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2)
2023(15547)
2022(13672)
2021(12920)
2020(11049)
2019(25360)
2018(25292)
2017(48939)
2016(26882)
2015(30572)
2014(30622)
2013(29948)
2012(27385)
2011(24612)
2010(24852)
2009(23107)
2008(22916)
2007(20332)
2006(17953)
2005(15951)
作者
(78043)
(65003)
(64808)
(61785)
(41490)
(31347)
(29320)
(25518)
(24730)
(23461)
(22398)
(21913)
(20725)
(20569)
(20148)
(19933)
(19544)
(19369)
(18715)
(18580)
(16231)
(16113)
(15771)
(14814)
(14528)
(14527)
(14426)
(14389)
(13191)
(12755)
学科
(104934)
经济(104791)
管理(82977)
(76913)
(66371)
企业(66371)
方法(50881)
数学(44264)
数学方法(43474)
(29567)
(27025)
中国(25944)
(24744)
业经(23409)
(23101)
理论(19436)
(18987)
财务(18894)
财务管理(18851)
地方(18767)
(17988)
贸易(17976)
企业财务(17896)
(17506)
农业(17483)
(17451)
技术(16607)
(16557)
(16287)
环境(16272)
机构
大学(384549)
学院(382172)
管理(150871)
(146869)
经济(143487)
理学(130793)
理学院(129321)
管理学(126568)
管理学院(125892)
研究(124500)
中国(93064)
(82205)
科学(78844)
(70574)
(63056)
(62546)
业大(58694)
研究所(57180)
中心(56955)
(56635)
财经(55964)
北京(51882)
(50681)
(50103)
师范(49594)
农业(49099)
(45592)
(45128)
经济学(43519)
财经大学(41600)
基金
项目(259563)
科学(203768)
基金(188101)
研究(187770)
(164298)
国家(162970)
科学基金(140076)
社会(116706)
社会科(110600)
社会科学(110567)
(101839)
基金项目(99365)
自然(92839)
自然科(90705)
自然科学(90687)
自然科学基金(89021)
教育(87870)
(85867)
资助(78921)
编号(76825)
成果(62956)
重点(58096)
(57047)
(53669)
(53545)
课题(53178)
创新(50056)
科研(49654)
教育部(48922)
大学(48660)
期刊
(160437)
经济(160437)
研究(110679)
中国(75574)
学报(62975)
科学(56775)
(56605)
管理(56446)
(55543)
大学(47950)
教育(45886)
学学(44987)
农业(38809)
技术(34543)
(31742)
金融(31742)
财经(27313)
业经(25747)
经济研究(24910)
(23256)
问题(20509)
(20237)
图书(20034)
(18697)
技术经济(18619)
科技(18475)
理论(18416)
统计(18352)
实践(16811)
(16811)
共检索到55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于成永  邵巍  
企业价值评估中控制权溢价与折价调整相对复杂且缺乏经验数据。文章整合了并购交易溢价、评估溢价等理论观点,构建了并购溢价率评估模型,推演了控制权作用;在此基础上,运用重大资产重组样本检验发现,控制权性质、制衡度以及管理层持股显著影响并购交易溢价和评估溢价,控制权转让比例与溢价关系不显著。因而,传统的控制权溢价与折价调整需要更多证据。根据控制权性质、制衡度、管理层持股对溢价影响的理论与证据,评估师可以在评估实践中充分考虑控制权这些维度的影响,以提升评估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斌  赵彩云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彬  杨洋  潘爱玲  
定增并购为探讨定向增发的驱动因素或利益输送提供了新线索,但定增折价与并购溢价的相关性不仅为利益输送提供更加隐秘的通道,同时也会导致市场评价的错位。本文以大股东是否参与为背景,对定增并购价格要素进行检验发现:大股东的参与是评价其价格偏离是否涉嫌利益输送的重要条件;从整体上看,价格偏离并非利益输送的绝对证据;定增折价率系大股东支持的代理变量,能够有效提升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但大股东未参与下的并购溢价率与利益输送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观察发现,定增并购主体关联性是价格偏移的关键诱因。由此既验证了"定增折价治理假说",同时也为定增并购的科学决策与全要素监管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霞珍  胡玉柱  
20世纪30年代,Berle和Means基于对美国200家最大金融公司的分析,提出股权分散假设,认为公司的所有权大都分散在股东间,而控制权则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因而造成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该研究成果吸引众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探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控制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冲突上,研究范围多是基于美国市场,较重视控制权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琳  鲁爱华  张秋生  
并购方的管理者常被指责支付的溢价过高而导致了并购的失败。本文认为 ,传统的贴现现金流量法低估了并购的战略价值 ,实物期权理论可以较好地使我们了解管理者通过并购手段创造各种期权或获取被并购方所拥有的有价值期权的战略思想 ,为并购的价值评估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邹高峰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瑜胜  宋光辉  
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是公司控制权所有者决策的结果,以往的研究集中于分散式股权结构中、管理层的特质对公司并购的行为方式的影响;而对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拥有控制权的治理结构特征对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基于这一独特视角,本研究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04~2012年股权收购的样本,研究集中式股权结构中大股东控制权配置对其并购行为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人特征、控制强度特征、制衡性特征等对公司的并购行为方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立杰  孙涛  
如果并购公司不考虑目标公司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溢价产生的件性而盲目支付溢价,就等于向过路的人群发放钞票,是难以收回的,收购公司会为此而损失部分溢价、全部溢价甚至更多。这就是溢价支付风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健  席酉民  贾隽  
基于前人对于控制权制衡的研究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作者提出了上市公司控制权制衡与关联并购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间的关联并购数据,对假设进行了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本文验证了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即基于博弈的控制权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少;附属于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关联并购行为。基于股权比例的竞争力指标与关联并购行为发生的关系并不明显;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多,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谋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瞿宝忠  
公司控制权跨国并购拓展了资源配置的机会及竞争,其得失成败与东道国诸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新一轮跨国并购中资源配置结构及环境的演变,探讨了目标公司控制权整合环境的指标及其评价问题,为投资国公司对不同的东道国公司并购环境进行定量比较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妙妙  陶启智  朱翔龙  
本文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管理效率越低、规模越小的公司,被收购的概率越大,但营运效率高的公司,更有可能成为有潜力的目标而受到主并购公司青睐;流动性越差,股权的流动性越大,股权集中度过于分散,公司被收购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加;公司杠杆越高,公司越容易成为并购目标财务比率与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概率有关,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对模型的冲击不大,没有显著改变公司控制权被收购的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军  沈勍晔  
私人利益对公司并购的效率分析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个投票权模型对公司并购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两个结论:1.显性的私人利益优于隐性的私人利益;2.在显性私人利益的条件下,现金流利益相对于私人利益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帕雷托最优。该文还通过此模型从私人利益角度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折价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