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9)
2023(8132)
2022(6905)
2021(6664)
2020(5640)
2019(13214)
2018(12912)
2017(24981)
2016(13057)
2015(15358)
2014(14790)
2013(14865)
2012(13902)
2011(12636)
2010(12343)
2009(11574)
2008(11523)
2007(9951)
2006(8810)
2005(8027)
作者
(35448)
(29526)
(29458)
(28083)
(19140)
(14149)
(13681)
(11388)
(11328)
(10606)
(10093)
(10061)
(9448)
(9240)
(9184)
(9080)
(8834)
(8768)
(8675)
(8379)
(7447)
(7073)
(6998)
(6833)
(6659)
(6532)
(6476)
(6370)
(5791)
(5725)
学科
(62345)
经济(62285)
(44424)
管理(43924)
(38456)
企业(38456)
方法(33802)
数学(30799)
数学方法(30645)
(20744)
中国(17341)
(14729)
财务(14704)
财务管理(14677)
(14369)
贸易(14361)
企业财务(14228)
(14083)
(13864)
(13072)
业经(12431)
(10437)
(9454)
金融(9453)
(9298)
银行(9295)
体制(9215)
(8815)
农业(8691)
技术(8355)
机构
大学(196622)
学院(190538)
(90809)
经济(89552)
管理(79457)
理学(68645)
理学院(68015)
管理学(67380)
管理学院(66994)
研究(62094)
中国(51727)
(43203)
(40893)
财经(35224)
(32556)
科学(31798)
经济学(29992)
中心(29334)
(29072)
经济学院(27310)
财经大学(26844)
北京(26342)
研究所(25939)
(25278)
商学(22938)
商学院(22744)
(22563)
(22209)
师范(22053)
(21867)
基金
项目(124062)
科学(100839)
基金(96761)
研究(92608)
(82724)
国家(82149)
科学基金(72616)
社会(63777)
社会科(60777)
社会科学(60766)
基金项目(50096)
自然(44973)
自然科(44076)
自然科学(44068)
自然科学基金(43420)
教育(42866)
(42386)
资助(40880)
(36802)
编号(36117)
成果(30582)
(30565)
国家社会(28583)
教育部(27653)
重点(27087)
人文(26232)
(25806)
中国(25802)
大学(25256)
(24650)
期刊
(89495)
经济(89495)
研究(57621)
(35520)
中国(35390)
管理(29208)
学报(24806)
科学(23431)
(19977)
金融(19977)
大学(19560)
财经(18672)
(18625)
学学(17796)
经济研究(16766)
(15980)
教育(15817)
技术(15111)
图书(13798)
(13500)
农业(12869)
世界(12048)
问题(12000)
国际(11999)
业经(11617)
理论(10258)
技术经济(9665)
统计(9661)
书馆(9536)
图书馆(9536)
共检索到285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党论  郭瀚中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重大,那么,在并购重组中是否存在着提前信息泄露?本文构造了网络异常搜索变化指数来研究并购重组中的信息泄露是空穴来风还是真有此事。文章发现:在并购重组公告日前第五天起,网络搜索量就开始异常显著增加,且在公告日当天达到峰值,公告日前五日的累计异常搜索变化率为公告日的120%,这说明并购重组的信息泄露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有此事;并且在股权转让的并购重组中,这种网络异常搜索变化指数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并购重组中的网络异常搜索也越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万良勇  胡璟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公司财务行为是公司财务研究发展的最新领域。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对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公司越容易发生并购行为,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更好地为并购决策提供咨询建议服务;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正式制度环境越差的地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行为的正向关联越明显。本文还补充检验了独立董事网络位置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发现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与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独立董事治理、公司并购和社会网络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泉  余谦  王晓坤  
本文选取我国资本市场 1 998— 2 0 0 1年间发生的 41 6起上市公司收购兼并非上市公司事件为研究样本 ,实证考察了控股股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或掏空动机对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公司具有配股或避亏动机时进行的购并活动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升公司的会计业绩 ,而无保资格之忧时进行的并购活动目的在于掏空资产 ,会损害公司的价值 ,但掏空行为对公司的会计业绩却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本文选择2011—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网络搜索量数据,系统考察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关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对上市公司ESG表现发挥积极的提升作用,并且投资者关注与公司ESG表现之间的正向关系在国有控股、高科技和重点排污等公司中更明显;此外,投资者情绪、投资者互动、投资者调研和投资者持股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关注都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ESG表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ESG表现驱动因素的研究,为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ESG体系建设、积极践行ESG理念,以及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投资者引导等提供了理论支撑与经验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李纪华  
本文利用1998-201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采用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并购重组的动态演变路径及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并购重组的动态演变路径呈"发散式螺旋"的变化特征;不同制造业子行业及制造业总体的并购重组按动态演变能量的大小分别处于低潮期、活跃期和高潮期;不同制造业子行业在考察期中间阶段的变化及周期性、循环性的变化是并购重组动态演变路径变异的两个主要方式;不同制造业子行业之间并购重组的动态演变具有显著差异,未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仍会沿着"发散式螺旋"的演变路径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姚海鑫  
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共享审计对并购商誉泡沫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并购双方共享审计显著降低了新增并购商誉金额,且在并购完成后,显著降低了并购商誉发生减值的概率以及商誉减值的计提比例。进一步探究作用机理发现,共享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并购方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共享审计对并购商誉泡沫的抑制作用主要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境下成立,表明上述作用是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得以实现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红军  李井林  
