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1)
- 2023(8986)
- 2022(7533)
- 2021(6799)
- 2020(5454)
- 2019(11883)
- 2018(11519)
- 2017(21358)
- 2016(11919)
- 2015(12919)
- 2014(12587)
- 2013(11989)
- 2012(10875)
- 2011(9724)
- 2010(10127)
- 2009(9496)
- 2008(9139)
- 2007(8388)
- 2006(7682)
- 2005(7035)
- 学科
- 济(39195)
- 经济(39132)
- 管理(35953)
- 业(32243)
- 企(25339)
- 企业(25339)
- 农(15929)
- 财(14437)
- 中国(14125)
- 方法(12931)
- 数学(10905)
- 制(10793)
- 数学方法(10664)
- 业经(10553)
- 农业(10335)
- 地方(9498)
- 策(9422)
- 贸(9421)
- 贸易(9408)
- 易(9162)
- 银(8705)
- 银行(8703)
- 行(8389)
- 务(7736)
- 财务(7708)
- 财务管理(7694)
- 教育(7313)
- 理论(7294)
- 企业财务(7246)
- 融(7123)
- 机构
- 学院(156777)
- 大学(151706)
- 济(63413)
- 经济(61810)
- 管理(59210)
- 研究(51177)
- 理学(49656)
- 理学院(49176)
- 管理学(48328)
- 管理学院(48032)
- 中国(41285)
- 财(33962)
- 京(31278)
- 科学(28355)
- 江(26892)
- 中心(25247)
- 财经(25075)
- 所(24283)
- 经(22512)
- 农(22237)
- 范(22010)
- 师范(21864)
- 研究所(21312)
- 州(21255)
- 北京(19833)
- 业大(19095)
- 院(19037)
- 经济学(18844)
- 财经大学(18049)
- 技术(17606)
- 基金
- 项目(97568)
- 研究(78527)
- 科学(77475)
- 基金(68657)
- 家(57570)
- 国家(56988)
- 科学基金(49757)
- 社会(49494)
- 社会科(46885)
- 社会科学(46880)
- 省(39448)
- 教育(37104)
- 编号(34591)
- 基金项目(34491)
- 划(32307)
- 自然(29389)
- 成果(29213)
- 自然科(28703)
- 自然科学(28697)
- 自然科学基金(28139)
- 资助(28086)
- 课题(24547)
- 发(21974)
- 重点(21899)
- 年(21470)
- 部(21265)
- 项目编号(20957)
- 性(20737)
- 创(20329)
- 国家社会(19950)
共检索到252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邱夏 陈惠雄
目前我国存在着多重"幸福悖论"现象,这些现象既存在于同区域纵向的收入-幸福指数比较中,也存在于跨区域居民的收入-幸福指数比较之中。幸福悖论意味着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并不一定能随着经济福祉的增进而提升,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居民的幸福来源主要在于健康、亲情等微观要素,对收入、经济发展等中观要素的满意度稍低,对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宏观要素的满意度最低。居民满意度状况存在的层次性差异现象对政府管理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通过构建系统性以幸福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调整,才能够不断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关键词:
幸福指数 满意度 幸福悖论 公共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刘燕喃
随着大连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连市居民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但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在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两大环节入手,积极探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居民生活质量,居民收入,居民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泊溪 刘旭
一、生活质量的概念在传统经济学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使用单一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指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恩格尔系数。这些指标虽然有其简明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尚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程度,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许多专家和研究组织都在试图寻找可以替代或补充这些单一指标的方法,并且将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这一问题的重点转移到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全面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刘旭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若干思考李泊溪,刘旭一、生活质量的概念在传统经济学中,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使用单一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指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恩格尔系数。这些指标虽然有其简明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尚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勤昌 王兆峰
切实提升湘赣边区居民生活质量,是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方向标”,亦是检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色的“试金石”。以“红色摇篮”湘赣边区为考察对象,在共同富裕视角下构建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估框架,继而采用熵值赋权法、核密度估计、空间变差函数法勾勒其时空演进特征,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明居民生活质量组态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在时序演化上,湘赣边区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由2010年的0.270 3提升至2020年的0.586 0,研究后期居民生活质量增长的绝对差异逐渐敛缩。(2)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分异性特征,湖南分片区居民生活质量略高于江西分片区,浏阳市、醴陵市、平江县、袁州区、安源区等高值区呈“团簇状”分布,区域内部非均衡性结构特征明显。(3)湘赣边区居民生活质量增长存在经济驱动提升型、政府主导提升型、城镇化—交通双核驱动提升型、经济—资源—政府协同提升型4类路径模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两项前因变量为必要性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春 吴启富 刘宣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监测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方法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水平、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实证考察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并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
中国居民 生活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栋
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通过将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置于统计口径上的同一可比评价体系,利用收入、消费、文教、居住、医疗、社保、交通通讯、人口负担等八方面的核心指标2003-2007的五年数据,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法(GPCA)对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综合评价的结果,从经济和社会两大层面对5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城乡差距及城乡发展的地域差距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依此给出了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发展的排名。
关键词:
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统筹 时序全局主成分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美涛
农民的幸福指数与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排出的农村居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位次,为基层政府改善其公共服务能力作出了一个有益参考。西部农村应采取措施有效提高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参与式的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降低公共服务的提供成本,通过转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正龙
文章选择了现阶段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构建了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选用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31个省市居民2004年社会发展和个人努力所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程 吴瑞君
文章从利用客观指标构造居民生活质量单项纵向满意指数出发,给出了基于个人价值的多指标纵向综合满意指数的度量方法,建立了基于集体价值的纵向综合满意指数及其利用客观指标度量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满意度的方法,实现了群体间满意度的可比性和可评价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如何来设置合理的指标以及用何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呢?本文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评价我国城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蒋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续仅以客观指标评估生活质量在一定意义上便失去了作用。本文利用 2 0 0 3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住户主观生活质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目前城镇居民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总体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 ,收入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 ,并构建了一个由收入、婚姻和纵向比较为因素的解释生活质量的简洁模型。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满意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学欢 胡东滨 马北玲 粟路军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和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模型。通过对凤凰古城居民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旅游地社会责任主要通过三条路径对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旅游地社会责任→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3)旅游地社会责任→旅游积极影响→社区满意度→居民生活质量。此外,旅游地社会责任对旅游消极影响和居民生活质量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旅游消极影响对对社区满意度有直接影响,而对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月
本文提出了超额人均消费等概念,并以此作为衡量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而构建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察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有效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研究发现: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水平与结构显著提升,且提升速度与有效经济增长和谐同步;而超额人均消费贡献率偏低将成为制约我国有效经济增长的重大隐忧。因此,提高消费比例中超额人均消费的比重,优化超额人均消费结构,扩大农村居民的超额人均消费领域等措施,可有效地扩大内需,实现有效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居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