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4)
2023(6551)
2022(5788)
2021(5253)
2020(4800)
2019(11275)
2018(11167)
2017(22560)
2016(12527)
2015(14757)
2014(15130)
2013(15225)
2012(14209)
2011(12916)
2010(13086)
2009(11998)
2008(12009)
2007(11150)
2006(9532)
2005(8495)
作者
(37226)
(31265)
(31043)
(29849)
(19673)
(14888)
(14509)
(12281)
(11677)
(11244)
(10521)
(10447)
(9899)
(9887)
(9874)
(9810)
(9731)
(9214)
(9087)
(9008)
(7848)
(7826)
(7719)
(7102)
(7101)
(7032)
(7027)
(6901)
(6406)
(6328)
学科
(59708)
经济(59661)
(32405)
管理(30100)
方法(26984)
(24813)
企业(24813)
数学(23813)
数学方法(23655)
(16853)
地方(14667)
中国(14647)
业经(12301)
(12291)
农业(10993)
(10846)
贸易(10845)
(10722)
(10471)
产业(9752)
(9637)
理论(8903)
(8325)
技术(8293)
地方经济(7886)
(7693)
银行(7671)
(7609)
(7568)
金融(7566)
机构
学院(185885)
大学(182843)
(80664)
经济(79004)
管理(69734)
研究(64077)
理学(59734)
理学院(59041)
管理学(58108)
管理学院(57744)
中国(46675)
科学(38809)
(38490)
(34252)
(34247)
(33394)
研究所(30295)
中心(29590)
(29009)
业大(28410)
财经(27408)
农业(27102)
经济学(25185)
(24668)
(24653)
师范(24455)
北京(24319)
(23302)
经济学院(23003)
(22532)
基金
项目(119998)
科学(92991)
研究(89292)
基金(83983)
(72497)
国家(71895)
科学基金(60715)
社会(55014)
社会科(52175)
社会科学(52159)
(49467)
基金项目(45160)
教育(41666)
(40638)
自然(37986)
编号(37600)
自然科(37028)
自然科学(37015)
自然科学基金(36376)
资助(34641)
成果(30273)
(28129)
重点(27504)
(26792)
课题(26439)
(25120)
创新(23492)
发展(22992)
科研(22745)
教育部(22678)
期刊
(89511)
经济(89511)
研究(53636)
中国(35467)
(31636)
学报(27510)
(26490)
科学(25626)
管理(23389)
农业(21047)
教育(20477)
大学(20419)
学学(19212)
技术(18005)
业经(15606)
(15595)
金融(15595)
经济研究(14291)
财经(13595)
问题(12809)
(11897)
(11483)
技术经济(10435)
(9944)
商业(9730)
统计(9578)
理论(8811)
(8660)
(8629)
世界(8402)
共检索到273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炜  张熙  张红娜  
以2001—2016年广东新增认定的省级专业镇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征分析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从发展轨迹上分析广东专业镇产业演变和区域分布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专业镇发展有着4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农业专业镇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3)珠三角地区占据工业专业镇半壁江山,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突出;(4)第三产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且以旅游服务业为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树高  丁元  
本文认为,加入WTO后,广东省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劳动力正加速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劳动越来越密集化,经济和就业结构不断向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变;就业机会的增加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与建筑建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文章提出,加快广东省就业结构转换的对策,一是加快经济增长,继续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二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扩大就业容量;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怡  欧阳朝旭  
采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利用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正从追求数量型转变为追求质量型的结论,并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格局将日益明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元武  庄丽娟  
通过对广东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特征及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广东部分农产品在向东盟大量出口的同时也从东盟大量进口,随着时间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指数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广东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由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双边农产品贸易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程度加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东喜  刘义圣  
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国际利率联动程度弱,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利率联动性显著增强,后金融危机期,各国利率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但国际利率联动性仍明显高于危机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利率变化新趋势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张建华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品平  朱婧  
新兴产业是以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市场需求快速扩大为牵引或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举措,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全球诺贝尔奖获奖领域、世界主要国家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国家战略规划的技术研发等多个维度,全面分析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做法,并研究提出广东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胜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生产总值数据以及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1993~2012年的发展和变化,然后研究了中国区域2000~2010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找到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文章通过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评价体系,对中国10类产业部门入世以来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能源密集型产业以外,其他类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均高于入世之前;工业制成品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增幅要大于初级产品产业部门;竞争优势增长是推动各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最强的部门。虽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未来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跃军  王晓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经济的这一发展态势与其产业结构的转变密切相关。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已经完成了农业比例的迅速下降,工业与服务业比例上升的过程,预计在2010—2020年,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将达到86%~89%以上,这一变动的趋势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峰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地得到调整,同时也必然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对历年河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建立了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河北省"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就业人数进行了预测,分析了河北省"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特点,进而提出产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万清  
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是我国8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特征之一。90年代,原先导致趋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基础、利益导向、需求拉力和供给推动力等将逐步减弱,不同类型省区产业结构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作用下将向不同方向发展,地区间结构趋同态势将发生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陈霞  王伟强  
我国区域服务业集聚水平由沿海到内陆依次递减,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服务业集中度水平在八大区中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而长江中游、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在八大区中居于中游水平;东北、西北地区服务业平均集中率水平相对较低,位于八大区下游水平,各区域服务业专业程度较低,而且波动性较大。服务业发展在相邻地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服务业集聚和专业化水平对服务业产出的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但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劳动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增加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相邻区域资本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其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心田  易法海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动对食物生产结构调整和市场经营管理决策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选用线性支出系统(LES)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建立食物消费结构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主要食物消费作一实证分析,以为我国今后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市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