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7)
- 2023(9931)
- 2022(8520)
- 2021(8071)
- 2020(7172)
- 2019(16461)
- 2018(16357)
- 2017(31636)
- 2016(16881)
- 2015(19189)
- 2014(19285)
- 2013(18968)
- 2012(17331)
- 2011(15430)
- 2010(15096)
- 2009(14007)
- 2008(13623)
- 2007(12062)
- 2006(9835)
- 2005(8518)
- 学科
- 济(70651)
- 经济(70585)
- 业(50992)
- 管理(49703)
- 企(42075)
- 企业(42075)
- 方法(38354)
- 数学(34683)
- 数学方法(34264)
- 财(19885)
- 农(18766)
- 中国(16524)
- 业经(13863)
- 贸(13782)
- 贸易(13781)
- 制(13549)
- 易(13416)
- 务(13030)
- 财务(12981)
- 财务管理(12948)
- 学(12932)
- 农业(12613)
- 地方(12482)
- 企业财务(12257)
- 技术(12139)
- 和(10776)
- 理论(10075)
- 银(10007)
- 银行(9984)
- 环境(9754)
- 机构
- 大学(239391)
- 学院(239284)
- 济(98990)
- 管理(98133)
- 经济(97020)
- 理学(85941)
- 理学院(85066)
- 管理学(83568)
- 管理学院(83116)
- 研究(73890)
- 中国(56055)
- 京(48830)
- 科学(46106)
- 财(43966)
- 农(39095)
- 中心(36651)
- 业大(36565)
- 所(36091)
- 财经(36062)
- 江(34184)
- 研究所(33032)
- 经(32885)
- 农业(30970)
- 经济学(30370)
- 北京(29966)
- 范(29161)
- 师范(28839)
- 经济学院(27724)
- 州(27125)
- 财经大学(27036)
- 基金
- 项目(166964)
- 科学(132279)
- 基金(122471)
- 研究(120277)
- 家(106295)
- 国家(105457)
- 科学基金(91705)
- 社会(76147)
- 社会科(72346)
- 社会科学(72326)
- 省(65654)
- 基金项目(65417)
- 自然(60671)
- 自然科(59327)
- 自然科学(59306)
- 自然科学基金(58262)
- 教育(55845)
- 划(55311)
- 资助(50337)
- 编号(48785)
- 成果(38044)
- 部(37392)
- 重点(37341)
- 创(35645)
- 发(35184)
- 创新(33330)
- 科研(32898)
- 教育部(32244)
- 课题(32206)
- 大学(31618)
共检索到330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凡 叶钦华 黄世忠
近年来涉及并购重组领域的财务舞弊事件愈发增多。本文发现,并购后业绩承诺舞弊问题的根源在于并购时被并购方为实现高收益而推高并购溢价的强烈动机。而推高溢价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是被并购方通过舞弊提高并购时点乃至并购前的业绩。在康尼机电并购龙昕科技的案例中,龙昕科技并购前后都进行了舞弊,特别是并购前操纵业绩的行为最终被定为合同诈骗罪。本文将以此为例,以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为框架,讨论如何从合并报表、并购前个别报表、并购过程非财务信息中识别异常特征,总结讨论并购舞弊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财务舞弊 并购 商誉 业绩承诺 精准达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凡 叶钦华 黄世忠
存货科目历来是财务舞弊"高发之地"和"藏身之所",且其核查难度较大,生产过程难以观察、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才可判断其真实性的产品尤其如此。康美药业案例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在会计差错更正之后,从货币资金异常变为存货异常,且所处行业中药材存货较难核实。本文利用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分析框架,讨论如何利用财务逻辑和业务逻辑的交叉验证,分析存货异常增长背后可能藏匿的问题,由此提出针对存货异常的反舞弊核查程序及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钦华 叶凡 黄世忠
收入舞弊是最常见的财务舞弊类型,近年来愈发从会计操纵手法转向更加隐蔽的交易造假手法,识别难度持续加大。本文基于东方金钰财务舞弊案例,从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入手,识别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的财务异常特征,以及客户与供应商的隐性关联关系、实际控制人的异常行为等非财务异常特征,由此讨论如何借助多维数据和五维度模型对交易造假类收入舞弊进行更有效的识别和防范。
关键词:
收入舞弊 交易造假 关联方问题 舞弊识别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钦华 叶凡 黄世忠
近年来业绩承诺愈发成为上市公司并购的“标配”,用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风险,维护收购方的利益,但是业绩承诺也加剧了财务舞弊动机,被并购方为完成业绩承诺、避免惩罚性违约赔偿往往不惜诉诸财务舞弊。此时,舞弊主体转变为被并购方子公司,而非上市公司或母公司,再加上分部报告信息披露不足,舞弊识别难度锐增。本文以航天通信并购智慧海派为例,从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入手,讨论如何透过合并报表快速“定位”子公司的财务异常特征,以及借助数据挖掘方式识别业绩承诺精准达标、子公司与客户供应商隐性关联关系等非财务异常特征。本文认为,借助多维数据和角度对并购业绩承诺进行分析,能够更有效识别和防范财务舞弊。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业绩承诺 精准达标 并购 商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由于受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结果。本文以近5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发挥并购积极效应的策略。
关键词:
并购 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魏涛
