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79)
2023(3169)
2022(2646)
2021(2508)
2020(2146)
2019(4788)
2018(4603)
2017(8648)
2016(4778)
2015(5069)
2014(5278)
2013(5128)
2012(4864)
2011(4323)
2010(4348)
2009(3827)
2008(3879)
2007(3381)
2006(2858)
2005(2581)
作者
(15288)
(13032)
(12922)
(12441)
(8618)
(6451)
(5788)
(4957)
(4904)
(4838)
(4688)
(4498)
(4469)
(4260)
(4243)
(4050)
(4001)
(3872)
(3829)
(3704)
(3361)
(3257)
(3252)
(3056)
(2889)
(2867)
(2813)
(2766)
(2755)
(2711)
学科
(17348)
经济(17325)
(12643)
管理(11764)
(10158)
企业(10158)
方法(8549)
数学(7567)
数学方法(7464)
(6446)
(5333)
中国(4199)
(4070)
地方(3890)
(3779)
(3484)
贸易(3484)
(3477)
金融(3477)
(3448)
财务(3442)
财务管理(3433)
(3388)
企业财务(3365)
(3324)
银行(3306)
技术(3247)
(3160)
业经(3150)
农业(2702)
机构
大学(67874)
学院(66994)
研究(27180)
(25139)
经济(24600)
管理(22791)
理学(19848)
理学院(19547)
管理学(19112)
科学(19015)
管理学院(18972)
中国(18810)
(16207)
(15101)
(14139)
研究所(14121)
农业(12952)
业大(12949)
(12171)
中心(11624)
(10491)
财经(9842)
(9824)
(9596)
(9112)
北京(8895)
(8734)
研究院(8716)
(8587)
师范(8433)
基金
项目(49783)
科学(38269)
基金(36383)
(34368)
国家(34140)
研究(31660)
科学基金(27764)
自然(19908)
(19647)
社会(19640)
自然科(19455)
自然科学(19449)
基金项目(19158)
自然科学基金(19129)
社会科(18652)
社会科学(18645)
(17157)
资助(15230)
教育(14235)
重点(11923)
计划(10954)
(10822)
编号(10722)
(10488)
(10338)
科研(10288)
(10071)
科技(10005)
创新(9763)
(8948)
期刊
(25000)
经济(25000)
研究(18633)
学报(16943)
科学(14307)
(13772)
中国(12297)
大学(12070)
学学(11724)
(9638)
农业(9289)
管理(8242)
(6584)
金融(6584)
教育(5977)
林业(5639)
(5437)
财经(5081)
业大(4782)
(4408)
经济研究(4403)
技术(4342)
科技(4154)
(4125)
(3630)
业经(3541)
农业大学(3540)
问题(3290)
国际(3196)
统计(2739)
共检索到97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一波  詹潮安  杨海东  肖泽鑫  彭剑华  
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是广东南澳岛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代表物种,其群落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保护和恢复其群落变得越来越紧迫。种间联结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对植物群落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脆弱生境下南澳岛华润楠群落种间联结特性,在华润楠次生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共同出现百分数PC的计算及DCA排序,对华润楠群落乔木层中重要值较高的12个主要树种、66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生态种组的划分。结果表明:12个主要树种间总体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负联结,反映了该群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春玉  刘绍飞  喻理飞  
采用2×2列联表、χ2检验、Ochiai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从乔灌过渡阶段、乔林阶段到顶极阶段,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性→正关联性→显著正关联性,反映了树种间竞争分化的过程;树种种间联结性从负联结低关联度的种对为主,发展到以正联结高关联度种对为主的变化规律,反映了从乔灌过渡、乔林阶段和顶极阶段群落主林层树种间关系从相对独立、相互排斥的关系,经种间充分竞争,逐渐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的发展过程。讨论了种间联结性形成原因,提出了高度异质、极端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群落种间联结性深入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泉水  包奋强  王祥福  池秀莲  马超  
采用样方调查法,对组成大岗山三尖杉所属群落的乔木树种进行调查。通过计算重要值确定三尖杉所属群落优势乔木树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势树种的总体联结性、两树种间的联结性和种间协变。结果表明:三尖杉所属群落内的15个优势乔木树种总体间存在显著正关联;两树种间具有显著正联结的种对是细枝柃-梾木、红楠-杉木,呈显著负联结的种对是石栎-杉木;三尖杉与其他优势乔木树种的联结性均未达到显著程度,细枝柃-鹿角杜鹃、细枝柃-梾木、细枝柃-三尖杉、梾木-紫楠、红楠-杉木、红楠-拟赤杨等6个种对表现出明显的正协变,鹿角杜鹃-柃木种对表现出明显的负协变;种对正协变的存在是由于这些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具有相似性所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俊  陈丕茂  房立晨  陈国宝  黎小国  
