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5)
- 2023(11830)
- 2022(9934)
- 2021(9397)
- 2020(8028)
- 2019(17996)
- 2018(18428)
- 2017(33644)
- 2016(19280)
- 2015(21679)
- 2014(21701)
- 2013(21136)
- 2012(19623)
- 2011(17699)
- 2010(18427)
- 2009(17470)
- 2008(17772)
- 2007(16623)
- 2006(15260)
- 2005(14089)
- 学科
- 济(67749)
- 经济(67640)
- 业(63047)
- 管理(60115)
- 农(46886)
- 企(43412)
- 企业(43412)
- 农业(30991)
- 制(23948)
- 财(22750)
- 业经(22547)
- 方法(21351)
- 中国(20259)
- 体(17477)
- 数学(17022)
- 数学方法(16765)
- 学(15478)
- 银(14944)
- 银行(14906)
- 行(14201)
- 地方(14015)
- 策(13639)
- 务(13406)
- 财务(13358)
- 财务管理(13316)
- 理论(13037)
- 融(12846)
- 金融(12837)
- 体制(12766)
- 企业财务(12582)
- 机构
- 学院(268705)
- 大学(265261)
- 济(104767)
- 经济(102109)
- 管理(99638)
- 研究(96515)
- 理学(82517)
- 理学院(81553)
- 管理学(80175)
- 管理学院(79650)
- 中国(77031)
- 农(67444)
- 科学(59197)
- 京(58020)
- 财(54166)
- 农业(52065)
- 所(51193)
- 业大(46511)
- 江(46315)
- 研究所(45873)
- 中心(45173)
- 财经(39549)
- 省(36388)
- 北京(36304)
- 范(36269)
- 州(36133)
- 师范(35847)
- 经(35657)
- 院(33850)
- 农业大学(31802)
- 基金
- 项目(169534)
- 科学(131240)
- 研究(127984)
- 基金(118523)
- 家(104535)
- 国家(103483)
- 科学基金(86348)
- 社会(78080)
- 社会科(73284)
- 社会科学(73265)
- 省(69170)
- 基金项目(62305)
- 教育(59047)
- 划(57474)
- 编号(54542)
- 自然(54442)
- 自然科(53085)
- 自然科学(53062)
- 自然科学基金(52113)
- 资助(47578)
- 成果(46694)
- 课题(39152)
- 重点(38876)
- 部(37946)
- 发(37408)
- 制(36263)
- 农(35684)
- 创(35210)
- 性(33973)
- 创新(32974)
- 期刊
- 济(135088)
- 经济(135088)
- 研究(82376)
- 中国(70449)
- 农(69957)
- 农业(46852)
- 学报(46348)
- 财(45190)
- 科学(41509)
- 管理(38618)
- 教育(37546)
- 大学(35581)
- 学学(33358)
- 融(31689)
- 金融(31689)
- 业经(26119)
- 业(24537)
- 技术(24529)
- 财经(20064)
- 问题(17668)
- 经(17305)
- 经济研究(17139)
- 版(16642)
- 农村(15475)
- 村(15475)
- 农业经济(14453)
- 世界(14370)
- 业大(13356)
- 现代(12821)
- 科技(12291)
共检索到440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海英
长期以来,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致使广东农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九五"以来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去向多样,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应从明确各级政府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能、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分类指导,大力推进水管单位运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快广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广东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管理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本文以一个农村社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为例,从产权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去探讨农田水利合作的行动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产权明晰化为特征的水利产权改革所带来的诸多水事纠纷现象表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农田水利社区管理的传统实践之间有所冲突,从而导致了农田水利合作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能力,将有利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重构与完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东 焦雷 毕昕
文章在总结日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背景分析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1)日本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具有政府给予大量资金投入、主体分工明确、管理机制有效、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等特点。(2)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表现出政府重视程度不足、投资力度不大、产权不明、管理体制薄弱、技术人员缺乏、灌溉节水技术存在差异等问题。(3)根据日本的经验及中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投资主导地位、加大补贴力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吸收农民参与管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加强灌溉节水技术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日本 中国 比较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孙小燕
管护机构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水价定价机制和水费收取方式不合理,养护资金、养护主体不到位,是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管护体制不顺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集体产权比重过高,所有者缺位,经营权模糊等。因此,深化产权改革是理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的突破口。
关键词:
农田水利设施 集体产权 养护主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俞雅乖
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分析,从政府和市场角度阐释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表明,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体系是实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可行路径;明确政府为主要供给主体、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以及市场运行机制是"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主要内涵。并从政府供给、多元参与及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一主多元 供给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克强 王春明 俞虹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加强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定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进行一些调整和改革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主要是由政府推动,而如何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来,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的影响因素具体展开描述性分析,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发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户参与式管理制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倪细云 文亚青
基于陕西省43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是否是村干部、人均年纯收入、粮食补贴政策评价、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投资主体、近五年是否修筑新农田水利设施、能否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维护状况、变化情况、区域比较等;性别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规模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对农民评价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陕西水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郝寿义 王周喜
本文建立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政府与城市基础设施参建企业的博弈关系模型,进行了信息经济分析,结论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一切的作法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形成政府对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巍巍 胡向东
在农业生产领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供给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农田水利直接影响粮食产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处于重要地位。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着投资不能满足需求、管理体系不完善、水利设施建成后管护面临困境等较为突出的矛盾。本文从分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面临的困境,围绕云南陆良恨虎坝的成功实践案例,理顺农民、社会资本、政府三方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二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三是政府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基础设施 建设管护 农民主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和宏明
文章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和实践需要出发,分析论述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现代经济学中公共物品理论、城市基础设施的项目区分理论、西方或世界银行的基础设施可销售性区分理论。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 公共物品 项目区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林靖 张林秀 罗仁福
作为提高农村生产率重要环节之一的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然而,因为数据等因素的限制,真正有关农村基层灌溉水利资金和基层水利现状的研究却并不多见。该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两套抽样调查数据,在对农村灌溉的公共投资基本条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灌排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分布、投资资金来源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灌溉项目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的第二大投资项目,富裕省份以村自己投资为主,而贫困省份以上级投资为主,地区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最后,文章剖析了产生地区之间巨大差异的原因。总之,为了继续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贯彻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对真正落实到农村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中国正处于"四化"协调发展、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随着产权体制改革和运行管护机制创新的进一步深入,投资规模不断增加,投资结构和管理体制也不断优化。但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还存在质量和效率不高,项目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均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长征 李嘉雯 孙杰
粮食生产离不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支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会导致农户粮食生产陷入“效率损失”陷阱之中。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以秦岭—淮河为界,将全国划为南方、北方和秦岭—淮河3个区域,构建缺口测度模型和EBM模型,分别测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和粮食生产效率损失,并基于Tobit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严重,且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南方<北方<秦岭—淮河的空间特征;(2)南方和秦岭-淮河区域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损失,而北方区域主要源于规模效率损失;(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损失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农业经营收入和人口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综合效率损失和纯技术效率损失存在显著负向影响;(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的粮食生产效率损失效应存在功能区差异。对此,应实行功能区策略,即在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创新”路径、在非主产区走“农田水利+技术不掉队”路径,并与提升农业经营收入和城镇化水平协调配合,以提升中国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广修
2008年底至2009年初我国北方冬麦区遭受了50~70年一遇的旱魔袭击。虽经上下齐动员,军民共努力,抗旱斗争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对来之不易的夏粮丰收,必须深刻反思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旱灾应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旱灾应急管理法律体制,做到有法可依,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旱灾应急管理 法律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