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3)
2023(3878)
2022(3020)
2021(3094)
2020(2396)
2019(5645)
2018(5662)
2017(8737)
2016(6063)
2015(6967)
2014(7293)
2013(6269)
2012(5816)
2011(5533)
2010(5780)
2009(5095)
2008(5008)
2007(4710)
2006(4332)
2005(4120)
作者
(14031)
(11698)
(11659)
(11350)
(7310)
(5591)
(5424)
(4677)
(4438)
(4273)
(3930)
(3914)
(3834)
(3713)
(3707)
(3690)
(3675)
(3490)
(3437)
(3363)
(3210)
(2967)
(2825)
(2808)
(2791)
(2676)
(2626)
(2612)
(2444)
(2399)
学科
教育(18628)
(13407)
经济(13356)
管理(11190)
中国(11037)
(8177)
(6737)
企业(6737)
理论(6616)
教学(5719)
(5696)
(5062)
方法(4476)
(4435)
(4169)
(4109)
发展(3773)
数学(3759)
(3651)
数学方法(3627)
(3518)
(3382)
研究(3323)
思想(3258)
改革(3227)
技术(3171)
高等(3142)
政治(3107)
学校(3021)
体制(2934)
机构
大学(81022)
学院(74610)
研究(30486)
教育(27220)
(23297)
经济(22524)
(21524)
师范(21461)
管理(20481)
(18844)
师范大学(18071)
理学(17220)
理学院(16857)
管理学(16395)
科学(16325)
管理学院(16194)
中国(16123)
(14762)
研究所(13292)
北京(13005)
(12885)
(12801)
中心(12305)
职业(11790)
技术(11450)
(11151)
教育学(10502)
(9912)
财经(9590)
研究院(8830)
基金
项目(44470)
研究(41024)
科学(36435)
基金(28787)
教育(27766)
(24095)
国家(23715)
社会(23640)
社会科(21944)
社会科学(21940)
成果(19375)
编号(19370)
科学基金(19270)
(17784)
(17715)
课题(17180)
(14747)
基金项目(13931)
规划(12533)
(12511)
(12156)
重点(11867)
(11783)
项目编号(11436)
资助(11328)
教育部(11287)
(10525)
(10523)
研究成果(10378)
(10279)
期刊
教育(45921)
研究(34790)
(27236)
经济(27236)
中国(26604)
职业(11012)
(9835)
技术(9749)
学报(9257)
大学(8726)
科学(8549)
(7541)
技术教育(7238)
职业技术(7238)
职业技术教育(7238)
管理(7206)
学学(6401)
高等(5338)
(5270)
论坛(5270)
财经(5207)
(5176)
金融(5176)
(4991)
农业(4983)
成人(4789)
成人教育(4789)
高等教育(4749)
(4527)
发展(4073)
共检索到127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忠仁  
幸福是环境与人的内在尺度相符合的状态,财富的增加与幸福感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消费也不是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适应能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新的幸福。面对相似的处境,幸福感却不相同,这是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面对确定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这是幸福教育的重要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炼果  黄卫星  
一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提出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包括一切理论、政策、措施等的根本标准,无疑是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并引起了理论界的热烈讨论。然而,在理论上,人们对生产力标准的含义理解并不一致。目前大致有这样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生产力标准是唯一标准、根本标准。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力标准是综合标准:因为对判断历史来说,不能以生产力作为历史标准;对社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叶峰  
教育自由是一种价值,反映的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客体的属性和变化与主体需要之间相一致的程度。教育自由是学校自主办学的核心要义,是教师教学自由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依据教育自由的主客体关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尺度是发展性尺度,表现为不妨碍个体发展与不损害他人自由;客体尺度是规范性尺度,表现为传递国家民族意识和维护公共利益。教育自由的实现需要消除主体对自由的需要与客体对自由的限制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可能实现的路径为:尊重个人的教育自由主张,培养主体实现教育自由的能力,为教育自由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云生  
教育尺度既不是教育的眼光、视角和一般意义上的参照系,也不完全等同于教育标尺。概括地讲,教育尺度是教育质与量的规定性。发展尺度与教育尺度具有交叉关系,二者既有重叠部分,也有各自独特的部分。教育尺度把能否通过教育这一途径促进并实现人的生命发展和幸福生存作为基本标准,主要看是否让所有人都接受公平的教育,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每一个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提供的教育是否在人的健康发展和幸福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教育学尺度围绕并指导教育尺度的实践和研究,又接受教育尺度的检验和挑战。在社会多尺度中,教育尺度是人类总体社会实践的内生性尺度、基础性尺度、泛在性尺度,是与所有人一生相伴的尺度,个体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霞  
面对围绕国学经典教育所产生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应重新确立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一飞  丁日佳  
通过IT外包,企业可以主抓信息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将非核心、现有人力无法承担、自主执行资金投入回报差的工作以购买外部专业服务的方式完成。但是,IT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级引擎,外包要把握怎样的尺度与原则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学英  