为掌握南海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水域渔业资源本底情况,于2011年4月到2012年2月,使用Simrad EY60科学探鱼仪先后于不同月份对其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显示2011年4月,21种评估鱼类总平均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2.68×104个/km2和0.73 t/km2;2011年8月,38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6.49×104个/km2和0.71 t/km2;2011年11月,33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4.14×104个/km2和0.93 t/km2;2012年2月,15种评估鱼类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陆云峰   杨安娜   王豪   刘伟   张俊红   楼炉焕   童再康  
[目的]探究紫楠天然群落优势物种种间关系和群落稳定性。[方法]基于野外样地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和χ~2检验等方面研究紫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各优势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结果]紫楠在调查群落中的重要值最大,且其Levins指数生态位宽度和Shannon指数生态位宽度均最大,说明在群落中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竞争优势强;紫楠群落乔木层优势物种间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VR=1.247,χ_(0.95)~2(12)>W>χ_(0.05_~2(12)),而灌木层总体呈不显著负联结(VR=0.674,χ_(0.95)~2(36)>W>χ_(0.05_~2(36)),说明乔木层稳定性较高,且高于灌木层;χ~2检验结果显示乔木层、灌木层优势物种间正联结种对数均多于负联结,正负联结比分别为1.8∶1和1.5∶1,且绝大部分种对联结性均不显著,表明紫楠群落大多数优势物种间的生态特征较一致。[结论]紫楠群落总体稳定性较好,但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促进紫楠种群自然更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春平  赵浩彦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利用城市边缘次生构树林,利用群落学手段,在南京仙林地区设置了20个10×10 m2样地,对该地区构树群落的种间联结关系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层和灌木层各自的总体关联性均成正联结;利用统计量W检验显示,灌木层总体关联性不显著,而乔木层呈显著。(2)x2检验显示,不论是乔木层或灌木层,种间显著联结的种对均较少,乔木层为4对,而灌木层为2对。(3)共同出现的高频率种对数量较少。(4)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乔木层和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洋  郑小贤  
采用2×2联列表,计算方差比率(RVR)、χ2检验、联结系数CAC、共同出现百分数PPC,对福建三明将乐林场栲树次生林重要值较高的23个主要树种进行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23个树种的总体相关性指数(ITVR)1.056>1,表现为不显著的正联结关系,处于较为稳定的生长阶段;树种对间联结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的有241对,占95.25%,说明种间联结关系较为松散,树种的分布有一定的独立性;栲树和木荷是两个优势种,形成共优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其优势度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树种栲树与林下的黄绒润楠、野柿、乌饭树、杨梅多表现为正联结,栲树与杉木和光叶山矾表现为显著负联结,栲树与鼠刺、檫木、树参表现为负联结;在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洽儿  孙典荣  李纯厚  张汉华  
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3个主要岛礁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潮间带生物标本共35科80种,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藻类植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总种类数的84%,其中部分属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潮间带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831.31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1867ind/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藻类居首位,栖息密度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其Shannon-Winer多样性指数(H′)属甚高水平,分布范围在3.32~3.57,平均为3.42;均匀度(J)为0.81~0.87,平均为0.8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袁晓颖  张东来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对帽儿山落叶松所在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群落总体间的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在91对种对中46对表现为正关联,其中极显著正关联的种有8对,显著正关联的有4对,极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有7对。在相对稳定的群落中优势种间可以共同利用群落中的非限制性资源,形成显著的正关联。这种关联性一方面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群落演替的时间与空间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安  田青  周晓雷  史瑞锦  黄海霞  曹雪萍  陆刚  周旭姣  
