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7)
- 2023(4946)
- 2022(4279)
- 2021(3927)
- 2020(3518)
- 2019(8027)
- 2018(7747)
- 2017(15227)
- 2016(8032)
- 2015(8735)
- 2014(8593)
- 2013(8664)
- 2012(8348)
- 2011(7539)
- 2010(7749)
- 2009(6970)
- 2008(6913)
- 2007(6205)
- 2006(5424)
- 2005(5330)
- 学科
- 济(33974)
- 经济(33927)
- 业(20881)
- 管理(20460)
- 企(17298)
- 企业(17298)
- 方法(14872)
- 数学(12546)
- 数学方法(12347)
- 财(9412)
- 中国(8878)
- 贸(7797)
- 贸易(7794)
- 融(7770)
- 金融(7770)
- 学(7761)
- 制(7695)
- 易(7617)
- 农(7204)
- 银(6728)
- 银行(6720)
- 行(6471)
- 理论(6259)
- 业经(6027)
- 务(5479)
- 财务(5463)
- 关系(5459)
- 财务管理(5452)
- 地方(5432)
- 企业财务(5258)
- 机构
- 大学(115398)
- 学院(112142)
- 济(49256)
- 经济(48289)
- 研究(42843)
- 管理(40236)
- 理学(34078)
- 理学院(33648)
- 中国(33072)
- 管理学(32940)
- 管理学院(32712)
- 京(25034)
- 财(24974)
- 科学(24497)
- 所(22112)
- 研究所(19881)
- 农(19304)
- 财经(19230)
- 中心(18968)
- 经(17614)
- 江(16877)
- 北京(16163)
- 经济学(15677)
- 业大(15564)
- 院(15233)
- 农业(15088)
- 范(14815)
- 师范(14637)
- 财经大学(14594)
- 经济学院(14044)
- 基金
- 项目(72082)
- 科学(57008)
- 基金(54081)
- 研究(51368)
- 家(48078)
- 国家(47729)
- 科学基金(40234)
- 社会(33447)
- 社会科(31891)
- 社会科学(31882)
- 基金项目(27472)
- 自然(26105)
- 省(26071)
- 自然科(25588)
- 自然科学(25579)
- 自然科学基金(25150)
- 教育(24207)
- 资助(23240)
- 划(23076)
- 编号(19196)
- 成果(16891)
- 部(16890)
- 重点(16692)
- 性(15417)
- 发(14839)
- 创(14633)
- 教育部(14629)
- 国家社会(14544)
- 课题(14048)
- 科研(14039)
共检索到181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卓 赵会
近年来国际石油问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是重新审视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结构性原因。Kilian等学者的研究认为:传统上将国际油价波动归因于地缘政治、军事冲突等外生性供给影响因素的观点缺乏理论与实证的支撑,相反国际油价波动主要受到需求面冲击的影响。基于此,西方学者或明或暗地影射:伴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来的需求增长是导致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显示,将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主要责任归咎于中国经济增长缺乏理论和实证依据,相反,以美元流动性泛滥为特征的需求性冲击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油价波动原因 结构性冲击 美元流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任英华 应万明
以2004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基本金属市场中铜和铝的月度价格数据为样本,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将国际油价冲击分解为原油供给冲击、经济总需求冲击及原油特定需求冲击,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结构性油价冲击对中国基本金属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供给冲击对国内基本金属市场中铜和铝的价格没有显著影响,而经济总需求冲击与原油特定需求冲击对铜和铝的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铜受到的影响大于铝受到的影响。因此,决策者在面对油价冲击和波动时,要充分认识到油价冲击的来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韩剑 殷无弦
本文基于短期约束的SVAR模型,考察了1998—2015年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三种结构性冲击对中国37个工业行业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发现:①供给冲击、特定需求冲击和金融投机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抑制工业产出。行业的能源密集度越高,或者国有企业产量占行业产量比重越高,这种抑制效应越小。②总需求冲击带来的油价上涨会扩张工业产出,国内需求冲击对产出的扩张作用高于国外需求冲击,新兴经济体需求冲击的产出扩张效应高于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由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在产业和外贸方面互补性较强,而与新兴经济体竞争性更强,行业的出口依存度越高,其受国外需求冲击和发达经济体需求冲击的正向影响也越大,但受国内需求冲击和新兴经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宗明 吴正倩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红亮 邓伟 笪哲
本文运用Kilian(2009)的SVaR方法将油价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特定需求冲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石油净进口国和四个石油净出口国股票市场指数作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了结构性油价冲击对于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需求冲击对股市的影响最强,特定需求冲击次之,供给冲击不对股市产生影响。此外,非对称模型结果发现负向总需求冲击和特定需求冲击比相应的正向冲击只对净出口国股市有更显著和持久的影响,而区分大小规模后的结构性油价冲击则对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股市普遍表现出非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钱浩祺 吴力波 汤维祺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对全球及各国经济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关于油价冲击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却始终无法统一。本文利用包含非对称系数约束的近似向量自回归模型(near-Vector Autoregressive,n-VAR),对中美两国各工业部门产出与产品价格受油价冲击后不同的响应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油价冲击在行业间的传导过程,进而分析了市场环境、政策干预等因素对传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产业受油价冲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效应,下游产业则主要受需求冲击影响。我国中游产业受油价冲击主要表现为需求冲击效应,而美国则主要表现为供给冲击效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市场机制扭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阎键
