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6)
- 2023(12325)
- 2022(10682)
- 2021(9841)
- 2020(8303)
- 2019(18872)
- 2018(18510)
- 2017(35986)
- 2016(19058)
- 2015(21328)
- 2014(21305)
- 2013(20860)
- 2012(19012)
- 2011(16928)
- 2010(16742)
- 2009(15140)
- 2008(14511)
- 2007(12753)
- 2006(11234)
- 2005(9742)
- 学科
- 济(95184)
- 经济(94990)
- 管理(55846)
- 业(50177)
- 企(41650)
- 企业(41650)
- 方法(39141)
- 数学(33517)
- 数学方法(33129)
- 财(27015)
- 税(21821)
- 农(21710)
- 中国(21004)
- 地方(20551)
- 税收(20374)
- 收(20202)
- 业经(18900)
- 学(17915)
- 农业(14823)
- 理论(14619)
- 和(14559)
- 务(13868)
- 财务(13822)
- 财务管理(13789)
- 制(13769)
- 地方经济(13379)
- 企业财务(13081)
- 环境(12330)
- 收入(12292)
- 贸(12153)
- 机构
- 学院(265255)
- 大学(264058)
- 济(118902)
- 经济(116755)
- 管理(104153)
- 理学(90195)
- 理学院(89291)
- 管理学(87831)
- 管理学院(87316)
- 研究(83182)
- 中国(62678)
- 财(59213)
- 京(52594)
- 科学(47054)
- 财经(46199)
- 经(41902)
- 江(39806)
- 所(39502)
- 中心(38777)
- 经济学(38430)
- 研究所(35060)
- 经济学院(34433)
- 农(34315)
- 财经大学(34116)
- 业大(33660)
- 范(33372)
- 师范(33078)
- 北京(32463)
- 州(30925)
- 院(29675)
- 基金
- 项目(174830)
- 科学(139764)
- 研究(131350)
- 基金(129522)
- 家(110530)
- 国家(109588)
- 科学基金(96423)
- 社会(88290)
- 社会科(82871)
- 社会科学(82845)
- 基金项目(68202)
- 省(67154)
- 教育(61150)
- 自然(59882)
- 自然科(58572)
- 自然科学(58560)
- 自然科学基金(57555)
- 划(55456)
- 编号(53521)
- 资助(52717)
- 成果(43046)
- 部(39605)
- 重点(38716)
- 发(37249)
- 国家社会(37078)
- 创(36432)
- 教育部(35364)
- 课题(35333)
- 人文(34918)
- 大学(34389)
- 期刊
- 济(133035)
- 经济(133035)
- 研究(84257)
- 财(47765)
- 中国(47037)
- 管理(39079)
- 学报(35276)
- 科学(33016)
- 农(30344)
- 大学(28046)
- 学学(26435)
- 教育(26243)
- 技术(25059)
- 财经(23397)
- 经济研究(22525)
- 融(20386)
- 金融(20386)
- 农业(20247)
- 经(20147)
- 业经(19531)
- 问题(17034)
- 务(16674)
- 税(15985)
- 税务(14231)
- 技术经济(14229)
- 统计(13604)
- 财会(12528)
- 贸(12193)
- 理论(11949)
- 图书(11931)
共检索到39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旭东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备受理论界的关注。税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税收对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具备行为经济学基础。税收调节的作用是提高社会幸福感,改善社会的安全系数,使得社会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分析税收的调节作用必须置于社会心理和现有社会发展模式下进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建立在幸福感的基础上,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中的税收作用,可以从当前中国城市化、人力资本流动、区域差异和公共资源非均衡配置条件下的税收调节幸福感的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幸福感 收入分配 行为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娄伶俐
幸福感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的一个课题。一直以来,学界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医学领域,经济学对"主观幸福感"的涉足则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一门新兴学科的雏形也正在形成之中,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梳理已渐显必要。本文主要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生成机理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同时,对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燕萍 付淑琴
我国目前不合理的税种设计、税收管理体制、税收优惠政策是造成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为此 ,应优化税种设计、完善分税制度、改进税收优惠政策 ,为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发挥税收政策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税收体制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万超 王湘红 李辉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构建区县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的机制。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幸福感之间呈"倒U"型关系。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相对剥夺感、人际信任感和机会平等感在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并且性别、年龄和收入对这些中介作用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这是收入差距影响幸福感的机制。中介程度的计算结果揭示,正向"机会平等效应"强于负向"相对剥夺效应"和"人际信任效应",主导影响过程,这是收入差距提高幸福感的原因。这启示我们,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机会平等导向"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幸福感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福利供应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6-9年级202名留守儿童和268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更低,对消极情感的体验更高,留守儿童对消极情感的体验存在年级差异。(2)留守儿童在资金、照顾性服务和保护性服务方面获得的福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在福利方面存在年级和留守类型的差异。⑶福利提供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成分显著相关,照顾性服务可以正向预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恒