本文从信息使用价值尺度与价值尺度的关系及信息价值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特征等方面,论述了信息价值尺度的本质属性,认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支配信息商品运动的规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新荣  
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与主体的内在尺度相适应,即客体的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内容符合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就能够激起主体的美感。能够激起美感的客体才是对象,也才能够体现美的规律。对象以感性的形式呈现给主体,而主体以自身的尺度接受适合自身尺度的对象,所以,美是尺度的感性显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云生  
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一个重大原则和举措,更是一个可执行、可测量、可评估和可分析的尺度。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该尺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具有新的尺度立意,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逻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培育的教育逻辑的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逻辑的统一。其尺度范围不能失之于宽,也不能失之于窄,可将其限定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境域中。教育事业优先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优先规划与配置资源、优先投入与增长经费、优先培养与供给人才、优先改革与创新教育等四条标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事项在十九大报告中予以了明确,可归结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的尺度具象。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尺度刻写在中国大地上,必须基于这个尺度的政治、法律、系统、专业和人文等特性,强化政治责任、教育执法、统筹协同、监测评估、以文化人等抓落实,持之以恒方可建成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与实施,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注日渐升温,评鉴其均衡与公平的尺度这一难点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从普遍意义上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言论和视角已经不少,例如从入学机会均等、资源配置均等、区域和城乡差异缩小等角度展开的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涛  辛涛  高燕  
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把大尺度教育测评作为关注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有效发挥大尺度教育测评的作用离不开对其测评技术和方法的深入研究。等值是大尺度教育测评中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有助于实现测验的公平。研究采用共同题非等组设计,利用实际数据,比较3种等值方法(同时性校准、Stocking&Lord分别校准方法和Mean-Mean分别校准方法)与2种分别校准链接方案(集中式链接、链式链接)的题目参数等值精度。结果显示:多题本共同题设计下,Stocking&Lord方法的估计精度要高于Mean-Mean方法;Mean-Mean和Stocking&Lord两种分别校准等值方法在集中式链接方案和链式链接方案中的参数估计精度都比同时性校准的精度高;在链式链接方案中,随着链接题本数量的增加,参数等值精度在下降,在集中式链接方案中等值精度则没有这样明显的规律;等值方法对精度的影响要大于链接方案对等值精度的影响。其中,不同等值方法虽然在不同研究中分别被采用过,但同时考虑不同题本链接方案在国内外均没有实证研究。此研究结果,既弥补了国内外有关多题本共同题设计下不同等值方法以及不同题本链接方案的实证研究的不足,也为我国相关大尺度教育测评的等值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证依据,进而更好地实现测验的公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坤道  
国学经典是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性原创著作,其教育价值在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修身养德,立身做人;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在开展大学生"经典阅读"通识课时,应从历史、现代和辩证的维度确立经典阐释的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振山   杨航   杨林生   葛全胜  
评估与监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论研究和本土化方案设计已全面展开,但在相关评估与实践过程中对于目标约束、层级传递等方面的考量仍然不足。为此,从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尺度空间解构与评估方案。结果表明: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生态安全、环境适宜、绿色发展等维度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在快速缩小,社会和谐维度虽然水平逐年提升,但距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异等问题较突出。针对差异化目标,多尺度协同推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该评估方案可为诊断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问题、理解不同地区间和不同目标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支撑,也有助于不同层级、不同参与主体在开放框架下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系统地评估和监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郝仕龙  李壁成  
研究目的:研究和分析生态地理学中有关尺度及尺度转换的概念及内涵,探讨土地利用模式的尺度转换方法。研究方法:图示法,多元线性回归反演法,目标规划法。研究结果:为土地利用模式在不同尺度间的转换提供了方法参考,丰富了生态地理学中有关尺度及尺度转换的研究。研究结论:尺度和尺度转换涉及生态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各学科的联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