人们早就料到,燕莎的开业必将对昆仑造成极大的冲击。果不其然,随着马路东边气球腾空而起,马路西边购物中心的营业额直线下降。看来我们被人家逼入了绝境,恐怕一时半会儿缓不过劲来。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冲击的背后还存在着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缪仁余
本文利用1997—2008年国际油价与中国汽车需求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非线性LSTAR模型,系统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冲击效应,同时也模拟了不同油价冲击情境下国内汽车需求消费量的响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汽车消费需求的负影响滞后一个季度,前四季度汽车消费需求对即期汽车消费需求影响由正转负;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具有非线性冲击效应,并可由LSTAR2模型表述;国际油价对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野华 吕金营
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对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本文从石油价格及其形成机制、石油价格冲击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石油价格冲击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已有文献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国际石油市场状况与我国国情,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这是本文拟达到的目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段继红
本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国际油价上涨确实对产出有逆向影响,但冲击后的产出变化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继续上升;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且CPI并不会在当期就对油价冲击做出响应,而是有一个相当的滞后期,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慢慢下降,逐渐回归到0值,但在达到0值后还会继续向下;国际油价上涨对一年期存款利率基本没有影响。针对造成这种实证结果的原因,本文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油价冲击 宏观经济 SVAR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强 张晓峒 滑冬玲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因子模型从35个宏观变量中提取4个宏观共同因子。基于这些共同因子构建logistic平滑转移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LSTFAVAR)模型。最后,基于LSTFAVAR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物价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产出、价格和货币供给量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其中,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冲击比物价非高增长状态更为明显。而且在物价非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而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因此,面临国际油价上涨引起的经济"滞胀",政府当局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手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吴达
2014年中期以来,为应对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带来的冲击,全球主要产油国的汇率政策选择出现明显分化。影响样本产油国汇率政策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缓冲空间,即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之和;二是产业结构,即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在10个样本产油国中,加拿大、墨西哥和挪威继续实行浮动汇率政策,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继续坚守钉住汇率政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和安哥拉转向了更加灵活汇率政策。对产油国的汇率政策选择及其宏观经济表现的比较研究表明,浮动汇率政策能够较好地抵御外部冲击,钉住汇率政策次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明 刘阳阳
首先通过调整的菲利普斯曲线来估计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油价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2000年之前影响不显著,之后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2008年之前和之后我国CPI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当季弹性分别大致稳定在0.01和0.019左右,即国际油价10%的变动会引起我国当季CPI同向变动0.1和0.19个百分点。进而通过一个两阶段方法来分析不同类型结构性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石油供给冲击,总需求冲击和石油个体性需求冲击对我国一般物价的影响更为持续。前者的影响仅在2个季度内显著,而后两者的影响则持续到5-6个季度。
关键词:
石油价格 通货膨胀 结构性冲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灿飞 陈韬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防范外部需求冲击风险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中国产品出口数据,从需求侧探讨相关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如何影响城市—产业出口韧性。现有研究主要探讨相关多样化的供给侧效应,对相关多样化的需求侧效应缺乏讨论,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需求侧详细分析相关多样化的作用机制。相关多样化水平高的产业具有更多的本地关联产业,且与关联产业具有更高的关联度,这种结构特征可能使其受到更多直接和间接外部需求冲击。本文发现,相关多样化确实与城市—产业的短期出口韧性负相关,且这一结果能够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关多样化的作用强度由于不同产品、地区、出口目的国对本地出口信息溢出的依赖程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相关多样化通过增加产业受到本地需求冲击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概率而降低短期出口韧性;进一步拓展理论模型发现,相关多样化还可能通过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不利于短期出口韧性。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建议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区域风险共担机制以防范外部需求冲击风险,推动区域内基于比较优势合理分工。
关键词:
相关多样化 韧性 外部需求冲击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