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6)
- 2023(9615)
- 2022(8384)
- 2021(7502)
- 2020(6466)
- 2019(15097)
- 2018(14868)
- 2017(28379)
- 2016(15630)
- 2015(18104)
- 2014(18710)
- 2013(18732)
- 2012(18061)
- 2011(16801)
- 2010(17210)
- 2009(16103)
- 2008(16022)
- 2007(14941)
- 2006(13363)
- 2005(12271)
- 学科
- 济(87927)
- 经济(87854)
- 管理(42541)
- 业(38396)
- 方法(32781)
- 企(30238)
- 企业(30238)
- 数学(28830)
- 数学方法(28571)
- 地方(22116)
- 中国(19442)
- 农(19213)
- 学(18698)
- 财(17212)
- 业经(15661)
- 地方经济(14306)
- 制(13980)
- 农业(12915)
- 贸(12763)
- 贸易(12756)
- 易(12246)
- 和(11619)
- 理论(11280)
- 融(11248)
- 金融(11246)
- 环境(11106)
- 银(10932)
- 银行(10890)
- 行(10382)
- 体(9942)
- 机构
- 大学(243324)
- 学院(243084)
- 济(107229)
- 经济(104914)
- 研究(89301)
- 管理(85332)
- 理学(71839)
- 理学院(70939)
- 管理学(69584)
- 管理学院(69137)
- 中国(67128)
- 科学(55616)
- 京(52259)
- 所(48160)
- 财(47821)
- 农(46439)
- 研究所(43387)
- 中心(40153)
- 江(39649)
- 业大(37493)
- 财经(37373)
- 农业(36779)
- 经济学(34238)
- 北京(33546)
- 经(33527)
- 范(31617)
- 州(31599)
- 院(31256)
- 师范(31215)
- 经济学院(30612)
- 基金
- 项目(149647)
- 科学(114530)
- 研究(106942)
- 基金(105412)
- 家(93165)
- 国家(92364)
- 科学基金(76362)
- 社会(65989)
- 社会科(62312)
- 社会科学(62289)
- 省(59596)
- 基金项目(55022)
- 划(49956)
- 教育(49327)
- 自然(49154)
- 自然科(47903)
- 自然科学(47881)
- 自然科学基金(47010)
- 资助(44967)
- 编号(43650)
- 成果(36509)
- 重点(34496)
- 发(34204)
- 部(32796)
- 课题(31407)
- 创(30009)
- 科研(28824)
- 创新(28199)
- 计划(28024)
- 大学(27932)
- 期刊
- 济(129357)
- 经济(129357)
- 研究(76323)
- 中国(50869)
- 学报(41921)
- 农(41794)
- 财(38824)
- 科学(36634)
- 管理(31789)
- 大学(30644)
- 学学(28884)
- 农业(27466)
- 教育(25190)
- 融(22696)
- 金融(22696)
- 技术(22551)
- 经济研究(21377)
- 财经(19793)
- 业经(18893)
- 经(17267)
- 问题(16909)
- 业(14793)
- 技术经济(14117)
- 贸(13242)
- 统计(12786)
- 版(12089)
- 世界(11809)
- 图书(11725)
- 商业(11714)
- 国际(11337)
共检索到382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兰宜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实质重于形式 ,作为《企业会计制度》新提出的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已客观存在于财务会计的实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之中。明确其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体现 ,有利于把握原则的内涵 ,进一步运用该原则规范会计实务操作。
关键词:
实质重于形式 一般原则 规范实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细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大量地流向广东,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一部分中西部劳动力将回流到本地,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将继续大批流向广东,广东经济仍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劳动力流动 广东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华军
中西部经济核心区初识高华军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是中国区域经济的当代最大难题之一。控制以至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必须强化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发展中西部地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在中西部地区,选择经济核心区,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加入WTO必然对中国经济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既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将使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加入WTO之后 ,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入世利益的分享是不均衡的 ,入世可能加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已存在的经济差距。所以如何加快中西部经济开发进程 ,保持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中西部经济的开发 ,一方面中央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应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WTO 中西部经济 开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裴怀娟
由于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这一方面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 ,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东中西部各地区 1 978— 2 0 0 2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 ,分析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贡献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云鹏 顾海兵
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到要加快中西部的发展,要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政策要逐步向中西部倾斜,这对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但是中西部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是有差距的,究竟谁会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对其主要城市:南宁、成都、重庆、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乌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侯廷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王丽娜 俞路
文章运用旅游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度中国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强度及其网络特征。从“关系”的角度构建我国旅游经济联系矩阵,揭示各地区旅游经济联系关系和强度特征,选取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聚集子群分析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各区域旅游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旅游经济联系总量的空间分布从东往西呈放射状逐渐减少,沿海地区和长江中游的旅游经济联系最紧密。中国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整体网络点出中心势大于点入中心势,旅游经济的扩散和吸引作用的不平衡现象也比较明显。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关系 网络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会宁 叶民强
自1991年第九个五年规划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地区之间在GDP增长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分析这些差距,并找出存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东中西部 差异分析 发展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宇峰
本文研究中西部地区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用于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就科教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19个省市的科技和教育支出都对国民产出有微弱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都不是很显著。相对于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检验的显著水平相对更高。同时,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都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正向影响,但教育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幅度都高于科技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
关键词:
科教支出 经济增长 劳动 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左杰
文章选取浙江、湖南与云南作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省份,对三省的GDPI序列进行长期趋势拟合后取其残差作为波动指标,运用周期图与加窗谱密度估计、Spearman秩相关检验、波动系数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东中西部经济波动较之1984年城市改革之前有变大的趋势;经济波动相关程度随地理位置远近而变化;且主要经济周期是朱格拉周期的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立新
目前中国经济系统的地区结构状况很不合理,对此可以用地区结构失衡的测度模型来加以衡量。导致我国地区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公平竞争及要素自由流动来实现我国地区结构的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刚 刘慧
近年来,从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等多个领域增速比较分析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实现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换且"西高东低"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但是,各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大。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区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利用"成本洼地"优势和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实现经济的科学崛起,东部地区则依靠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优势实现经济加速转型。
关键词:
东中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 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汪文姣 戴荔珠 赵晓斌
扩大粤港澳深度合作是广东自贸区成立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其政策效应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03年第4季度至2017年第4季度的数据,运用"反事实"分析法评估了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对粤港澳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广东自贸区的设立确实对粤港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提升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短期来看,政策的滞后性使得该效应未能凸显。此外,在研究期间内,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并未给粤澳经济联系强度带来提升作用。相反,在粤港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前提下,粤澳经济联系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且抑制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