从发展趋势上看,近年来持续活跃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彰显了中国企业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的渴望。为顺利实现境外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中国企业应根据无形资源的特点与跨国转移扩散规律,把无形资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努力创造优势无形资源向中国企业转移扩散的条件,培育优势无形资源发挥作用的土壤,并在对境外优势无形资源进行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无形资源的再创新。中国政府与企业也应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为海外并购搞好"顶层设计"与具体的整合谋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昊宇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并购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应对跨国公司全球性扩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内涵。选择合适的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指标,进行理论的和实证的分析研究,对于鼓励股东价值创造并购、避免股东价值损耗并购、提高企业并购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桑一 刘晓辉
进入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以151亿美元完成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尼克森)。但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更多的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遭遇了如国家政策突变、文化冲突、整合经营不善等问题,导致并购受阻。本文以中海油并购尼克森为例,分析能源企业海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傅颀 刘馨 赵子怡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其中最常见的舞弊类型是收入舞弊。为了更有效地识别和防范收入舞弊,本文以索菱股份为例,依据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利用财务数据与非财务信息的交叉验证,从营业收入和应收款项、存货、现金流、预付款项等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各科目之间的联动异常,同时关注实际控制人行为和供应商特征异常,分析收入舞弊可能出现的迹象,最后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收入舞弊 舞弊识别 交叉验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叶凡 叶钦华 黄世忠
近年来,货币资金舞弊事件频发,引起了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关注。本文基于豫金刚石的案例,讨论货币资金舞弊的识别与应对问题。首先,探讨豫金刚石货币资金存在的异常之处;其次,利用五维度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分析框架,讨论如何利用财务逻辑和业务逻辑的交叉验证,分析豫金刚石货币资金异常背后潜藏的问题;最后,从数据挖掘与反舞弊核查程序的角度,提出甄别货币资金异常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东红 李蕾 王凤彬
本文借助剖析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德国阿尔道夫.瓦德里希科堡公司的典型案例,揭示出组织信心在并购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并购方立足提升组织信心应采取的策略提出建议。文章认为,组织信心影响并购成败;并购中存在着并购方、目标公司和出售方等的多种不同信心状态;各当事方的信心状态及其相互作用,制约着并购交易和并购整合工作的推进;并购方需要保持对并购中组织信心的敏感性,并通过利用、改变自身及其他当事方的信心来提高并购成功的概率。
关键词:
并购 组织信心 案例研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学平
回顾过去的2007年,从达娃之争到上南合并,从大中并购案的戏剧性结局到电信业重组的扑朔迷离,一幕又一幕的并购重组案上演得如火如荼。2008年,资本市场上的"大小非"解禁了,真正的全流通即将开始,可以预见到并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将愈演愈烈。但对企业来说,并购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使企业迅速获得资源,实现超常规增长;也可能使企业陷入并购陷阱,导致企业经营出现困境甚至破产。然而,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千万个,成功的原因却都是相似的。善于借鉴,将有助于我们避免"壮士一去不复返"悲剧的重演。这期"本期专题"我们为大家刊登一组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章,内容涉及并购法律法规和并购成败的典型个案,希望对拟实施并购的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喜英 阳倩
本文分析了*ST宇顺"双高"并购雅视科技后对公司盈利和股东权益的影响及其原因,指出盲目地"双高"并购不但不会实现上市公司原本的并购目标,反而会损害企业的价值。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为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并购方利益,上市公司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并购决策,且需仔细斟酌并购合同条款,避免为公司埋下管理隐患;而证券监管者则应更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业绩承诺制度在我国并购市场的运用,针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关键词:
*ST宇顺 雅视科技 并购溢价 业绩承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喜英 阳倩
本文分析了*ST宇顺"双高"并购雅视科技后对公司盈利和股东权益的影响及其原因,指出盲目地"双高"并购不但不会实现上市公司原本的并购目标,反而会损害企业的价值。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为切实保障上市公司并购方利益,上市公司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出并购决策,且需仔细斟酌并购合同条款,避免为公司埋下管理隐患;而证券监管者则应更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业绩承诺制度在我国并购市场的运用,针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关键词:
*ST宇顺 雅视科技 并购溢价 业绩承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成方 潘颉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
并购商誉 商誉减值 新三板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