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0)
- 2023(8812)
- 2022(7054)
- 2021(6298)
- 2020(5484)
- 2019(12193)
- 2018(11888)
- 2017(23816)
- 2016(12256)
- 2015(13578)
- 2014(13387)
- 2013(13493)
- 2012(12334)
- 2011(10486)
- 2010(11003)
- 2009(10499)
- 2008(10849)
- 2007(9999)
- 2006(8962)
- 2005(8359)
- 学科
- 业(77215)
- 企(73078)
- 企业(73078)
- 济(67337)
- 经济(67264)
- 管理(55627)
- 业经(27911)
- 方法(27141)
- 财(23312)
- 农(21382)
- 务(19253)
- 财务(19247)
- 财务管理(19236)
- 数学(19163)
- 数学方法(19099)
- 企业财务(18272)
- 技术(17915)
- 农业(16187)
- 策(13166)
- 中国(13093)
- 划(12793)
- 企业经济(12546)
- 制(12276)
- 和(12177)
- 产业(11884)
- 地方(11397)
- 经营(11195)
- 技术管理(11186)
- 理论(11090)
- 体(10579)
- 机构
- 学院(187762)
- 大学(179863)
- 济(90177)
- 经济(88971)
- 管理(82516)
- 理学(70813)
- 理学院(70300)
- 管理学(69750)
- 管理学院(69402)
- 研究(55469)
- 中国(44581)
- 财(41597)
- 京(36008)
- 财经(33072)
- 经(29808)
- 江(28489)
- 科学(28400)
- 农(27274)
- 经济学(26683)
- 所(26545)
- 商学(25138)
- 中心(24994)
- 商学院(24952)
- 经济学院(24221)
- 财经大学(24137)
- 业大(23602)
- 研究所(23406)
- 经济管理(23265)
- 州(22758)
- 北京(22508)
- 基金
- 项目(117655)
- 科学(96179)
- 研究(90548)
- 基金(87621)
- 家(74035)
- 国家(72989)
- 科学基金(65750)
- 社会(61558)
- 社会科(58738)
- 社会科学(58721)
- 省(47548)
- 基金项目(46534)
- 自然(40271)
- 自然科(39372)
- 自然科学(39363)
- 教育(38890)
- 自然科学基金(38785)
- 划(36968)
- 编号(35507)
- 资助(34879)
- 业(31730)
- 创(28986)
- 发(26958)
- 成果(26787)
- 部(26260)
- 创新(25985)
- 国家社会(25768)
- 重点(25391)
- 制(25291)
- 人文(24161)
- 期刊
- 济(105881)
- 经济(105881)
- 研究(55656)
- 管理(37182)
- 财(36621)
- 中国(31814)
- 农(26531)
- 科学(22263)
- 业经(19931)
- 技术(18915)
- 学报(18696)
- 农业(18614)
- 财经(17233)
- 融(17144)
- 金融(17144)
- 经济研究(16495)
- 大学(15936)
- 学学(15573)
- 经(15153)
- 问题(14013)
- 技术经济(13587)
- 业(12610)
- 世界(11689)
- 贸(11543)
- 财会(11455)
- 现代(11124)
- 商业(10997)
- 国际(10555)
- 教育(10418)
- 经济管理(9989)
共检索到28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世豪 袁潇杰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选择 区位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太平 李姣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盟已成为我国重要投资目的地,其投资风险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作全面系统的评估。结果表明,东盟整体投资风险较高,老挝、柬埔寨、缅甸投资风险相对较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对菲律宾和越南投资要重视政治风险。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东盟 风险评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岩 王丽
本文运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数据考察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别建立了两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东盟国家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消费能力、基础设施状况和劳动力成本6个因素是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6个显著性重要因素,汇率、规避贸易壁垒因素和政治稳定度也产生一定影响,通货膨胀率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属于"市场导向型"和"资源寻求型",同时存在降低生产成本动机和规避贸易壁垒动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创伟 谭娜 何传添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贸易数据,文章使用引力方程及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平均而言,当其他因素不变时,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对东盟国家当年的出口将会增加0.53%,进口将会增加0.62%。并且,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当贸易额相对较低时,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创造效应;但当贸易额相对较高时,贸易创造效应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源寻求型是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投资动机,东盟国家丰富的资源禀赋对中国直接投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未发现显著的效率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投资动机。在考虑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加入滞后期、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能源行业产出等因素后,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景赋 曹林秋
以2003~2016年中国在东盟7国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重点考察了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在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是影响中国跨国企业做出选址决策的重要因素,即东道国互联网普及率越高,中国跨国企业越有可能在该国投资。同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都有积极的影响,但相比较而言,高收入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对跨国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大于中低收入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晓晨
东盟国家投资环境比较赵晓晨拥有约4亿人口的东盟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过去的20年中,原东盟6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6%。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除由于这些国家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自然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饶华 朱延福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东盟7个低劳动力成本国家OFDI的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的OFDI是否存在效率寻求。结果表明,中国的OFDI具备明显的效率寻求的特征,东道国低劳动力工资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的吸引力。中国的OFDI技术输出型动机明显。东道国资源禀赋和市场规模也对中国的OFDI产生显著作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中国的OFDI仍处于效率寻求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劳动力价格 效率寻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玲丽 王娟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现有的互访、交流和高层会晤、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合作、农产品贸易合作等农业合作方式及其效应,并着重对未来可行的农业投资合作、农业合作实验区、制度和组织合作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中国与不同层次的东盟国家农业合作应采取不同的模式。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农业合作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撖晓宇 赵霞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东盟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其农业资源丰富,投资潜力巨大。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为东盟成为农业投资重点区域、投资分布较为集中、对东盟投资经济效益高、对不同国家投资方式与领域存在差异。同时,中国在对东盟投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投资大多产业链低端、小规模企业成为投资主体、企业融资难度大、缺乏专业人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完善投资产业链布局、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东盟 农业投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蓝相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成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缺乏完整的税收协调法律框架与协调机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直接税税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直接税的异同,并提出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未来中国与东盟各国直接税税收协调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宏苓
本文以东盟国家和墨西哥参与自由贸易区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为例,揭示自由贸易区作用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学原理,以及自由贸易区共同的政策制度挑战跨国公司原有优势和改善成员国投资环境的可能与途径。本文的研究将给正在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启迪。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自由贸易区 国际直接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娟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主要是一种跨国界、区域性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表现在产业链上的分工,也表现在国际营销渠道的共享。本文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纺织品贸易与投资的现状、基础并提出开展产业内合作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东盟 纺织品 产业内合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 产业内贸易 中国 东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冼海钧 陈文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强调各国通过识别产业链战略环节,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来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突破价值链升级的瓶颈,在根据产业链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产业链分工视角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并指出应通过建立良好的协作分工体系,实现中国乃至整个东盟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产业链分工 产业结构 中国 东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