学(59295)
- 自然科学基金(58342)
- 资助(53073)
- 成果(48289)
- 发(47159)
- 创(45821)
- 课题(42554)
- 重点(42462)
- 创新(41805)
- 业(40746)
- 部(40385)
- 发展(39089)
- 国家社会(38484)
- 期刊
- 济(162536)
- 经济(162536)
- 研究(96292)
- 中国(75685)
- 管理(54245)
- 财(50540)
- 农(47865)
- 科学(41169)
- 学报(40409)
- 教育(39652)
- 融(33030)
- 金融(33030)
- 农业(32837)
- 大学(32407)
- 技术(31991)
- 学学(30033)
- 业经(29564)
- 经济研究(24341)
- 财经(23635)
- 经(20786)
- 问题(20246)
- 业(19801)
- 技术经济(18549)
- 科技(17498)
- 贸(15951)
- 现代(15927)
- 坛(15829)
- 论坛(15829)
- 商业(15714)
- 世界(15481)
共检索到499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秋生 张宏丽 李金惠
企业研发机构能助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在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新时期,企业研发机构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广东省企业研发机构发展仍未能完全支撑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为此,需要从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突破,通过提高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的意识,增强企业研发机构的实力,优化企业研发机构的布局,加强企业研发机构的管理,以期达到加快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的。
关键词:
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企业研发机构 广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吴花平 邵云飞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国家转型背景下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环境下,研究文化科技产业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以及因素间的影响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企业家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为根据,以组织创新氛围、组织学习能力和员工创新行为为三大中介变量,构建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机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所收集的101家文化科技企业的155份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第二,组织创新氛围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第三,组织学习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万劲波 崔志明 浦根祥
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先进国家均认识到科技、信息及知识对国家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性,将科技政策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致力于科技资源的整合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以促进研发与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技术预见是指不仅从技术的角度,而且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方面评估技术的潜力的过程。它已经被作为战略管理和规划的工具之一在一些国家得以运用,正在得到普遍的接受。本文对技术预见视野中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及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有益探讨,目的是为正在我国开展的产业集群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预见 高科技产业集群 创新中心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许明辉
2019年深圳市宝安区位列"中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名,仅次于南山区,成功展示了科技创新的魅力。宝安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已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电子信息产业为引领、装备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宝安正处于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创新裂变方式覆盖全域所有科技企业、产业园区、新兴产业,逐步形成创新发展生态模式。近三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宝安区科创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力推进宝安科技强区建设。近三年来,宝安区国高企业数量以38. 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由1 493家增长至2018年底的3941家,连续两年总量位居全省区县第一;组建院士工作站10家,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科技园区总数达到64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7个,占全市国家级孵化器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五届宝创赛报名人数全市第一。深圳市十大基础创新平台之一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成功落户宝安。宝安的科创事业正成为深圳城市创新能级跃升的关键支撑力量,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基础和创新动能。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宝安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张荣刚
国家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能够有效促进研发资助激励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的监督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了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的提升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国家审计能够显著且有效促进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且该促进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好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功能促进了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为聚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家审计更好精准发挥对财政资助的监督路径,深化国有企业对国家审计的正确认知及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红
[目的 /意义]面向国家智库建设,探讨图书情报机构的支持作用与服务创新。[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国内外图书情报机构支持智库建设的相关文献,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比较智库建设与图书情报机构支持之间存在的问题,指出图书情报机构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汇集资源、建立智库话语权、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机构在智库建设中的前端作用和决策咨询等作用。[结果 /结论]图书情报机构在智库时代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担当,积极向智库的个性化服务转型创新,搭建智库联盟信息平台,对智库产品进行营销和推广,在新常态下通过各种措施助推中国智库新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图书情报机构 智库建设 服务创新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巍 师婷婷 姜智鑫
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创新引领作用将为企业合作创新搭建良好平台。以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事件为准自然实验,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识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显著提高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企业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带动作用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同一学科内的企业异地合作创新影响效应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国家中心城市通过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增强经济关联等渠道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效应影响范围有限,但企业合作创新的质量较高,创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因此,地方政府应有效利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促进城市间企业合作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尤宏兵
研究与开发(R&D)一直是国际著名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核心职能之一及其全球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研发活动普遍集中在母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小翠 张素各 程晨
厘清外部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助于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然而异地研发中心作为网络关系中的重要节点并未受到充分关注。利用手工整理的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异地研发中心数据,实证研究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异地设立研发中心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性。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企业所在地知识资源强化了异地研发中心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异地研发中心能够优化、整合创新要素,学习、吸收所在地区外部知识和信息,进而促进创新。进一步地,异地研发中心设立能够提高企业所在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创新,表明异地研发中心具有创新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研发异地化创新效应的影响机制和进一步效应,为企业优化创新资源使用和区域创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锐连 蒋鹏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培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和技术传播与应用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具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高职教育 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焕忠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基本战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必须先行,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关聚 安立仁
外资企业在华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如何促进外资研发机构在区域间均衡发展及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技术研究了27省市外资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对2006-2012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发现: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区域间分化明显,没有呈现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特征,各地区创新投入要素对创新产出的贡献差异较大,外部因素对效率的影响也表现出区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建议实施差异化的创新管理政策,改革外资研发机构管理体制,实施基于创新项目收益的新产品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蕊
自主创新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关键点,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而创新发展也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研发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对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国家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创新绩效随之提升,但是当提升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开始削弱;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即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越大,该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从而会创造更好的创新绩效;企业研发能力能正向调节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倒U型"关系,即企业的研发能力强,能有效合理的利用国家对研发的扶持与资助,从而获得更好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国家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能力 创新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蕊
自主创新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关键点,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而创新发展也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一项基本方针。本文以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了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研发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对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国家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国家研发投入的增加,企业的创新绩效随之提升,但是当提升到一定水平后,国家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开始削弱;企业的研发能力与创新
关键词:
国家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能力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