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5)
2023(7137)
2022(6263)
2021(5569)
2020(4915)
2019(11424)
2018(10981)
2017(20633)
2016(12092)
2015(13773)
2014(14102)
2013(13976)
2012(13316)
2011(12065)
2010(12135)
2009(11257)
2008(11355)
2007(10519)
2006(8812)
2005(7785)
作者
(38743)
(32589)
(32222)
(30982)
(20564)
(15731)
(14908)
(12899)
(12163)
(11669)
(11215)
(10926)
(10611)
(10473)
(10364)
(10285)
(10277)
(9599)
(9474)
(9402)
(8545)
(8042)
(8041)
(7496)
(7385)
(7312)
(7308)
(7270)
(6677)
(6637)
学科
(49097)
经济(49057)
管理(31762)
(29862)
方法(25475)
(23088)
企业(23088)
数学(22950)
数学方法(22771)
(14206)
(13712)
(12596)
中国(12514)
地方(11524)
(9781)
贸易(9775)
(9473)
业经(9213)
农业(9183)
(8437)
(8271)
财务(8254)
财务管理(8227)
企业财务(7771)
(7589)
环境(7017)
(6721)
银行(6676)
(6643)
金融(6641)
机构
大学(178912)
学院(177850)
(69634)
经济(68117)
管理(63915)
研究(63094)
理学(55265)
理学院(54603)
管理学(53488)
管理学院(53168)
中国(45255)
科学(43016)
(41265)
(37664)
(34248)
业大(33436)
农业(33261)
(32207)
研究所(31565)
中心(29226)
(27452)
财经(25622)
北京(23419)
(23186)
(22690)
师范(22348)
(22284)
(22184)
农业大学(22033)
经济学(21939)
基金
项目(122009)
科学(92488)
基金(85758)
研究(82770)
(77432)
国家(76848)
科学基金(63196)
社会(50235)
(49753)
社会科(47577)
社会科学(47557)
基金项目(45665)
自然(42696)
(41739)
自然科(41654)
自然科学(41635)
自然科学基金(40874)
教育(38617)
资助(36164)
编号(32981)
重点(28579)
成果(26960)
(26688)
(26538)
计划(25104)
(24549)
科研(24394)
课题(23645)
科技(23213)
创新(23141)
期刊
(72273)
经济(72273)
研究(47430)
学报(37810)
(36517)
中国(33331)
科学(30305)
大学(26647)
(26270)
学学(25492)
农业(24454)
管理(20034)
教育(17230)
技术(14775)
(13978)
(13497)
金融(13497)
财经(12731)
经济研究(11848)
业经(11673)
(10882)
(10724)
问题(10124)
业大(9933)
技术经济(8923)
统计(8835)
科技(8667)
农业大学(8299)
(8269)
理论(8171)
共检索到25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瑞寅   杨天乐   吴向   蓝军   黄凯祥   严锦申   姚平章   李红星   蔡一霞   王维  
【目的】探究广东不同地方晒黄烟化学成分、代谢物及其与感官质量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广东不同地方晒黄烟作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通过LC-MS和GC-MS筛选出不同地方晒黄烟的关键代谢物。【结果】① 孔塘晒黄烟的糖类和总氮含量相对较低,烟碱、有机酸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南雄晒黄烟则与之相反,星子晒黄烟居于两者之间。② 孔塘晒黄烟感官质量最优,星子晒黄烟次之,南雄晒黄烟最差。③ 影响孔塘晒黄烟感官质量的关键代谢物为β-紫罗兰酮、二氢-α-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 (R)-樟脑醛、月桂醛、庚醛和茉莉酸甲酯;影响星子晒黄烟感官质量的特征代谢物为亚油酸、肉桂酸、α-石竹烯醇、氧化石竹烯和7-羟基香豆素;影响南雄晒黄烟感官质量的关键代谢物为异丁酸戊酯、丁酸香茅酯、γ-亚麻酸、蓖麻油酸和亚麻酸乙酯。【结论】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密切相关,随着糖类和总氮含量的降低及烟碱、有机酸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增加,烟叶感官质量随之提升;代谢物类别和相对含量相互协调影响晒黄烟的感官质量,是形成广东不同地方晒黄烟的风味特征差异的主要物质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家荣  谢丽华  张晨东  屈生彬  钱颖颖  
探索晒黄烟不同晒制方法烟叶变色干燥规律及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晒黄烟晒制技术,提高晒制质量奠定科学依据。设计3种晒制方法,结合环境温湿度、烟叶失水变色分析及烟叶内外在质量鉴定。不同部位烟叶晒制期所处的环境温、湿度条件虽然不同,但昼夜温、湿度变化与环境变化一致;随晒制进程推进烟叶失水率增大,而失水率分配及失水速度减小变慢;晒制3 d失水率分配75.24%~86.87%,失水速度25.08%/d~28.96%/d,是烟叶失水、变色的关键期;芭晒烟叶变色、干燥速度较快,晒制历时短,晒制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平均单叶质量较重,化学成分比例较协调,感官质量较优,但需晒制场地较大,且竹篾芭成本高,晒制过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紫曦  牟美睿  杨仁杰  刘海学  
【目的】探究产地环境对铁皮石斛生长及代谢物质的成分表征影响,筛选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差异代谢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铁皮石斛样品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对不同产地石斛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栽培品种与除湖南外的野生品种区分开,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T检验(Student’s t-test)对湖南野生种与室内栽培种进行差异代谢物分析,并利用聚类热图分析(HCA)进行差异代谢物的验证,最终找到包括丙酸(Propion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等在内的20种极显著差异代谢物(P<0.01)。