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7)
2023(2473)
2022(2229)
2021(2096)
2020(1737)
2019(4074)
2018(4143)
2017(7064)
2016(4351)
2015(5219)
2014(5550)
2013(5234)
2012(4875)
2011(4242)
2010(4407)
2009(3875)
2008(4012)
2007(3883)
2006(3399)
2005(3143)
作者
(13535)
(10978)
(10906)
(10498)
(7049)
(5487)
(5135)
(4288)
(4261)
(4249)
(3886)
(3770)
(3744)
(3636)
(3586)
(3533)
(3436)
(3403)
(3269)
(3248)
(2868)
(2836)
(2809)
(2680)
(2643)
(2596)
(2485)
(2474)
(2332)
(2293)
学科
(12830)
经济(12811)
管理(11513)
(10404)
(9233)
企业(9233)
方法(5625)
(4749)
理论(4559)
(4315)
数学(4162)
数学方法(3941)
教学(3776)
中国(3751)
(3727)
教育(3524)
(3305)
业经(3175)
(3144)
财务(3127)
财务管理(3105)
企业财务(2877)
(2829)
地方(2651)
学法(2570)
教学法(2570)
(2535)
银行(2520)
农业(2479)
(2337)
机构
学院(60177)
大学(57795)
研究(19179)
管理(18648)
(16920)
经济(16178)
中国(15878)
理学(14877)
理学院(14660)
管理学(14066)
科学(14039)
管理学院(13965)
(13338)
(11613)
(10860)
(10800)
(9936)
技术(9827)
研究所(9568)
(9541)
中心(9432)
业大(9387)
(8920)
师范(8780)
(8758)
北京(8734)
农业(8359)
职业(7946)
(7447)
财经(7286)
基金
项目(34389)
研究(25603)
科学(24783)
基金(21403)
(18994)
国家(18780)
(15245)
科学基金(15240)
教育(12983)
社会(12562)
(12388)
编号(12189)
社会科(11694)
社会科学(11688)
成果(10823)
自然(10525)
基金项目(10504)
自然科(10258)
自然科学(10256)
资助(10152)
自然科学基金(10036)
课题(9333)
重点(8123)
(7939)
项目编号(7312)
(7131)
(6890)
科研(6805)
(6803)
计划(6691)
期刊
(23540)
经济(23540)
研究(18134)
中国(16107)
教育(12720)
学报(11266)
(9665)
(9384)
科学(8936)
大学(8063)
管理(7722)
学学(7383)
技术(7369)
农业(6125)
(5445)
金融(5445)
图书(5253)
业经(4334)
职业(4307)
统计(4168)
财会(3985)
书馆(3796)
图书馆(3796)
(3733)
(3339)
决策(3180)
经济研究(3144)
(3134)
论坛(3134)
财经(3106)
共检索到9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作舟  
<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希望幼儿都能快乐地学习,而幼小衔接也是整个幼儿时期需要重点实施的任务,因此需要教师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要运用合理的理念和有效的方法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进而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增强幼儿的综合素养。一、幼小衔接教育开展的目的(一)感悟生活幼小衔接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幼儿感悟生活,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小学化”问题倾向。幼儿是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活动对象,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关键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婉君  
幼儿园小组化教学是由幼儿组成的一个个小集体为单位,组织学习活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便于教师观察幼儿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合作与交流的社会化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社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优于集体教学形式,且正成为教育发展趋势的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晨盈  胡惠闵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一直是社会殷切关心的教育话题,相关衔接实践也从未停歇。然而,现有衔接工作存在三重误区:过于侧重幼儿园对小学的单向衔接而忽视双向衔接;过于侧重行为形式上的衔接而忽视心理与社会性上的衔接;过于侧重行政措施上的衔接而忽视回到儿童学习的衔接,因此难以彻底解决儿童在过渡中所面临的社会关系、学习方式、行为规范与期望水平方面的“断层”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呼应了从课程教学入手推进衔接的国际趋势。新方案新标准明确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小学低年级的主要任务,并从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课程核心要素提出幼小衔接的具体要求,为教育工作者探索通过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支持儿童过渡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英  邓宏  曹书楷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特别是近3年来,加快了幼小衔接的步伐,呈现出了系统性与全面性两个鲜明的特色。系统性表现为从教育目标到教育课程以及具体的教育活动保幼小(保育园、幼儿园与小学,儿童年龄跨度为0~12岁)之间都有很好的衔接设计;全面性则体现在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保教人员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以及提高家长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认识等方面。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瑛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大班年龄段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达到幼儿园阶段的最高水平,因此中国水墨画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促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美术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幼儿的文化自豪感。
关键词: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继琼  
