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7)
2023(9949)
2022(8436)
2021(7787)
2020(6675)
2019(14681)
2018(14422)
2017(28604)
2016(15017)
2015(16711)
2014(15923)
2013(16068)
2012(14848)
2011(13317)
2010(13342)
2009(12250)
2008(12257)
2007(11195)
2006(9613)
2005(8468)
作者
(41369)
(34791)
(34585)
(32867)
(22491)
(16598)
(15461)
(13196)
(12909)
(12628)
(11784)
(11667)
(11094)
(11028)
(10802)
(10677)
(10249)
(10214)
(10044)
(10044)
(8503)
(8471)
(8464)
(7875)
(7856)
(7728)
(7634)
(7529)
(6952)
(6870)
学科
(69484)
经济(69426)
(60420)
管理(54042)
(53267)
企业(53267)
方法(35147)
数学(30964)
数学方法(30791)
(21853)
技术(21044)
业经(16256)
中国(16012)
(15831)
财务(15810)
(15798)
财务管理(15776)
企业财务(15294)
(15207)
技术管理(13662)
地方(12649)
产业(12333)
(11605)
(11241)
贸易(11233)
农业(11085)
(10881)
(10541)
(10540)
金融(10540)
机构
学院(215401)
大学(214619)
(96547)
经济(94983)
管理(90420)
理学(79095)
理学院(78402)
管理学(77516)
管理学院(77082)
研究(65919)
中国(50723)
(45253)
(42933)
科学(36765)
财经(36691)
(33632)
(31873)
(31465)
中心(30789)
经济学(30677)
(30260)
业大(28911)
研究所(28127)
经济学院(27911)
财经大学(27689)
商学(26885)
北京(26748)
商学院(26664)
(25107)
经济管理(24211)
基金
项目(145066)
科学(117682)
基金(108524)
研究(106520)
(93372)
国家(92649)
科学基金(82168)
社会(71774)
社会科(68621)
社会科学(68608)
基金项目(57748)
(57204)
自然(52359)
自然科(51292)
自然科学(51283)
自然科学基金(50504)
教育(49383)
(47060)
资助(43964)
编号(40040)
(36777)
创新(33424)
(33333)
重点(32276)
成果(31299)
(31163)
国家社会(30481)
教育部(29608)
人文(29195)
(28458)
期刊
(99811)
经济(99811)
研究(62291)
中国(41362)
(37644)
管理(37216)
学报(29206)
科学(28848)
(25888)
大学(23301)
学学(22211)
(21877)
金融(21877)
技术(21208)
教育(20443)
财经(19415)
农业(17615)
经济研究(17343)
(16728)
业经(16264)
技术经济(13817)
问题(12883)
科技(12462)
商业(11087)
(11031)
(10871)
(10770)
统计(10177)
财会(10127)
现代(9651)
共检索到313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晨  万相昱  
根据组织学习理论,具备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能够充分学习与吸收目标公司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同时,企业财务能力显著影响并购后的创新活动。基于上述理论,针对并购行为与创新活动的关系,以2011-2015年163起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倾向得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并购行为会显著降低并购方随后1年的创新投入,并购完成后第2年的创新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知识储备规模越大的并购者,创新投入减少越多,创新效率越高;知识集中度通过作用于知识储备规模与并购效应关系,间接正向影响创新效率。另外,并购者负债水平越高,创新投入减少越多,高负债增长率将导致创新投入增加,两者均会显著降低创新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佳莹  揭筱纹  
文章以国家和地方高新技术开发区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创新现状以及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认为产业集群软资源获取和潜在能力是影响产业集群技术高新技术创新的核心,并从产业集群软资源、政府职能及潜在能力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芳  汤鹏志  周俊  
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影响,得出如下结论:2001年—2008年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增强态势,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逐年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以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对发展的影响作用最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程  张目  
从金融资源被投入主体(企业)的角度出发,运用熵权-线性加权和法、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2015-2019年中国省际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并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比较。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较低,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和纯技术效率对水平和效率的整体贡献相对较小;债券融资是低水平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是风险投资;纯技术效率是低效率省份的首要制约因素。新一代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水平和效率均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银行贷款、政府补助和规模效率变动分别是水平增长和效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股票融资是水平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其次是债券融资和风险投资;技术进步变动是效率下降省份的首要抑制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孔小伟  
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性特征明显,需要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以稀释风险。本文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这类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方面有所变化?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股价"拆低"使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发现流动性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一些短期指标所解释,但是显著的截距项说明分拆依然会带来流动性的明显提升。流动性提升将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明秀  文娅  
企业创新离不开财务政策的支持,财务灵活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A股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财务灵活性、产权性质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灵活性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即财务灵活性能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且该现象在非国有企业更为突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祥艳  
本文针对2006~2010年中国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及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与创新产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金的创新效率在技术研发阶段要高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政府资金的创新效率要远低于民间资金的创新效率,特别是在竞争性和开放程度低的行业。研究结论对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明秀  张颖  
企业的创新活动离不开财务支持,CFO作为企业财务政策的关键决策者,主要通过相关财务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施加影响。以20122015年我国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CFO人力资本、财务灵活性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务灵活性能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CFO人力资本通过财务灵活性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财务灵活性越高,CFO人力资本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正相关性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宗宪  丁梦  
文章采用GMM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本土技术转移对我国省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本土技术不断转移,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升;从技术转移形式之间相互作用来看,本土技术转移和国外技术引入存在互补效应,两者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但本土技术转移与外商直接投资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德春  闵尊祥  徐敏  
从产业层面,运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4—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金融发展规模还是金融发展效率,都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正向关系并非完全线性,金融发展规模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所有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都已经越过了这道门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于澎田  杨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非  
应用因子分析方法与产业间同化能力计算公式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能力和溢出同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台湾的医药制造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逐步上升;但除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制造设备产业外,其他产业的溢出同化能力却出现弱化特征,尤其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同化能力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利军,李艳丽  
研发水平低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创新管理协调部门,改革高新技术项目运行体制,实现官、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改过去的市场末端机制为源头机制,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