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36)
2023(12902)
2022(10139)
2021(9113)
2020(7248)
2019(15757)
2018(15757)
2017(29710)
2016(16560)
2015(18506)
2014(18476)
2013(17760)
2012(15889)
2011(14337)
2010(14537)
2009(13731)
2008(13283)
2007(12132)
2006(11024)
2005(10085)
作者
(45927)
(37891)
(37399)
(36125)
(23819)
(17879)
(17247)
(14464)
(14207)
(13557)
(12766)
(12560)
(11986)
(11881)
(11657)
(11390)
(11385)
(11170)
(11082)
(10801)
(9534)
(9329)
(9135)
(8622)
(8599)
(8500)
(8446)
(8395)
(7598)
(7359)
学科
(64851)
经济(64784)
管理(45982)
(40937)
(31235)
企业(31235)
中国(24185)
(22248)
方法(21546)
数学(18288)
数学方法(18093)
地方(17502)
业经(16848)
(16298)
(15405)
农业(14473)
(12662)
贸易(12648)
(12396)
银行(12384)
(12296)
(11894)
(11378)
(10900)
(10679)
金融(10676)
理论(10649)
环境(10555)
(10050)
教育(9850)
机构
学院(231563)
大学(225404)
(90861)
经济(88613)
管理(82617)
研究(75740)
理学(69655)
理学院(68820)
管理学(67555)
管理学院(67121)
中国(59521)
(48100)
(45718)
科学(45015)
(37615)
(37466)
财经(35327)
中心(35232)
(33881)
研究所(33406)
(33176)
师范(32890)
(31714)
北京(30460)
(30352)
业大(29974)
(28151)
经济学(28103)
技术(26575)
农业(26123)
基金
项目(144915)
研究(113894)
科学(113611)
基金(100547)
(86091)
国家(85329)
科学基金(72603)
社会(71200)
社会科(67288)
社会科学(67274)
(59130)
教育(53106)
基金项目(52291)
编号(50119)
(48639)
自然(42701)
自然科(41621)
自然科学(41610)
成果(41452)
自然科学基金(40781)
资助(39526)
课题(35646)
(34043)
重点(33385)
(30996)
(30309)
(30306)
项目编号(29912)
(29337)
国家社会(28989)
期刊
(110810)
经济(110810)
研究(71936)
中国(50035)
教育(34941)
(34715)
(32975)
管理(31415)
学报(30906)
科学(28985)
(23960)
金融(23960)
大学(23949)
农业(22281)
学学(22118)
技术(21646)
业经(21188)
经济研究(17783)
财经(16830)
问题(15228)
(14597)
图书(12640)
(12305)
商业(12161)
职业(11648)
现代(11257)
理论(10850)
(10731)
(10727)
论坛(10727)
共检索到357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艳  杨楠  张颖  王振坡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着眼于增强居民幸福感。在厘清"幸福感"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不同时期、不同收入人群幸福需求层次及幸福感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产业支撑、改善生存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幸福感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车长金  刘巍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日益加强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其中既包括身体健康方面的投入,也包含身心发展方面的关怀。老年教育是老年公共事业的重要部分,是实现老年人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起步、迅速发展、改革创新三个阶段。教育参与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以及教育形式及内容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我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突出特点。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建立基于养教结合的现代化老年教育模式,"互联网+"新型开放式老年教育模式,终身教育背景下多样化老年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形成以代际文化互动为支撑的老年教育新视角,是发展多元化老年人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桂婵  胡卫东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基础上提出的,得到了国家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学术界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经济规律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趋势的观点;其后从数据角度对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晶  关涛  郎宏文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体制、制度、政策多维度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更需要在实践中尝试,树立科学的城镇化发展思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品冬  
随着新型城镇化理念和"美丽中国"构想的相断提出,美丽乡村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空间功能转换为主要特征,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应摒弃过往的城乡差别化发展模式,通过完善建设规划、壮大农村经济、彰显文化特色和强化环境治理等路径,最终实现城乡的二元统一和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华勇  
"四化"同步发展是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的多重机遇与任务的科学发展路径。阐释"四化"同步发展机理的基础上,界定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应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基底、以"四化"同步发展为过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出依托城镇化质量提升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具体路径包括:改善民生福利凸显以人为本、推进结构升级夯实产业支撑、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互补效应、融入信息化技术提升品质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鹏飞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理念、目标和操作层面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思想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在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提供了导向作用。必将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产业支撑体系、协调城乡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薛选登  张一方  
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河南省洛阳、新郑、禹州3市(县)的12个乡(镇)317家农户,对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逆城镇化"现象进行调研,发现农民城镇化意愿不强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通过"台阶式""差异化""中心辐射带动""以人为核心"等四种城镇化发展模式来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口城镇化"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季轩民  温焜  
我国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农村精准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扶贫目标的精确性、扶贫措施的科学性以及扶贫管理的严格性。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农村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农村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长期的粗放式扶贫。文章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路径: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设计扶贫模式;三是打破固有模式,寻求最佳扶贫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刘自强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基于分区视角,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宁夏新型城镇化既有发展速度快、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差异性明显以及集聚辐射能力不强的特征,又存在体制机制制约、固有政策约束、发展要素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客观问题。鉴于此,不仅提出了研究区新型城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还提出了先行先试、破解制度"藩篱"、扩大发展自主权、优化发展空间布局等具体的路径与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勇  曹宗平  
城镇化作为特定区域产业、要素聚集的动态空间载体,其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优劣的综合指标。西部地区城镇化主体模式的选择除了要统筹考虑自身的内外条件之外,更应该关注区域内绝大多数待转移人口的意愿与能力。文章基于人本视角展开分析,发现以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才是西部地区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最佳主体城镇化形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莺莉  王灿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病"与"农村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生态化转型的巨大压力。研究表明,旅游产业作为"环保产业"和"朝阳产业"发挥了其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加速起到了积极作用。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反生态"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根本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经济生态化转型的进程。因此,加快乡村旅游经济的生态化转型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生态化转型不仅是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导向。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转型案例说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需要以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为核心、旅游特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方法论、城镇化理论发展新趋势、核心基础理论、推进途径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