本文针对传统上静态视角对责任铁律检验的缺陷,将2006~2015年的中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并购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外延式边界扩张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增进效应,间接反向地动态检验责任铁律的存在性与合意性、权变性与异质性,探寻责任铁律的可能逻辑路径。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引致的外延式边界扩张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增进作用,证实了责任铁律在现实中的存在性与合意性;相比于相关性并购,非相关性并购引起的外延式边界扩张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增进效应更强,即责任铁律具有权变性与异质性,表明"利益相关方网络规模(结构性嵌入)—社会影响力—社会权力—社会责任"是责任铁律的逻辑路径之一;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变化和市场地位变化是外延式边界扩张的企业社会责任增进效应的中介机制,沉淀性冗余资源变化则没有展现出明显的中介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企业能力—社会权力—社会责任"和"市场地位—市场势能—社会权力—社会责任"是责任铁律的另外两条逻辑路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田高良  韩洁  李留闯  
本文以社会镶嵌理论为基础,选择2000-2011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主要探索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是否会影响并购绩效。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连锁董事关系会减损并购公司、目标公司以及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的并购后实体的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质量较高时,这种减损作用会降低。当并购双方存在连锁董事关系时,目标公司更易接受股票作为并购支付方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解释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损益之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士伟  陈德棉  陈鑫  乔明哲  
以2011-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信息对并购绩效具有正向的披露效应;同时,还比较不同分组的披露效应作用强度,结果显示:国企组、高研发投入组分别比各自的对立组效果明显。进一步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样本进行探讨,发现社会责任表现与并购绩效具有倒U型关系,且93%以上的企业处于倒U型关系的上升阶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逸  张金鑫  于江  
并购通常会引起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那么企业是否会利用并购的契机优化资本结构呢?本文以2008~2013年间发生并购交易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上市公司利用并购交易的契机,优化杠杆率、缩小与目标资本结构差距的现象;同时,我们基于TobiT与oLS两种模型度量公司目标资本结构,引入交叉变量回归后发现,"过度负债"企业在交易中会更加注重缩小与目标资本结构的差距,其倾向性和调整程度都显著高于负债较低的企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扈文秀  杨栎  章伟果  
基于社会镶嵌理论,从主并企业和目标企业高管之间的社会联结关系的角度出发,选择2005~2014年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探讨高管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因学历和任职而造成高管间两种不同的社会联结对并购绩效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并购双方的高管社会联结,尤其是由于学历而造成的社会联结,会降低主并企业、目标企业以及并购后合并实体的价值;并且当企业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时,这种价值的减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查大鑫  
基于沟通效应与掩饰效应理论,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ESG信息披露降低了股价特质信息含量,支持掩饰效应;ESG信息披露没有提供增量特质信息,无法实现沟通效应。第二,对于掩饰动机强、盈利波动大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削减作用更为明显;管理层主要采取策略性地多披露行业层面信息而少披露公司特质信息作为掩饰手段。第三,参照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标准、主动披露公司在ESG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聘请第三方机构鉴证ESG报告,可以缓解ESG信息披露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负向影响;分析师和媒体关注可以抑制ESG信息披露的掩饰效应,降低其对股价特质信息含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要加快建立统一的ESG信息披露规范,推动上市公司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充分发挥分析师和媒体的外部治理和信息中介作用,以此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魏志华  
重大资产重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企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出发,实证检验媒体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成败的影响。以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沪深两市481次重大资产重组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负面报道显著提高了公司主动终止重组计划和重组方案未通过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重组失败的概率;在重组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负面报道对重组进展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了明显的时效性;同时,与资产质量相关的负面报道提高了公司主动终止重组的概率;而与资产定价相关的负面报道提高了重组方案审核不通过的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负面报道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事中监督作用及公司治理作用,扮演了积极的资本市场"守望者"角色。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魏志华  
重大资产重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国企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是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媒体的社会"守望"功能出发,实证检验媒体负面报道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成败的影响。以2008年1月至2015年7月沪深两市481次重大资产重组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负面报道显著提高了公司主动终止重组计划和重组方案未通过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重组失败的概率;在重组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负面报道对重组进展的影响不同,表现出了明显的时效性;同时,与资产质量相关的负面报道提高了公司主动终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丽娟  钟田丽  
本文分别从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状况、行业状况、地区状况、法规遵守状况等方面对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环境信息披露指标上有一定的选择性偏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污染行业;地区间环境信息披露差异并不显著;环境规制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作用,但影响力度有限。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虽然逐年上升,但整体披露水平依然较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