【结论】野生铁皮石斛与栽培品种间存在2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及多糖类代谢物,本研究可为指导铁皮石斛的植源性鉴定及真伪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岸芷   张乐毅   王平平   陈新颖   杜姗姗   李先锋   王辉   艾绥龙   张立新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为雪茄烟叶发酵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陕西汉中烟区川雪3号(CX3)、海研103(HY103)和青雪204(QX204)3个优质雪茄烟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CX3、HY103和QX204 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别筛选出310,329和26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肽和类似物,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脂质及生物碱。各品种中已鉴定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在74,74和65条KEGG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甘油酯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结论】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存在一定差异,分别筛选鉴定了前20种差异代谢物,并获得了10条主要代谢通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甄军波   宋世佳   刘琳琳   刘迪   欧阳艳飞   迟吉娜  
为深入研究金花葵花朵开花前后基因和代谢物的变化,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金花葵花蕾和花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转录组分析鉴定了206 636个Unigenes,筛选出42 618个差异表达Unigenes,其中包括63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家族,24个转录调节因子家族。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囊泡介导的逆行运输等生物学过程。KOG功能注释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以通用功能预测居多,其次是信号转导机制、翻译后修饰蛋白周转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代谢。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代谢、植物激素和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通路。通过代谢组学检测,筛选到差异显著代谢物135个,主要包括脂类、氨基酸及衍生物和黄酮类等,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未分类等过程,其中,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代谢通路同时出现在了基因和代谢物KEGG代谢通路富集Top 20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涛  付力立  罗正中  马莉  杜振隆  姚学萍  沈留红  余树民  严作廷  曹随忠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荷斯坦奶牛初乳和常乳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方法】选择年龄、体况及预产期相近、胎次相同的健康围产期经产荷斯坦奶牛12头,分别于分娩后1 h和21 d采集乳汁,离心并收集乳清,依次记为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初乳组和常乳组乳清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和学生t检验,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在荷斯坦奶牛初乳组(C_0)和常乳组(C_21)共筛选到97种差异代谢物,通过聚类热图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谢物在初乳组的含量高于常乳组;差异代谢物随机森林图显示,排名靠前的9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分别为乌头酸、柠康酸、龙胆酸、泛酸、牛磺酸、氧戊二酸、柠檬酸、6’唾液酸乳糖和精胺。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8条主要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酮体的合成与降解、牛磺酸与次黄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三羧酸循环和丁酸代谢。【结论】荷斯坦奶牛初乳中脂质、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物的含量高于常乳,而常乳中糖类代谢物含量高于初乳,初乳与常乳中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为后续代谢物机制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邵惠芳  陈红丽  杨永锋  焦桂珍  殷全玉  
本试验对烤烟不同叶位烟叶的外观质量进行了分级,对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进行了测定分析,选择这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烟叶的质量进行评价,将烟叶分为3个部位,9个可用性等级。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烟叶质量效果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晖  首安发  黄瑾  钟瑞春  黎锋  冼伟洲  涂继荣  粟禄生  莫衍贤  谭冠宁  
通过在大棚内采用不同的调制设施对晒黄烟进行调制,研究了不同调制设施对晒黄烟等级及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夹侧立摆放的调制效果较好,该方法能有效利用棚内空间,使单位面积利用率提高。如在采用侧立摆放调制的同时加入补助能源,正常天气中按常规方法调制,遇持续阴雨天气时采用补助能源进行调制,则可解决晒黄烟在调制过程中受不良天气影响而造成损失的问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金友  程玉渊  陈建中  王林  岳华峰  杨欣  杨懿德  杨洋  刘典三  高方圆  景延秋  雷强  宁尚辉  
【目的】为研究不同陈化条件下烤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变化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五大烟区214份样品,测定了不同陈化时期烤烟主流烟气危害成分,并对感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烤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HCN、NNK的释放量逐渐减少,而CO、巴豆醛含量逐渐增加,B[a]P、苯酚、NH_3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套袋陈化可降低烟碱与NNK的释放量;陈化过程中不同的感官质量指标与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释放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灰色对CO有较大的影响,HCN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和灰色,对NNK主要影响因素是刺激性,对氨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量和烟气浓度,对B[a]P主要影响因素是余味,对苯酚主要影响因素是烟气浓度,对巴豆醛主要影响因素是杂气,对烟碱主要影响因素是劲头和刺激性,对焦油主要影响因素是香气质,且在陈化的中后期烟气感官质量大幅度改善,套袋与不套袋处理的感官质量变化趋势相近。【结论】陈化过程中可通过感官质量的评价,间接对烤烟的危害性进行评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军  邹传山  王若茜  林连男  张国财  
