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4)
- 2023(13573)
- 2022(11655)
- 2021(10616)
- 2020(8856)
- 2019(20223)
- 2018(20277)
- 2017(38042)
- 2016(21118)
- 2015(24140)
- 2014(24944)
- 2013(24592)
- 2012(23621)
- 2011(21743)
- 2010(22406)
- 2009(20891)
- 2008(20782)
- 2007(19298)
- 2006(17250)
- 2005(16060)
- 学科
- 济(105758)
- 经济(105649)
- 管理(56906)
- 业(54271)
- 企(42374)
- 企业(42374)
- 方法(36073)
- 数学(30952)
- 数学方法(30676)
- 中国(29577)
- 地方(28642)
- 农(27287)
- 财(22347)
- 业经(21969)
- 学(21813)
- 制(21671)
- 农业(18256)
- 银(16965)
- 贸(16952)
- 贸易(16940)
- 银行(16928)
- 地方经济(16790)
- 融(16668)
- 金融(16660)
- 行(16360)
- 易(16237)
- 体(16130)
- 理论(15481)
- 和(14755)
- 环境(14410)
- 机构
- 学院(314174)
- 大学(311189)
- 济(133481)
- 经济(130393)
- 研究(115208)
- 管理(111294)
- 理学(92658)
- 理学院(91501)
- 管理学(89858)
- 管理学院(89263)
- 中国(88699)
- 科学(70228)
- 京(68585)
- 财(62209)
- 所(61162)
- 农(56907)
- 研究所(54649)
- 中心(52293)
- 江(52195)
- 财经(47430)
- 业大(45548)
- 北京(44451)
- 农业(44405)
- 范(43501)
- 师范(43015)
- 经(42546)
- 州(41489)
- 经济学(41005)
- 院(40820)
- 省(37886)
- 基金
- 项目(190959)
- 科学(147133)
- 研究(142587)
- 基金(132541)
- 家(115153)
- 国家(114088)
- 科学基金(95317)
- 社会(87547)
- 社会科(82720)
- 社会科学(82698)
- 省(77513)
- 基金项目(69183)
- 教育(65824)
- 划(64284)
- 编号(60342)
- 自然(58848)
- 自然科(57387)
- 自然科学(57368)
- 自然科学基金(56310)
- 资助(55214)
- 成果(50749)
- 发(46970)
- 重点(43663)
- 课题(43577)
- 部(41246)
- 创(38856)
- 发展(37941)
- 展(37341)
- 创新(36389)
- 性(36159)
- 期刊
- 济(166811)
- 经济(166811)
- 研究(100815)
- 中国(73876)
- 农(53251)
- 财(50128)
- 学报(49516)
- 科学(44062)
- 管理(42602)
- 教育(40542)
- 大学(36710)
- 农业(35432)
- 学学(34226)
- 融(33117)
- 金融(33117)
- 技术(30507)
- 业经(27098)
- 经济研究(26896)
- 财经(24266)
- 问题(21432)
- 经(21050)
- 业(18973)
- 技术经济(17018)
- 图书(16808)
- 贸(16778)
- 商业(15758)
- 世界(15316)
- 统计(15309)
- 版(14930)
- 国际(14774)
共检索到508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净植 徐小俊 方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阶段,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保障手段,并购重组成为了促进行业整合、提升配置效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市场日趋活跃,并购重组交易规模不断突破新高。鉴于目前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深入探讨、分析并购重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功效,进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净植 徐小俊 方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阶段,作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保障手段,并购重组成为了促进行业整合、提升配置效率、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购市场日趋活跃,并购重组交易规模不断突破新高。鉴于目前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实现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式,深入探讨、分析并购重组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功效,进而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方重 崔佳
德国企业并购重组在促进产业升级,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效应。本文深入探讨、分析德国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基本状况、交易特点及其相关的监管法规,进而为完善我国监管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传统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到了今天,正日益面临"两增一提一减少"的挑战,即增加生产的灵活性、增强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铭
近年来,在资本汇聚、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下,并购市场热潮迭起,呈现出法治化、纵深化、跨界化、海外化的新特征。从中国"南北车合并"案例看,并购重组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进业务协同,提高国有资产盈利能力,对深化国企改革具有积极示范效应;从华谊兄弟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看,把握政策窗口深化并购重组空间,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是促进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力。文章基于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启示,需要结合混合所有制等国企改革亮点、弱化炒壳预期和新三板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商务部门、证监部门、财税部
关键词:
并购重组 实体经济 功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翀 李明星
金融租赁体现了"融资"和"融物"相结合的本质,发挥其五大功能优势,在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和"三农"、"中小微"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一步,应更好地发挥其功能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拓宽覆盖面,加快政策落实,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租赁 实体经济 融资和融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武先
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回归实体经济本位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途,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不能懈怠。应求"实"明义,重视实体经济,认清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强盛之基、治世之道;务"实"而为,着力实体经济,提升产业实力、激发企业活力、发掘需求潜力、增强优化能力;崇"实"尚本,服务实体经济,加强政策引导、尊重劳动创造、振兴实业精神。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重视 着力 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西华大学会计学省级特色专业课题组 章道云 周佩 姚世斌
我国货币资金投放方向和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发展动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金融平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安排激活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导向助推实体经济,金融引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货币投放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余建林
绍兴市柯桥区全面改革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方式,与浙江省产业基金合作成立首批区域性政府产业基金,积极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该区域基金规模40亿元,是11支区域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基金,其中省产业基金出资12亿元,区产业基金出资28亿元。产业基金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柯桥政府产业基金自成立以来,积极支持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改善融资结构等,并根据高端装
关键词:
基金管理人 产业基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单贵尧 黄彬彬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供应不足和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如何营造更好的用工环境,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瓶颈,服务好经济的健康发展,既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必须依靠各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才能得以逐步破解。■东阳市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原因分析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涛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机构要主动展现金融担当,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信贷结构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搭建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加大重点支持领域投放,做到信贷精准滴灌等三个方面,提出商业银行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浩博
随着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及制造业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针对西安市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经营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西安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广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了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一项基本前提即发展实体经济要认清其重要地位和现实困境等发展现实;两个战略目标即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三维基本要求即发展实体经济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坚持党的领导及以我为主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等科学方法;四项发展举措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抓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合力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提振发展信心底气,牢牢把握人才凝聚举措、壮大人才队伍支撑。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对振兴实体经济、抓牢我国经济命脉、巩固我国发展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仲林 孙艳华 高泽铭
本文依据2014年10月至2017年11月16个"非同期"限购城市和29个非限购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合成控制法研究了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调控商品房价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限购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政策效应因商品房建筑面积和城市规模等特征存在差异性;同时发现了房地产限购政策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典型事实,并证实了限购政策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较显著的"回馈效应",特别是由限购政策产生的转移投资对实体经济产出存在约10个月的滞后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儒奇 陶士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选取中国2011-2018年2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影响,其中促进效应明显强于抑制效应;相较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更为明显;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二线和其他城市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强于一线城市;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间接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会通过影响传统金融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在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对邻近地区的实体经济产生正向空间外溢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伟军 张忱 肖颖
实体经济的振兴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政府引导基金运用于实体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理念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实施的事后效果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下,地方实体经济当前难以突破地域限制、难以获取强劲资金、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等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引导基金的运作机制,在投资规模、投资区域以及投资产业上加以合理限制和引导,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模式、制度设计方面以市场化方式规范运作,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引导基金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