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81)
- 2023(13680)
- 2022(11405)
- 2021(10878)
- 2020(9052)
- 2019(19880)
- 2018(19494)
- 2017(36279)
- 2016(19499)
- 2015(21458)
- 2014(20647)
- 2013(20156)
- 2012(18145)
- 2011(16257)
- 2010(16697)
- 2009(15660)
- 2008(15547)
- 2007(13863)
- 2006(12325)
- 2005(11005)
- 学科
- 管理(73706)
- 业(65497)
- 济(64737)
- 经济(64638)
- 企(58836)
- 企业(58836)
- 方法(27178)
- 财(22824)
- 数学(21010)
- 数学方法(20713)
- 中国(20057)
- 技术(18651)
- 农(18562)
- 业经(18265)
- 制(17407)
- 学(15896)
- 务(15518)
- 财务(15470)
- 财务管理(15439)
- 理论(15219)
- 企业财务(14695)
- 银(13907)
- 银行(13883)
- 划(13468)
- 行(13164)
- 和(12952)
- 技术管理(12834)
- 农业(12641)
- 策(12562)
- 人事(12036)
- 机构
- 学院(263475)
- 大学(263290)
- 管理(107434)
- 济(99460)
- 经济(96932)
- 理学(91183)
- 理学院(90118)
- 管理学(88586)
- 管理学院(88049)
- 研究(84466)
- 中国(68207)
- 京(56038)
- 科学(52480)
- 财(50764)
- 江(41966)
- 所(41579)
- 农(41251)
- 中心(40921)
- 财经(38872)
- 业大(37668)
- 研究所(37490)
- 经(35352)
- 北京(34966)
- 范(34251)
- 州(34083)
- 师范(33841)
- 农业(32150)
- 院(31344)
- 技术(29405)
- 经济学(29085)
- 基金
- 项目(177638)
- 科学(141864)
- 研究(129614)
- 基金(129552)
- 家(113749)
- 国家(112767)
- 科学基金(98328)
- 社会(82409)
- 社会科(77989)
- 社会科学(77968)
- 省(70194)
- 基金项目(68586)
- 自然(64964)
- 自然科(63479)
- 自然科学(63461)
- 自然科学基金(62409)
- 教育(60539)
- 划(59338)
- 编号(52251)
- 资助(51184)
- 创(42038)
- 成果(41941)
- 重点(39709)
- 部(38464)
- 创新(38297)
- 发(37123)
- 课题(36074)
- 国家社会(34184)
- 科研(33595)
- 教育部(33256)
- 期刊
- 济(115446)
- 经济(115446)
- 研究(75718)
- 中国(63281)
- 管理(47004)
- 财(42792)
- 学报(41596)
- 科学(39565)
- 农(36694)
- 教育(33459)
- 大学(31541)
- 学学(29062)
- 融(25864)
- 金融(25864)
- 农业(24704)
- 技术(24473)
- 业经(20026)
- 财经(19304)
- 经济研究(17901)
- 经(16800)
- 图书(16509)
- 业(15688)
- 科技(14523)
- 问题(13668)
- 技术经济(13266)
- 版(12824)
- 现代(12748)
- 资源(12593)
- 会计(12352)
- 财会(12316)
共检索到40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苗仁涛 杜慧 李正瑞
尽管相较于组织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工作设计,能够“自下而上”进行工作设计的工作重塑被认为更能激发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上而下”的组织政策、资源及设计就不重要。因为现实中,员工“自下而上”的工作重塑一定会依托“自上而下”的组织政策和资源平台,两者应相辅相成。文章通过多时点方式调研了45家企业的351位员工,探讨了员工工作重塑对其幸福感及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检验了员工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组织规划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员工工作重塑与其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员工幸福感与其创新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随着员工幸福感的增加,员工创新行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变化。员工幸福感在其工作重塑与创新行为之间表现出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规划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够调节工作重塑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进一步地,工作重塑能够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交互,通过员工幸福感影响员工的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林 梅强 吴金南
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积极情绪扩展构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以工作应激为中介变量、感知组织支持为调节变量,构建员工幸福感影响创新行为的理论模型,使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技术对249份IT企业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员工幸福感对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幸福感显著负向影响工作应激,同时,工作应激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且在员工幸福感与创新行为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感知组织支持可以减弱工作应激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对工作应激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建安 陈明艳 金晶
虽然众多学者认为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的工作幸福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相关影响机理尚需揭示。本研究基于71家企业347名员工的配对调查数据,揭示了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集体工作幸福感、个体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及差异性。多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集体工作幸福感、个体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主人翁氛围的部分中介影响集体工作幸福感,通过组织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完全中介影响个体工作幸福感。本研究的结论不但拓宽了旨在提升员工工作幸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而且为企业塑造幸福型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晓莉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的基础,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在中国情境下工作幸福感、工作家庭冲突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了工作幸福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积极作用显著,在工作幸福感七个维度中工作价值、自主性、人际关系对员工创新构想的产生影响显著,且创新构想的产生在工作价值、自主性和人际关系对创新构想实施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用;工作家庭冲突在工作幸福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震 孙健敏
与以往将组织产出作为切入点的研究不同,本文基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定理论考察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态度(情感承诺和组织认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使用跨层次分析技术对国内122家企业的601名员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和组织认同均有显著影响,员工知觉到的组织支持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宏观"和"微观"取向,以"中观"视角证实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态度的积极影响和内在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亮 彭璧玉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我国企业73个工作团队的主管及其355个下属,从个体自我表征理论和情境力量理论相整合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组织自尊在工作幸福感和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工作幸福感和创新绩效之间没有起中介作用;交易型领导对员工的组织自尊与创新绩效关系以及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通过组织自尊影响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均具有跨层次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它对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与创新绩效关系,以及对员工的工作幸福感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影响创新绩效的间接效应均没有显著的跨层次调节作用。这些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提升员工创新绩效的管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尹小金 姜玉波 李俊
