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2)
2023(16071)
2022(13929)
2021(13182)
2020(11128)
2019(25956)
2018(25383)
2017(49019)
2016(26090)
2015(29638)
2014(29101)
2013(28811)
2012(26167)
2011(23421)
2010(22967)
2009(21180)
2008(20607)
2007(17528)
2006(15171)
2005(13153)
作者
(72359)
(60348)
(59601)
(56884)
(38453)
(28685)
(27319)
(23620)
(22889)
(21284)
(20490)
(20184)
(18925)
(18759)
(18616)
(18186)
(17939)
(17812)
(17356)
(17190)
(14654)
(14631)
(14386)
(13649)
(13465)
(13253)
(13138)
(12975)
(11906)
(11750)
学科
(107834)
经济(107721)
管理(81261)
(78111)
(66585)
企业(66585)
方法(54962)
数学(48648)
数学方法(48101)
(31120)
中国(28227)
(26740)
业经(23488)
(21133)
财务(21056)
财务管理(21014)
(20979)
贸易(20970)
(20484)
(20422)
企业财务(20067)
(19776)
地方(18195)
农业(17882)
技术(16924)
(16761)
理论(16660)
环境(16027)
(15118)
银行(15085)
机构
大学(372249)
学院(367489)
(153493)
管理(153347)
经济(150642)
理学(134189)
理学院(132851)
管理学(130761)
管理学院(130083)
研究(117577)
中国(89811)
(78070)
科学(70133)
(69739)
财经(57318)
(56354)
中心(54135)
(52546)
(52222)
业大(52169)
研究所(51511)
(49236)
北京(49172)
经济学(46956)
(46110)
师范(45714)
财经大学(43194)
(42958)
经济学院(42602)
农业(40898)
基金
项目(257332)
科学(204729)
基金(191229)
研究(188308)
(165607)
国家(164322)
科学基金(143414)
社会(121461)
社会科(115361)
社会科学(115334)
基金项目(101269)
(96634)
自然(93359)
自然科(91297)
自然科学(91276)
自然科学基金(89689)
教育(86521)
(81980)
资助(79451)
编号(75962)
成果(60415)
(58248)
重点(56566)
(53416)
(52993)
国家社会(50955)
教育部(50883)
课题(50335)
创新(49841)
人文(49525)
期刊
(154347)
经济(154347)
研究(104664)
中国(62130)
管理(54732)
学报(54629)
(54481)
科学(50928)
(45399)
大学(42225)
学学(39517)
教育(34848)
农业(32088)
技术(31426)
(29114)
金融(29114)
财经(27664)
经济研究(26272)
业经(24258)
(23551)
图书(21251)
问题(19998)
理论(18214)
技术经济(17763)
(17637)
统计(17282)
(17199)
科技(16587)
实践(16444)
(16444)
共检索到519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安然  
文章选取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以公司股价异质波动率度量并购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方获得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显著大于零,相对现金支付的并购,支付股票的并购绩效较大,并购目标规模也较大;信息不对称与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存在负相关;信息不对称对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并购绩效的影响均显著为负,且现金支付下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显著低于股票支付。实证结果并不支持"市场时机理论",投资者不会以支付方式来判断并购的"好"与"坏"。文章还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发起并购的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有别于西方发达经济的特点,中国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维安  陈钢  
本文基于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减弱公司管理者与其他缔约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并购方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会计稳健性与短期并购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而与长期并购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在进一步验证会计稳健性确实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时,本文实证发现,在治理机制设计相对较差的并购方(董事会规模越大、独立董事比例越低、股权越分散、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会计稳健性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这些发现表明,会计稳健性不会在并购后短期内对公司并购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是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得以显现,且其正向影响程度因公司之间部分治理机制设计差异存有一定的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鸿志  何小锋  
本文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解释以往各种不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的分歧。另外,显著性检验结果也表明传统权衡理论不能排斥实证结论,进一步证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云  周杰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公司多元化经营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相关多元化水平恶化了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关多元化水平对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璋礼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诣之  潘敏  
在国务院多次强调优化并购市场环境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借助市场力量以缓解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机构投资者调研行为愈发频繁为现实背景,利用2013—2018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并购数据,采用特定事件研究方法,在甄别调研动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调研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针对并购事件发起的调研不仅显著提升了并购事件成功率,也能显著增加并购可实现的财务绩效,并且调研频率越高,提升效果会进一步增加。机制检验表明,机构投资者调研提升并购绩效的积极作用主要通过改善并购事件中市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积极效应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信息披露质量较差企业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机构调研偏爱并购重组”的市场现象提供了新的启示,也为发展机构投资者以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的政策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姜广省  卢昌崇  
本文基于并购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视角,检验了并购双方之间的董事联结关系对目标公司选择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包括间接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的目标公司,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与并购方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的公司成为目标公司的可能性更大;当并购方与目标公司之间存在董事联结关系时(与不存在董事联结关系相比),并购方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并无显著差异,但获得的长期并购绩效会相对较好;并且当这种董事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时,以及当目标公司与并购方地处不同区域时,董事联结关系对长期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这些发现意味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艳  赵根  
本文以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在降低"道德风险"的基础上降低"逆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支持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治理具有优化作用的观点。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认识并发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治理效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张亚琼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慧  
运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研究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债券融资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发行债券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两方面的结合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信息不对称组和低信息不对称组,实证结果显示:债券融资对高信息不对称组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妙凌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弱化上市公司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表现,从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维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赖步连  杨继东  周业安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表明:以股价反映的收购公司长期绩效(1—3年)呈明显下降趋势。国内现有的研究主要从投机、盲目扩张以及政府干预等角度加以解释,没有关注投资者的股市反应引致股价波动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国外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投资者异质预期引发的异质波动可能是造成并购后长期绩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股市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异质波动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投资者的异质预期能够有效解释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收购损益之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明娟  于卓群  
近年来,互联网浪潮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纷纷积极对接互联网以谋求转型,而由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等特征,以自建的方式成功转型的困难较大,因此直接并购拥有互联网资源的企业成为很多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捷径。文章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加入到修正后的传统绩效评级体系中,采用会计指标法对2010—2015年成功进行互联网转型并购的8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转型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暂时降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互联网转型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大,对长期绩效的积极作用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敏  高柳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娄磊  蒋海新  张■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选取了我国2015-2017年实际发生并购交易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中的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SPSS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配对t检验,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呈现出倒"V"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的实证结果: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en)和并购交易支付价值(val)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国有股权占比(sta)与现金支付(way)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