[目的]揭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迭山北坡云冷杉林火烧迹地灌木树种种间关联性。[方法]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和Jaccard相似系数(PC)4种方法,研究火烧迹地灌木群落17种灌木的种间关联性。[结果]总体联结性VR值等于0.93;χ~2检验显示有9个种对达到极显著正联结,2个种对达到显著联结,125个种对呈不显著联结;联结系数AC值在[0.6,1]的种对共有27对、在[0.2,0.6)的种对共有9对、在[-0.2,0.2)的种对共有40对,在[-0.6,-0.2)的种对共有13对,在[-1,-0.6)的种对共有47对;Jaccard相似系数PC值在[0.57,1]的种对共有17对、在[0.29,0.57)的种对共有12对、在[0,0.29)的种对共有107对,各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相似,但各检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结果显示各种对间的关联性不强,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的种对很少,群落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负联结趋势。[结论]火烧迹地灌木树种种间的关联性不强,群落稳定性不高,灌木树种种间联结性主要受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和人为活动、土壤、气候、竞争以及化感作用等方面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王瑞丽  刘泽彬  封晓辉  王晓荣  肖文发  
对三峡库区栲属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重要值、方差比率、χ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等种间联结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叶栲是三峡库区栲属群落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三峡库区栲属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反映了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19个优势种群构成的171个种对中,12个种对具有显著正相关,7个种对具有显著负相关,而绝大多数种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忠伟  胡仁传  黄日波  谢强  
以广西银杉林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不同资源的综合体(资源位),以各物种的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定量分析银杉林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银杉、变色杜鹃、华南五针松、五列木、绣球茜草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占据群落中的重要资源,在所调查的生境中具有更强适应能力,在银杉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含笑、大头茶、小花桤叶树等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较窄,生态位宽度较小,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弱。2)银杉林中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比例值多数较大,多数物种间的生态学特性较相似或他们利用资源的相似性程度较大。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和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足根  朱教君  袁小兰  王贺新  毛志宏  
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和“空间差异替代时间变化”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辽东山区4种主要群落(柞木林、硬阔林、杨桦林和杂木林)主要树种种群的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值检验法、聚块性和扩散型指数分析其格局状况,并用聚集强度指数负二项参数K值度量了它们的聚集程度.结果表明:①蒙古栎、水曲柳、核桃楸、枫桦和山杨龄级存在明显的低龄缺损,为间歇型种群,其中蒙古栎、水曲柳和核桃楸属于增长型种群,枫桦和山杨属衰退型种群,色木槭、紫椴和春榆种群年龄结构呈不规则的倒J型种群结构,龄级完整,属于稳定型增长种群;②这些主要树种种群中,除了杨桦林群落中枫桦和山杨格局呈随机分布外,其他种群的格局都趋于聚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震  陈卫军  管伟  廖宝文  何克宏  陈蔚  谢敏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典型红树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样方法对不同红树林群落特征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珠海市淇澳岛具有相对简单的群落结构,总体呈现出以小乔木为优势的群落特征。(2)无瓣海桑群落内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年龄增加而增加。(3)混交林无瓣海桑+木榄群落比无瓣海桑纯林更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群落内结构相对复杂,枯落物数量和生物量更多。(4)天然林秋茄与无瓣海桑人工林相比,其在生物量、树种组成以及群落结构方面均更有优势。该地的天然林秋茄群落是处于演替后期顶级的红树林群落,在物种多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凤兰  牛建明  张庆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短花针茅群落21个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呈不显著相关的种对多于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种对在所有种对中几乎各占一半;短花针茅群落21个主要物种可划分为三个生态种组,即冷蒿组、狭叶锦鸡儿组和短花针茅组;研究物种种间关系时,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