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6)
- 2023(2209)
- 2022(1811)
- 2021(1895)
- 2020(1512)
- 2019(3951)
- 2018(4250)
- 2017(7579)
- 2016(4338)
- 2015(4541)
- 2014(4656)
- 2013(4233)
- 2012(3864)
- 2011(3453)
- 2010(3578)
- 2009(3312)
- 2008(3337)
- 2007(2675)
- 2006(2630)
- 2005(2489)
- 学科
- 济(16542)
- 经济(16511)
- 管理(10052)
- 业(8541)
- 企(7655)
- 企业(7655)
- 制(6914)
- 方法(6155)
- 数学(5716)
- 数学方法(5684)
- 财(5573)
- 农(5494)
- 体(5431)
- 体制(4832)
- 中国(4656)
- 融(3829)
- 金融(3829)
- 业经(3733)
- 银(3512)
- 银行(3512)
- 行(3450)
- 税(3254)
- 税收(3194)
- 收(3164)
- 地方(3008)
- 财政(2710)
- 市场(2687)
- 制度(2675)
- 度(2675)
- 物价(2637)
- 机构
- 大学(50385)
- 学院(49581)
- 济(24478)
- 经济(24061)
- 研究(20330)
- 管理(18297)
- 中国(16550)
- 理学(15279)
- 理学院(15117)
- 管理学(14975)
- 管理学院(14851)
- 财(14009)
- 京(10614)
- 所(9969)
- 财经(9865)
- 科学(9652)
- 中心(9170)
- 经(9152)
- 研究所(8684)
- 江(8045)
- 经济学(7839)
- 财经大学(7558)
- 农(7463)
- 院(7374)
- 北京(7249)
- 范(7006)
- 经济学院(6995)
- 师范(6959)
- 州(6451)
- 省(6194)
共检索到89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恕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批准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探索"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广东省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式转变的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鲁尔
8年来,我国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重大改革,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广泛的,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市场供应,方便群众。 8年来价格的调整与放开,也带来了市场零售价格水平的上升。总的看,职工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都高于物价上张,实际生活是有所改善的。那么,为什么物价上涨又成为群众街谈巷议的问题呢?主要原因: 一是物价上涨在城乡之间又不平衡的,乡村上涨少,城市上涨多。城市之间也是不平衡的,各类商品涨价的幅度也不一样。工资奖金的增加在城市之间、行业之间也不平衡。所以对于少数收入增加不多,甚至没有增加的人,物价上涨,特别是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价格司
今年是价格改革三十周年。认真总结三十年来价格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不仅有利于增强我们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价格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在此,笔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海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福建省的价格改革也历经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与改革开放同步走过了三十年坎坷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顾三十年的价格改革,总结其做法和经验,对于指导今后价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价格改革回顾从福建价格改革三十年的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1979年—1984年10月)。价格改革以农村为主,采取"调放结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国力 李天健 孙文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始终高度关注区域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差距由迅速扩大到逐渐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韧性不断增强;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和壮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乡村振兴迈出扎实步伐。但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行政区划分割壁垒仍然阻碍区域竞合协同发展,区域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区域政策差别化、精准化水平明显不足,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将展示日趋多元、协调互动的前景,应明晰区域四大板块发展重点,加强区域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融合,促进主体功能区、经济类型区、开放平台区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和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水平均等化建设,完善差异化区域政策体系和区际利益分配调节机制。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区域发展 城乡统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静波
改革开放四十年,南粤大地长足进步,变化万千,商贸发达,经济繁荣。从1978年到2017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2. 6%,总量近9万亿元人民币,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约18%,总量超1万亿美元,是中国第一贸易大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万亿元人民币,市场主体总量超千
关键词:
广东人 高新技术 粤商文化 经济特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1978-2018年)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价格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改革经验。站在新起点,价格改革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兴洲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伟大历程波澜壮阔、风云激荡,四十年筚路蓝缕,沧海桑田。四十而不惑。中国的价格改革也到了不惑的重要历史节点。认真梳理和总结四十年的历程和经验,认清不足和短板,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俊波
回顾中国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展望未来,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运用这些宝贵经验,中国农村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绩效,中国农村必将成为和谐农村。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主体地位 首创精神 政府引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改革开放四十年》课题组 陈炳才 丁茂战 李洪涛
邓小平同志1978年提出,中国发展的前途和唯一途径就是改革开放。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并将继续坚定推进下去。回顾中国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可以骄傲和自豪于自己取得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政策方略,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这条道路是艰辛的,是曲折的,但我们由此获得的丰硕成果也表明这条道路是光明的,是最适合中国发展方向的,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意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也标志着中国人民的成功。
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成就 改革开放沿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经验,分析了对外开放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对外开放通过出口、进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等途径促进国内技术水平提升。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发展和国内创新战略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转换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技术创新 全球创新网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志杰 严灏 丁玥
汇率决定和汇率制度选择是长盛不衰的经济学话题,关于汇率管理更是争论不休。本文基于情景和目标两个维度,客观评价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期达到以史为鉴、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本文认为改革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目标,人民币汇率完成了从记账核算工具到宏观经济调节工具的转变,正在实现从宏观经济金融管理自变量到因变量的转变;改革在成功解决汇率高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稳中有升,避免了汇率贬值惯性难题;改革的成功在于坚持市场化取向、采取渐进式、积极管理稳定汇率等。让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作用,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是适合我国近中期的汇率制度选择,也是未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京平 ,季也平 ,刘秋生 ,张朝煌
一、十年价格改革的回顾10年来,我国的价格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调为主的前期(1979~1984年);二是调放结合的后期(1985~1988年)。第一个阶段,国家以有计划地理顺价格为主,主要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价格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产品的价格。这一阶段物价总水平基本上是低幅上升。第二个阶段,国家开始侧重于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采取以有计划地调整价格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放开价格同时并举的措施,迈出了三次较大的步伐。继放开小商品价格之后,国家先后放开了部分轻纺工业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80年代,中国价格改革主要是在物质产品和劳务价格领域展开,采取先调后放、调放结合的方式,取得巨大的成功。目前,市场价格体制已处于优势地位,市场机制在价格形成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公认是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价格改革,竟然走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