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
- 2023(1771)
- 2022(1528)
- 2021(1393)
- 2020(1212)
- 2019(2800)
- 2018(2602)
- 2017(5050)
- 2016(2705)
- 2015(3045)
- 2014(2917)
- 2013(3051)
- 2012(2682)
- 2011(2153)
- 2010(2114)
- 2009(2161)
- 2008(2136)
- 2007(1891)
- 2006(1675)
- 2005(1448)
- 学科
- 业(15849)
- 企(15158)
- 企业(15158)
- 管理(13183)
- 济(9163)
- 经济(9155)
- 财(7517)
- 务(6132)
- 财务(6122)
- 财务管理(6118)
- 企业财务(5969)
- 制(5491)
- 体(4682)
- 体制(4472)
- 方法(4285)
- 数学(3538)
- 数学方法(3522)
- 划(2838)
- 策(2406)
- 业经(2363)
- 经营(2298)
- 农(2102)
- 决策(2074)
- 环境(2002)
- 计划(1756)
- 贸(1756)
- 贸易(1752)
- 易(1709)
- 人事(1687)
- 人事管理(1686)
- 机构
- 大学(36008)
- 学院(35416)
- 管理(15712)
- 济(14318)
- 经济(14068)
- 理学(13652)
- 理学院(13536)
- 管理学(13432)
- 管理学院(13360)
- 研究(9259)
- 财(9195)
- 中国(8791)
- 京(7472)
- 财经(6990)
- 经(6378)
- 财经大学(5282)
- 江(5208)
- 商学(4999)
- 商学院(4965)
- 中心(4684)
- 科学(4627)
- 北京(4626)
- 州(4284)
- 所(4226)
- 会计(4179)
- 农(4083)
- 业大(4082)
- 经济学(4026)
- 公司(4022)
- 经济管理(3947)
共检索到56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支晓强 王瑶 侯德帅
业绩承诺作为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既可能是激发企业价值创造的利器,也可能沦为内部人自利的工具。本文以2008—201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对内部人减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人在业绩承诺期内减持规模显著增加,尤其当公司盈余信息质量较低、分析师乐观度较高时,内部人减持规模更大。当公司业绩承诺实现率虚高时,内部人减持也更多。这些结果表明内部人可能会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在承诺期内高位减持套现,导致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此外,本文还发现业绩承诺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在非关联并购、民营企业以及外部媒体监督较弱的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人主要在业绩承诺期后期减持。并且,当业绩承诺水平越高时,内部人减持规模越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拓展业绩承诺对内部人减持的影响机理研究,也有助于丰富内部人信息优势和自利行为的相关文献,同时对于完善业绩承诺监管和改善投资者决策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叶会 陈君萍
以A股上市公司在2009—2019年发生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考察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前一年的限售股解禁比例对并购业绩承诺的使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业绩承诺的公司,内部人在并购后会进行更频繁和更大规模的减持,并且能够从减持中获取更高的长期超额回报。拓展性检验结果显示:融资融券制度和减持新规可以有效抑制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驱动的并购业绩承诺;当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越不利、管理层短视程度越高时,内部人减持自利动机对并购业绩承诺的影响越大。
关键词:
内部人减持 业绩承诺 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琴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研究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发现:重组协议订立阶段,针对目标资产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首次公告使得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高的短期市场超额收益;并购重组活动完成后的3年间,目标资产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在长期市场绩效上同样表现得更加抢眼,但才财务绩效上却与目标资产不存在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并无显著差别。以上结果说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得到了资本市场较多的认同与肯定,但从长期财务绩效来看,业绩承诺的价值创造能力尚待进一步证实。本文的发现对投资者、收购活动参与各方及监管层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承诺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翟进步 李嘉辉 顾桢
随着并购重组的井喷,业绩补偿承诺作为并购交易定价调整机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那业绩承诺是降低还是加剧了并购交易中的投资风险?基于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业绩承诺对标的资产估值及并购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减缓当事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具有较强的信号作用,推高了并购重组时标的资产的评估价值,同时造成上市公司股价的攀升,该相关度在双向业绩承诺重组交易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进一步对业绩承诺进行了事后研究,结果发现,业绩承诺的实现程度与之前的资产高估值并不形成一致关系,预示着高估值资产所蕴涵的预期业绩并未实现,深入分析发现,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好(外部环境)和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较低(内部环境)是其主要原因。因此,资本市场投资者应慎重看待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防范业绩承诺成为空谈的风险;同时,监管层应强化对业绩承诺的事前和事后管理,而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强化对业绩承诺违约的处罚力度是其重要思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竞达 范庆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行为及其政策影响进行相关研究。从并购项目实现期内业绩达成率的角度,本文发现"神预测"区间内相邻实现期内的业绩达成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期业绩实现期的业绩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后期,由此本文认为我国并购重组中存在高业绩承诺现象。进一步,从业绩实现能力的角度,本文划分出具有高业绩承诺行为的并购项目并将其对估值溢价率和交易溢价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业绩承诺使其获得了"高估值",同时在资产交易时产生了"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项目由于业绩无法实现,则变成了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小刚