近年来,随着教师招考制度的推行,教师的岗位选择空间增大,自主性增强。出现了跨学段、跨学科、跨专业的转岗流动,这无疑提高了幼儿园教师学历结构、专业背景、教学经验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给整个校园大环境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但转专业、转学段、转学科的转岗教师们必将经历一段不短的适应阶段,这对学校本身和转岗者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不容回避的问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骆桃仙  
人文管理是指在管理工作中践行人性化管理,按照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方法,和谐有序地实施多层次、多模式的管理,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幼儿园人文管理就是将人文管理理念融入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结合教职工队伍的构建渗透人文管理的思想,确保能在教职工工作中营造积极、和谐的管理氛围,凸显教职工主体性,激活教职工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意识和成为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从而激发幼儿园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团队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幼儿园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和优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太阳幼儿园是上海协和教育集团(中心)下属的一所幼儿园,开办于2002年9月1日,至今已四年。现有教职工38人,入园幼儿250人。幼儿园占地面积3084平方米,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供幼儿嬉戏的游泳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浙川  柳海民  
当前,OECD国家实施幼小衔接项目主要为了两大目标的实现:确保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成效在未来的教育中获得延续,防止成果的消退;保障弱势儿童公平地享有教育开端,防止差距的扩大。为了达成上述目标,OECD国家主要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幼小科学衔接:第一,澄清儿童的中心地位,为儿童提供话语表达的路径,关照弱势儿童;第二,搭建机构间合作的桥梁,弥补教师间地位与专业的差别,提升机构情境间的双向互动;第三,明晰政府的层级参与,强化中央政府的衔接立法,推动地方政府的赋权增能;第四,引入循证实践的理念,深化幼小衔接研究,构建衔接监控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木全晃子  
本文在对近几年日本出现的“幼小衔接”热潮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分权化的推动“、小一问题”的驱使和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是当今日本出现“幼小衔接”热潮的主要原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谊  刘丽伟  
幼小衔接是儿童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家长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参与者,在儿童幼小衔接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的最新研究发现: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做好入学准备,还可以协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实践。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可以从家长自身、儿童和学校等多个层次探讨影响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复杂因素。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积极主动联系家长,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在鼓励家长参与的同时帮助儿童的幼小衔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召存  
一直以来,有关幼小衔接研究的话语体系主要是由作为成人的研究者建构起来,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倾向。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则尝试在诠释现象学的研究范式下,通过彰显作为当事人的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意义感受,以对幼小衔接的本质内涵进行再概念化,重新建构对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生活经验的理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在幼小衔接期间,语言教育关系儿童综合素养的培养,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成效。因此,应构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家庭生态系统,发挥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方面的优势,承担起家庭在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有的责任。在家庭语言教育中,应着眼于:帮助儿童建立课题意识,在语言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渗透科技信息,利用高科技手段辅助家庭语言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引导和情景创设,帮助儿童形成创造性思维;不局限于家庭小课堂,深入到大自然中锻炼儿童感知能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任丹萍  赵慧君  
日本在纠正了20世纪幼小衔接课程探索时期的“幼儿园课程向小学看齐”和“小学课程向幼儿园看齐”两个极端倾向后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为解决“小一问题”的频发,再加之终身教育思潮的涌进,促使日本加快前进步伐,逐步形成了以培养持续学习能力为理念,以幼小课程整合为重点,以资质与能力为导向的日本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在衔接“规模”“层次”和“小一问题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日本幼小衔接课程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努力走出知识取向衔接的误区,将未来社会所需的儿童资质与能力巧妙融入衔接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加强幼小交流互动,彰显其双向性与连续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丽红  
视力残疾的学前儿童能否很好地适应一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关键在于幼小衔接工作是否到位。本文阐述了盲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现状,同时通过定向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感知觉能力、盲文技能等方面问卷调查,分析了视力残疾儿童幼小衔接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