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4)
- 2023(10336)
- 2022(8222)
- 2021(7659)
- 2020(6587)
- 2019(14723)
- 2018(14726)
- 2017(28979)
- 2016(15155)
- 2015(16949)
- 2014(16108)
- 2013(15756)
- 2012(13862)
- 2011(12076)
- 2010(12462)
- 2009(11971)
- 2008(11975)
- 2007(10967)
- 2006(9503)
- 2005(8775)
- 学科
- 业(82201)
- 企(78298)
- 企业(78298)
- 济(69190)
- 经济(69121)
- 管理(64956)
- 方法(32645)
- 业经(27396)
- 数学(24807)
- 数学方法(24301)
- 财(23790)
- 农(21886)
- 技术(19924)
- 务(19057)
- 财务(19016)
- 财务管理(19000)
- 企业财务(17951)
- 农业(15949)
- 制(15154)
- 中国(15147)
- 理论(15055)
- 策(14020)
- 技术管理(13657)
- 划(13597)
- 和(12931)
- 企业经济(12394)
- 体(12324)
- 经营(12284)
- 体制(11004)
- 贸(10895)
- 机构
- 学院(215110)
- 大学(207067)
- 管理(94960)
- 济(92551)
- 经济(90977)
- 理学(81900)
- 理学院(81249)
- 管理学(80007)
- 管理学院(79614)
- 研究(59388)
- 中国(49969)
- 财(43111)
- 京(42288)
- 财经(33905)
- 科学(33448)
- 江(33131)
- 经(30757)
- 农(30735)
- 业大(28437)
- 中心(27997)
- 所(27950)
- 商学(27317)
- 商学院(27073)
- 经济学(26717)
- 北京(26338)
- 州(26185)
- 经济管理(25330)
- 财经大学(24828)
- 研究所(24733)
- 经济学院(24019)
- 基金
- 项目(138076)
- 科学(112533)
- 研究(103949)
- 基金(101777)
- 家(86096)
- 国家(85309)
- 科学基金(77629)
- 社会(68348)
- 社会科(65092)
- 社会科学(65076)
- 省(56674)
- 基金项目(53409)
- 自然(49892)
- 自然科(48938)
- 自然科学(48930)
- 自然科学基金(48163)
- 教育(47406)
- 划(44904)
- 编号(41715)
- 资助(41163)
- 创(35893)
- 业(33818)
- 创新(32352)
- 成果(31305)
- 重点(30124)
- 部(29809)
- 发(29514)
- 国家社会(28023)
- 课题(27963)
- 制(27836)
- 期刊
- 济(105553)
- 经济(105553)
- 研究(60846)
- 管理(43534)
- 中国(41851)
- 财(38262)
- 农(29238)
- 科学(26088)
- 技术(24356)
- 学报(22940)
- 业经(20597)
- 农业(20311)
- 教育(20129)
- 大学(19437)
- 融(19196)
- 金融(19196)
- 学学(18522)
- 财经(17166)
- 经济研究(16856)
- 技术经济(15102)
- 经(14880)
- 业(14084)
- 问题(12741)
- 策(12427)
- 财会(12422)
- 商业(12224)
- 统计(11944)
- 现代(11746)
- 科技(11532)
- 会计(10159)
共检索到320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爱贞 张鹏飞
并购与创新是发达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已居全球第二但创新能力仍旧不足,并购能否促进创新依然是有待解答的重大命题。近年来,境内并购稳步增长但跨境并购趋于下降引发了诸多质疑,两种模式并购对创新影响是否不同?本文构建数理模型,对比分析了跨境并购与境内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用2007—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所做的实证检验表明,两种模式的并购都能够促进创新,且跨境并购的创新效应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两种模式并购都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和无形资产存量,该"效率提升"效应促进了企业创新;两种模式并购也都加重了并购方的资产负债率,对创新产生负效应。不同的是,跨境并购没有带来垄断效应,而境内并购所提升的市场势力对创新造成负效应,使得其"资源替代"效应对创新产出的负面影响更大。可见,当前跨境并购仍是中国企业创新的重要战略,而境内并购的垄断效应亟需规制。本文深化了并购模式对企业创新影响机制的研究,并能为国家和企业创新战略和并购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关键词:
境内并购 跨境并购 创新效应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乾坤
基于融资优序理论,文章构建了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融资创新"I-A-I"模式:内部资本市场融资(I)—战略联盟融资(A)—金融创新(I)。实务证据显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与融资风险;集团化运作及境外上市更有利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实施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战略联盟融资伙伴中债务型多于股权型,并购贷款是民营企业海外并购债务型融资的主要类型,国外同行、国外PE更愿意成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股权型融资伙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融创新包括参与主体创新、融资方式创新、交易方式创新、契约条款创新和风险控制创新,并购上市公司、银团贷款、分步收购、新股预约权、目标企业破产等金融创新方式已被广泛使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焰
企业并购有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主要模式。横向并购浪潮促进了资本主义初期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成与产业集中度提高;纵向并购浪潮促进了西方国家工业化中期企业资本进一步聚集与产业结构升级;混合并购浪潮一方面形成了一批多元化经营的巨型企业,另一方面,使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重新突出主业。本文将企业并购模式的选择与企业、产业生命周期联系起来考察,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系数与产业生命周期系数的概念与计量方法;建立了企业、产业生命周期系数与经济周期指数三维坐标系,定量分析了企业、产业及宏观经济处于不同阶段时,如何动态选择并购模式,提高并购绩效。
关键词:
生命周期 企业并购 并购模式 模式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烨
企业并购整合已成为现代投资的一种主流形式,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中还存在不合理部分,在并购重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理论入手,具体分析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并购类型 并购程序 并购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冼国明 明秀南
在当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交易数据和企业专利数据库,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和非线性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跨国并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海外并购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且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持续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区分专利类型来看,海外并购企业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及发明授权数显著增加,但对外观专利的影响不明显甚至为负,海外并购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创新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关键词:
海外并购 创新 倾向匹配得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以1998~200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考察并购行业模式与收购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行业相关性并购较无关性并购对收购企业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效应。同时,将对应于企业价值指标、有关并购价值创造的经济学假设分解成五类财务因素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指标变动特征的异同,揭示出规模经营、交易内部化和市场势力是影响收购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江乾坤 王泽霞