近年来,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企业战略转移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被收购方或控股股东常常做出业绩承诺,主要有股份补偿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而对于两种补偿形式的财税处理,会计准则和税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本文在文献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以斯太尔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作为分析对象,结合会计原理和现有税收法规提出了股份补偿和现金补偿两种形式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见解。
关键词:
业绩承诺 并购重组 会计原理 税法法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承诺 补偿方式 经营业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饶茜 侯席培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全面的证据,也为监管机构建立更为有效的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并购重组 业绩承诺 补偿方式 经营业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沁洋 陈航 刘向强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探究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对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并购重组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公司,之后商誉减值的概率更高,且商誉减值金额更大。此外,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对商誉减值的负面影响在收购方为非国有企业,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时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业绩补偿承诺通过推高并购溢价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商誉减值;在并购业绩补偿承诺未达标和业绩补偿承诺到期后的第一年,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高,减值金额也更大;其次,并购业绩补偿承诺水平越高,也更容易引发商誉减值。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经济后果相关的文献,而且从制度层面拓展了商誉减值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为监管部门优化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制度及防范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超 刘长翠 雒晨旭
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问题存在广泛争议。本文以补偿方式为切入点,在对当前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引入实务案例,分别对"现金补偿""股份回购补偿"和"送股补偿"方式下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所得税处理争议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实操层面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税务处理和税务部门的征管稽查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恩学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其实现战略发展,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近些年,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的"三高"并购对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已成为资本市场各方均能接受的制度安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刚 乐晓梅
上市公司在进行关联并购交易时,控股股东为了实现估值高溢价以及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普遍签订了比较高的业绩承诺协议。但是这些业绩承诺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实现市场会做何反应?基于此,本文以浙江广厦做出的并购业绩承诺以及后续三年的业绩承诺实现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项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做出业绩承诺时市场具有正面的市场反应,但是当业绩承诺没有实现时具有较强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业绩承诺 市场反应 浙江广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博
业绩承诺作为实现预期收益的保障性工具,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忽悠式"、"跟风式"并购重组屡见不鲜的背景下,业绩承诺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承诺业绩不一定能实现,部分标的资产的业绩完成率极低甚至为负数;业绩承诺助推高溢价,导致标的资产价格虚高,并购方即使获得业绩补偿也难以实现投资预期;承诺业绩未实现以致并购方企业商誉减值,降低企业利润。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条款的约束力较弱,也难以就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结果失真对中介机构进行追责;现行会计准则未对业绩补偿款的会计处理方法形成统一规范,也未就承诺业绩实现情况对商誉减值的影响作出明确规定。为此,建议明确业绩承诺条款在并购重组交易中的适用范围,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标的资产原股东、资产评估机构等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信息披露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并购重组业务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志凤 高艳荣
近年来,并购成为企业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方式。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被收购方或控股股东往往会做出履约承诺,而并购交易中涉及履约承诺补偿的税务和会计处理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做出规范的指导。本文以斯太尔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为例,结合现有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探讨斯太尔公司在业绩承诺中涉税会计处理不足,导致重组后斯太尔公司后续经营情况不理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窦炜 Sun Hua 郝颖
本文以2008—2014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重组交易中业绩承诺的可靠性,以及不同交易对价支付方式对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现金支付方式,以股权形式支付交易对价的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更多市场支持、更高的会计利润和经营业绩,而且业绩承诺可靠性也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强业绩承诺的可靠性,但实证结果并不支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变化具有相同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采用股份补偿作为业绩承诺补偿方式的上市公司,同样更愿意通过股票的方式支付并购重组交易对价,且业绩承诺也更可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