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0)
2023(4011)
2022(3377)
2021(3271)
2020(2727)
2019(6377)
2018(6414)
2017(11692)
2016(6610)
2015(7448)
2014(7712)
2013(7383)
2012(6975)
2011(6363)
2010(6648)
2009(6296)
2008(6646)
2007(6077)
2006(5408)
2005(4849)
作者
(21234)
(17898)
(17730)
(16697)
(11400)
(8627)
(8049)
(7010)
(6801)
(6623)
(6233)
(6218)
(5754)
(5602)
(5596)
(5438)
(5370)
(5229)
(5194)
(5169)
(4682)
(4415)
(4370)
(4164)
(4029)
(3993)
(3978)
(3926)
(3814)
(3601)
学科
(28214)
经济(28181)
管理(19423)
(19352)
(18064)
企业(18064)
方法(14282)
数学(11430)
数学方法(11152)
(8746)
理论(7566)
(7159)
(7025)
业经(6451)
(5977)
中国(5706)
(5649)
(5471)
体制(4840)
(4417)
财务(4394)
财务管理(4380)
地方(4153)
企业财务(4103)
农业(4086)
环境(4016)
(3909)
贸易(3909)
(3809)
银行(3794)
机构
大学(105445)
学院(103397)
管理(39169)
(37216)
经济(36277)
研究(35353)
理学(33819)
理学院(33367)
管理学(32510)
管理学院(32329)
中国(26016)
科学(24269)
(23569)
(18959)
(18342)
(17803)
研究所(17509)
业大(16003)
(15802)
(15298)
中心(15279)
师范(15148)
北京(14979)
财经(14586)
农业(14164)
(13124)
(12893)
(12647)
师范大学(12349)
技术(11225)
基金
项目(67575)
科学(52555)
基金(47976)
研究(47323)
(42618)
国家(42279)
科学基金(35643)
社会(28589)
社会科(27000)
社会科学(26988)
(26796)
基金项目(24944)
自然(23964)
自然科(23420)
自然科学(23408)
(23064)
自然科学基金(22963)
教育(22483)
资助(20414)
编号(19064)
成果(16234)
重点(15758)
(14669)
课题(13863)
(13694)
(13454)
计划(13212)
科研(12966)
创新(12599)
大学(12220)
期刊
(42184)
经济(42184)
研究(28347)
中国(19724)
学报(18377)
科学(16910)
(15267)
(15034)
管理(14059)
大学(13475)
教育(13305)
学学(12576)
农业(10457)
技术(9999)
财经(7139)
(6254)
金融(6254)
统计(6204)
经济研究(6129)
(6117)
(6037)
(5828)
图书(5762)
业经(5721)
资源(5662)
技术经济(5600)
(5396)
问题(5092)
决策(5055)
科技(4886)
共检索到150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喜杰  
本文首先对并购实质、并购作用、并购发生的十种理论进行综述,接着对国内外并购研究现状进行评价,涉及并购绩效、并购方式、并购成功标准、并购可能性、目标企业价值,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并购成功标准和合作博弈在并购中的重要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威风  江厚峰  
效率理论及应用效率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有助于促使经营者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一般包括:①经营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可以消除竞争力量,提高竞争优势:可以实现并购双方的优势互补。②财务协同效应,即通过并购可以降低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和费用;可以提高企业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叶勤  
跨国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界的发展,它正日益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跨国并购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跨国并购是多动因推动、综合平衡的结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安甜  黄凤文  石玉丽  
企业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采用正常环境下传统的 NPV法对并购投资进行经济评价有许多不足之处。而实物期权理论是一种针对柔性投资进行经济评价的有效方法 ,尤其适应于非正常的经济环境 ,从而给企业并购投资创造了弹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效中  刘丙永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只考虑目标企业现实资产的价值,忽视了并购中隐含的期权价值,以致往往低估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本文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并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中,建立了实物期权定价方法在并购定价中的应用模型,并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说明如何运用期权理论评价目标企业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安甜  张维  
本文在对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以折现现金流法为代表的传统估价方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足,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了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建立了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总体框架,利用期权定价公式对具有增长期权的企业估价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敏忠  程明  
文章以中国证券行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我国证券行业进行并购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的基本原则,然后从券商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研发水平,营销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并购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用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计算出关联系数进行排序,并选择并购对象,从而使得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现低成本扩张。最后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能较科学的应用在商业整体战略决策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众  朱佳青  李杰  李新春  
本文通过构建寡头市场竞争模型对经理人相对绩效评价(RPE)如何影响企业并购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RPE实施与强度的增加将抑制具有协同效应的并购行为。市场竞争程度的上升可以减弱这种负面作用。实证研究中,本文利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与2008年发布的中央企业绩效评价管理改革的文件作为企业实施相对绩效评价的外生事件,对RPE影响企业并购的效果进行双重差分估计。与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实证研究发现RPE抑制了国有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同时国企并购对提升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随着RPE的实施与强度的上升有所减弱。基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手段以及行业竞争程度的上升可以减弱这种抑制作用。本文为当前国有企业经理人绩效考核机制设计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涛  陈晓慧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公司并购投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并购投资的交易价格分布规律,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应公司并购交易的三种基本形式建立了相应的风险度量模型,并进行了应用研究,为降低上市公司并购风险提高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永梅  张怡菲  
基于并购整合理论和项目管理的思想,本文认为企业并购整合(PMI)是一个全过程、动态的整合,是一系列步骤的集合,构建了PMI的"四阶段"管理模型,具体包括整合前评估、整合规划、整合实施和整合后评价阶段;整合团队的构建对于PMI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最后重点研究了模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星  
影响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因素分为三大类,一是政策因素,二是市场因素,三是成本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体系,并对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对建立的体系进行了评价,指出其不足和改进方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志君  曹婷  
并购是企业集团扩张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动因是追求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本文运用重庆太极集团购并案例,在分析并购协同效应形成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整合来实现协同效应,以及如何评价企业在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大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金强  李海  
目前跨国并购成为中国对外投资、实现快速扩张的重要方式,然而文化差异与整合不力导致大量的跨国并购并不成功。文章梳理了跨国并购的三种文化整合理论,对文化匹配理论、文化建构主义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进行了述评,重点介绍了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变化,最后对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梅君  
有效的资产重组和公司并购,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并购是在我国特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必须正视我国资本市场重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实质性重组并购,这是证券监管当局必须承担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