如何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已经成为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方式来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青海两家企业382名员工为调查对象,探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深化对员工工作幸福感产生原因的认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和组织支持在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感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本研究为企业管理者有效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营造幸福型组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文悝
工作幸福感是个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工作的潜能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从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文章以工作幸福感为视角,对影响省级党校教职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省级党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为实现教职工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双赢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省级党校 人力资源 管理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羽琦 谭春平 章家燕
常态化资源紧缺及全球供应链危机下,企业如何利用节俭式创新突破资源约束已引起广泛关注。在嵌入多团队系统协作情境下,对75个单团队和25个多团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基于多团队系统理论和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影响,并纳入边界管理者身份认同,探究节俭式创新由单团队向多团队系统跨层次聚合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对单团队和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均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单团队的节俭式创新是多团队系统节俭式创新的必要条件;边界管理者的多团队系统成员身份认同度越高,单团队节俭式创新越能够高效聚合为多团队系统的节俭式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斌 毛艳华
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和工作特征视角,通过对湖南、广东两省50家企业50名人力资源经理及385名员工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跨层影响以及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显著负相关;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显著正相关;挑战性工作要求、阻碍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挑战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斌 毛艳华
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和工作特征视角,通过对湖南、广东两省50家企业50名人力资源经理及385名员工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和分析了组织实施的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跨层影响以及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显著负相关;组织实施的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显著正相关;挑战性工作要求、阻碍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实施的控制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工作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挑战性工作要求、工作自主性、领导支持在组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健敏 王宏蕾 陆欣欣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测量。多层次方法的普及,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多层次研究的发展和理论构建。回顾和总结已有的文献,界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厘清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概念的多层次特征,阐述了多层次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其对理论构建的作用。在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依据多层次模型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测量规范,剖析了已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测量的方式和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多层次研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奚雷 彭灿 李德强
以23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样本,研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含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竞争性和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均能够促进双元创新;与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相比,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环境竞争性能够正向调节资源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而环境竞争性仅正向调节协调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茂敏 涂爱仙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的背景下,提高衰弱老年人的幸福感,创建积极老龄化社会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的调查,利用2017—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宏观数据,根据社会质量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阶层理论,构建跨层次结构模型(HLM),探讨社会经济保障对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地位及个人的心理弹性均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呈正向影响。(2)心理弹性在社会经济保障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社会地位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3)社会经济保障及社会地位均在心理弹性与衰弱老年人幸福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曼 席猛 赵曙明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幸福感(Well-being)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探究高绩效工作系统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内在机制,通过对128位高层管理者、128位人力资源部经理、1154位员工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组织结构不仅调节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关系,且进一步调节了高绩效工作系统通过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影响员工幸福感的间接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工作幸福感影响的跨层次分析
员工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情感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的跨层调节作用
CHCP模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文化的一个跨层次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效能感与知识分享行为关系的跨层次分析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工作绩效跨层次影响的实证检验
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与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作用——基于计划的、实施的和员工感知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
员工培训、工作重塑与主动性行为——任务情境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院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策略——基于医生主观幸福感的视角
灵活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心理契约满足——员工个体学习目标导向和适应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