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5)
2023(4808)
2022(3907)
2021(3754)
2020(3094)
2019(6936)
2018(6944)
2017(13598)
2016(7480)
2015(8089)
2014(7937)
2013(7967)
2012(7403)
2011(6658)
2010(7039)
2009(6462)
2008(6514)
2007(6196)
2006(5572)
2005(4892)
作者
(20519)
(18097)
(17161)
(16498)
(10771)
(8625)
(7584)
(6904)
(6787)
(6178)
(6178)
(5815)
(5569)
(5494)
(5449)
(5274)
(5249)
(5223)
(4929)
(4920)
(4507)
(4469)
(4379)
(4142)
(4107)
(4087)
(4075)
(3745)
(3612)
(3576)
学科
(43825)
(33099)
经济(33069)
(31002)
农业(29182)
管理(15664)
业经(12460)
(10675)
企业(10675)
农业经济(9758)
方法(9643)
数学(9049)
数学方法(9007)
(8890)
农村(8886)
(8648)
中国(8381)
(7920)
(7762)
地方(7757)
土地(7196)
发展(6709)
(6698)
(6655)
劳动(6655)
收入(6559)
(6429)
农业劳动(6281)
(6220)
人口(6184)
机构
学院(104277)
大学(97819)
(47766)
经济(46904)
(42430)
管理(40729)
研究(36198)
理学(34874)
理学院(34611)
管理学(34181)
管理学院(34012)
农业(32126)
中国(30714)
业大(23935)
科学(20649)
(20381)
(19447)
农业大学(19375)
(18628)
中心(18470)
(16813)
研究所(16571)
(15705)
财经(15529)
(15036)
经济管理(14998)
(14253)
(13339)
(13337)
经济学(13317)
基金
项目(68920)
科学(53953)
研究(53681)
基金(49325)
(43010)
国家(42485)
科学基金(35978)
社会(34736)
社会科(32520)
社会科学(32509)
(28658)
基金项目(26516)
(26064)
编号(23375)
(22504)
教育(22308)
自然(21514)
自然科(20867)
自然科学(20858)
自然科学基金(20494)
资助(19049)
成果(18184)
(16535)
(16188)
(15623)
重点(15169)
课题(15021)
(14847)
(14560)
国家社会(14550)
期刊
(60940)
经济(60940)
(49958)
农业(33815)
研究(28865)
中国(25067)
业经(16925)
学报(16888)
(15745)
金融(15745)
科学(15595)
(15104)
(14823)
大学(13954)
学学(13671)
农业经济(13189)
农村(13064)
(13064)
管理(9707)
问题(9367)
农村经济(8687)
世界(8566)
技术(8087)
(7903)
教育(7872)
经济问题(7581)
财经(7215)
社会(6613)
业大(6315)
经济研究(6295)
共检索到16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演佳  
不良资产风险是目前农信社的主要风险,如何化解其风险是农信社整个改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了广东省农信社近年来不良资产抓降工作的经验措施,并结合广东省农信社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可军  黄林强  任毅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玲  
在坚持不良资产渐进暴露的同时,政府应快速推出处置计划,并视情况采取果断的反危机政策不良资产影响着金融体系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已成为经济持续性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对不良资产的处置要足够重视。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不良资产日益增多,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更加重要,中国要有效借鉴国际上不良资产处置的经验,正确认识不良资产的性质,合理进行政策选择,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制度化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蓓  张明  
中国经济增速趋势性下降、企业部门去杠杆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将造成银行体系不良贷款飙升。考虑债务产生背景、银行经营环境以及政府债务负担等因素,当前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无法重复历史老路,依靠市场力量处置不良资产是必然选择。历史上很多国家在依靠市场力量处置不良资产时,资产证券化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中国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必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爱玲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专门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自 1 999年建立以来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 ,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 ,为了避免金融资产的更大损失 ,寻找加快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志凌  
总体来说,经过近些年理论界的呼吁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实践,我国政府、银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对加速处置我国金融不良资产的认识确实在不断深化。这种认识上的深化和观念上的改变实质上可归及我国金融部门目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既有被动的因素,也有主动方面的因素。其中1997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亚洲金融危机,可以说使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有必要迅速解决我国金融体系内蕴含的庞大不良资产,抵御来自外部的可能危及我国经济安全的金融冲击。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中央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并通过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集中处置的果断措施。可以说,这一次是自上而下、银行被动接受的不良资产处置实践,带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洪波  夏翰  冯诗杰  饶丽  
不良资产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构成重大威胁,也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受经济下行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大,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良资产亟需得到有效处置。美国曾在储贷危机和次贷危机期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处置,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文在借鉴美国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卞金鑫  
近年来,我国不良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处置难度不断增加,同时,不良资产的处置主体和手段也日益丰富。本文从我国不良资产市场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规模、行业格局、处置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洲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提出搭建反危机法律体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处置灵活性、创新处置方式并加强监管、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国际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易诚  
该文首先分析了美国财政部建立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的预期政策效果,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影响广泛、传播迅速,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组建专门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非常有必要。同时,文章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和韩国为应对当时的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处置巨额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一些举措,认为美国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在其运作方式及收购价格的确定方面可以借鉴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兆生  
我国政府为了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四年来 ,四家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及体制性约束 ,目前的不良资产处置与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最近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已经对不良资产处置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考核的重点是完善激励结构与成本费用控制。美国RTC曾经应用合同承包方式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 ,其标准化的资产处置合同所具备的激励结构与成本费用结构值得我国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卫萍  肖健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成为当今中国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危及中国经济的稳定,尤其伴随中国加入的步伐加快,中国要探求一条化解不良资产之路,1999 年陆续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便是尝试。虽然国外早有这方面的实践,但这毕竟是中国的首次。因此,本文从美日的实践出发,介绍美国的成功和日本的失败,归纳和总结它们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中国借鉴打下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敏  沈洪溥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接收、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贷款。经过十多年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