为探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杀虫机理,本研究通过生物测定、离体和体内酶活性实验,分析了上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的杀虫效果及对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羧酸酯酶(Car 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山奈酚均对舞毒蛾3龄幼虫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其中苦参碱杀虫效果最强,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0.420 mg/m L;离体酶活性实验发现,3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舞毒蛾离体GST、ACh E和Car E活性均有抑制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思惠  朱欢欢  张俊卫  包满珠  张杰  
【目的】花色是梅花(Prunus mume)极其重要的观赏性状,类黄酮是梅花花瓣中的主要色素,但目前关于梅花类黄酮化合物的组成及其与花色关系的研究较少。研究梅花类黄酮化合物可为梅花花色形成机理以及梅花类黄酮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4个代表花色的梅花品种盛花期及两个品种花色变化关键时期花瓣作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RHSCC比色卡比色法和色差仪测定不同品种各时期花瓣的花色表型,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各品种不同开花时期的类黄酮组成进行定性、定量研究,进一步通过Duncan检验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不同花色品种间差异代谢物以及开花过程中与花色变化相关的类黄酮代谢物。【结果】在梅花花瓣中共鉴定出25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红色‘白须朱砂’和紫红色‘虎丘晚粉’的主要成分为花青素类化合物,‘白须朱砂’和‘虎丘晚粉’间矢车菊素及其衍生物含量存在差异。从大蕾期到盛花期,‘白须朱砂’红色逐渐变浅,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也逐渐下降。黄绿色‘变绿萼’和纯白色‘三轮玉蝶’所含主要类黄酮化合物为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变绿萼’和‘三轮玉蝶’间槲皮素衍生物含量存在差异。【结论】不同花色品种梅花的类黄酮化合物含量不同,有医药价值的类黄酮化合物在各品种中均有分布。其中,矢车菊苷和芍药花苷含量差异可能与红色梅花花色差异有关,而槲皮素衍生物可能影响黄绿色梅花花色形成。本研究首次对不同花色梅花品种类黄酮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及差异分析,从代谢层面初步认识了不同花色梅花品种以及梅花开花过程中的差异及变化,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梅花花色差异原因及梅花类黄酮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军波  宋世佳  刘琳琳  刘迪  欧阳艳飞  迟吉娜  
为挖掘棉花花朵中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的代谢物,以开花当天的陆地棉和金花葵的花朵为材料开展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到465个代谢物。利用差异倍数(Fold change)和VIP值(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在陆地棉和金花葵的花朵中共筛选出差异显著代谢物269个,196个代谢物在陆地棉和金花葵中含量差异不显著。有29个代谢物仅在金花葵中检测到,包括氨基酸及衍生物、酚酸类、黄酮、木脂素和香豆素等,有41个代谢物仅在陆地棉中检测到,主要包括黄酮类、酚酸类和鞣质等次生代谢物。综上,陆地棉中富含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生物碱、有机酸、脂质、核苷酸及其衍生物、鞣质和香豆素等物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玲  李松涛  李振茹  亓丽萍  李天忠  
研究京白梨的香味成分,为今后利用多种方法开启京白梨次生代谢产物途径,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市房山、大兴和昌平3个区不同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京白梨后熟果实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果实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离,分别得到31、32和36种挥发性物质,3个地区总计得到挥发性物质54种,其中主要的香味物质有10种,分别为乙酸己酯、α-法尼烯、丁酸己酯、丁酸甲酯、乙酸丁酯、1-己醇、乙醇、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和(E)-丁酸-2-己烯酯。京白梨果实香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是由京白梨的遗传物质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汤德良  
绿色植物利用基础代谢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氮转化为氨基酸,并且合成核酸、脂类和简单的有机酸,而这些基础代谢物又是合成次生代谢物的前体。毫无疑问,次生代谢物质局限于植物中,尽管在一些动物和微生物中也能分离到一些次生化合物,但目前所发现的次生代谢物大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振伦  高国富  刘文斌  丁俊龙  朱永新  
测定了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夏花、一龄、二龄鱼种和成鱼的20种化学元素,其在鱼体干物质中的总含量为5.25%~8.04%。其中约40%分布在肌肉中,60%分布在骨骼中。含量高的为Ca、P,占20种元素总量的70.29%~78.61%。Ca:P为1:0.47~1:O.71。含量低于Ca、P的依次为K、Na、S、Mg、Al等。随着鱼体长大,大多数化学元素相对含量减少,只有K、S、Pb的含量随之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