构造反映公平诉求的效用函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总体收入水平既定条件下使得全社会幸福感达到最大时的最优收入差距。考虑到收入差距还能够通过分配机制影响未来的社会总收入水平,因此本文利用优化模型,基于社会福利视角下对北京市最优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北京市收入差距情况较好,但近些年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北京市社会福利水平有所下降。
关键词:
社会福利 公平诉求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鹏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了收入差距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倒U形,临界点在基尼系数为0.4,当基尼系数小于0.4时,居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增强;但超过0.4时,扩大的收入差距将导致居民幸福感的下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居住在城市、非农业户籍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居民,其幸福感更低。居民自认为收入所得不合理也会显著降低其幸福感。
关键词:
中国居民 收入差距 主观幸福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计领 危薇
为全面了解经济福利对幸福感的影响,论文利用CHIP2008城镇住户样本的微观数据,考察了消费、收入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需求消费对幸福感存在稳健的正向影响;耐用品消费和收入对幸福感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消费、收入和财富对幸福感的影响在穷人、中间阶层和富人之间存在差异;基本需求消费的幸福效应主要来源于食物、服装和教育支出,住房支出显著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关键词:
消费 财富 收入 幸福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储德银 韩一多
行为经济学是针对传统经济学严格假定和推论的一次革新,在行为和实践方面分别就非理性行为建立了新模型,因其更加贴合实际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依据行为经济学效用理论、参照系理论以及偏好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可将其观点主要归纳为损失厌恶、参照依赖、框架效应、禀赋效用以及心理账户。本文以此分别对影响税收遵从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定程序、颁布、执行与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税收遵从 损失规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税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基于一个包含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以我国1980—2006年的经济为样本经济,通过参数化和数值模拟考察了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研究发现,在样本经济的参数环境下,我国税收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但税收的社会福利损失较大;适当提高税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原因是,税收通过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直接的促进作用要比其对劳动供给和投资的扭曲更大;税收通过提高消费增长率和休闲水平从而对社会福利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通过税收融资可以促进经...
关键词:
税收 经济增长 社会福利 公共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竞成
对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主要着力点应放在规范分配秩序上,应当通过综合的政策手段,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趋势就难以扭转,这一点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因为如果收入分配不公难以有效规范,仅靠最后环节,调节已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往往就成了治标不治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忠 朱昶阳 曾德明 肖敏 黄圆
公益创投是一种新型的公益资本投入方式,其对象一般为初创期或中小型的公益组织。除了资金支持,它还强调管理和技术支持,通过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促进能力建设和公益模式创新的目的。其实质是通过引发资源配置的调整,从而影响社会福利的变化。通过运用序数效用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分析公益创投在不同情况下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从而总结出其中的影响因素———投入来源和资源配置合理程度。此外,公益创投在福利事业发展、收入再分配调节及就业机会创造等方面也引致社会福利。
关键词:
公益创投 社会福利 福利经济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倪志良 陈永立 殷金朋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的数据,使用广义线性潜变量混合模型(GLLAMMS)对财政分权、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在城乡和地区两个层面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效果迥异;城乡收入差距与国民幸福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葛惟熹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差距被拉开的局面正在形成和发展。合理地拉开分配差距,能够鼓励竞争,推动社会进步;不合理的分配差距,则将给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研究市场经济下分配差距的形成,以及如何运用税收手段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节,已成为众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军林
本文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赫茨伯格激励—保健相关理论,提出影响企业员工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及开展员工幸福感审计的意义,并重点就员工幸福感审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员工 幸福感 审计 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