针对国内外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的现状,基于异常融资优序理论,构建了我国民营企业集团跨国并购融资创新模式——包括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战略联盟融资和金融创新融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洁 刘沙沙 盛永祥 王建刚 刘鹏 施琴芬
技术并购是企业实现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研究不同技术并购模式下知识基础和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对促进企业知识的有效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技术并购后企业创新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并购创新绩效模型,探究技术并购后企业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以及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技术并购后的知识基础的两个维度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知识深度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关系,而知识广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②不同并购模式对知识基础的影响具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的知识整合时间调整策略:在加强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深度,此时在阈值内增加知识整合时间能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在互补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增加了知识广度,企业降低知识整合时间并增加知识应用时间能提升创新绩效;在混合型技术并购模式下,企业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都增加,但知识广度对知识整合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当知识整合时间随知识广度增加以递减方式调整时,创新绩效提升效果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嘉
本文采用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探讨并购基金模式下数字金融对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PE/VC+上市公司”型并购基金模式下,数字金融会显著提升企业并购效率。渠道研究表明,提高标的企业信息透明度、增强标的企业主业质量是数字金融作用于企业并购的重要途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包含PPP模式、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有国有背景PE/VC参与的并购基金中,数字金融对企业并购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基金管理公司/GP承诺持有并购基金份额比例越高,数字金融对并购效率的提升效用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并购基金 信息透明度 并购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杜晴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考察了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具有正向作用,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无显著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产业并购与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的非对称影响仍然存在。总体来看,从长期发展战略出发的产业并购有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以短期上市或者短期财务收益为目的的非产业并购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慧琳 杨望 王振山
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跨国并购为样本,构建"外部资源+内部能力"分析框架,研究基于跨国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东道国创新资源集聚作为外部资源,企业吸收能力和跨文化整合能力作为内部能力,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跨国并购不仅对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绝对量及变化量有积极影响,对企业创新质量也有显著积极作用。进一步发现,当并购企业属于制造业或在发达东道国并购时,并购企业所在省份的创新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提升越显著。经过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为中国企业以基于跨国并购的开放式创新促进自主创新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开放式创新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爱莲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是一个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的复杂体系,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十分必要。在国内外创新审计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财务学、审计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结合我国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活动特征,构建了一个包含多元化的审计主体、各审计要素具体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标准等方面的审计模型,对创新型企业全面实施创新审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创新 审计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开乐 王铁民
作为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在理论层面,本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背景及内涵,并构建联系、比较异同。基于2005年以来南汽集团对罗孚公司并购及此后发展的案例,本研究深入回顾了并购全程及后续项目进展,进而讨论了本次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对南汽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结合案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基于并购的开放式创新对企业自主创新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发生条件是:(1)被并购方知识积累大于并购方或与并购方原知识积累形成互补;(2)并购方有能力整合来自被并购方的创意,使外部创意内化为以开发新产品为表征的内生创新力量。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自主创新 并购 汽车产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三卿 孟凡臣 唐云亭
选取跨国并购后企业的整合模式作为并购绩效的影响因子,从企业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组织结构整合和业务流程整合四维度出发,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整合模式对企业管理绩效、经营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整合模式 并购绩效 跨国并购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永谋 钟荣丙
企业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在对有关企业并购的实证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主要模式和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企业并购 企业文化 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