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
2023(993)
2022(862)
2021(816)
2020(708)
2019(1618)
2018(1476)
2017(3413)
2016(1635)
2015(1822)
2014(1817)
2013(1990)
2012(1830)
2011(1604)
2010(1618)
2009(1481)
2008(1540)
2007(1438)
2006(1238)
2005(1125)
作者
(4593)
(3971)
(3945)
(3690)
(2511)
(1808)
(1744)
(1503)
(1457)
(1395)
(1336)
(1294)
(1239)
(1225)
(1224)
(1189)
(1176)
(1167)
(1149)
(1066)
(1001)
(938)
(936)
(917)
(873)
(860)
(834)
(798)
(773)
(767)
学科
(8572)
(8337)
企业(8337)
管理(7013)
(6748)
经济(6748)
(4660)
(3862)
(3855)
体制(3745)
方法(3192)
数学(2682)
(2673)
财务(2665)
数学方法(2661)
财务管理(2661)
企业财务(2556)
(1729)
贸易(1728)
(1676)
(1530)
(1483)
税收(1462)
(1458)
业经(1390)
环境(1270)
(1255)
供销(1254)
(1254)
财政(1142)
机构
大学(24845)
学院(24283)
管理(10741)
(10456)
经济(10216)
理学(9256)
理学院(9169)
管理学(9082)
管理学院(9027)
研究(6780)
(6304)
中国(5647)
(4959)
财经(4753)
(4382)
财经大学(3614)
(3562)
(3381)
中心(3361)
北京(3234)
科学(3215)
商学(3206)
商学院(3188)
经济学(3018)
(2771)
研究所(2715)
(2712)
业大(2691)
经济学院(2681)
经济管理(2604)
基金
项目(14465)
科学(11732)
基金(11278)
研究(10255)
(9613)
国家(9527)
科学基金(8569)
社会(6902)
社会科(6577)
社会科学(6577)
自然(5865)
基金项目(5826)
自然科(5758)
自然科学(5757)
自然科学基金(5687)
(4996)
资助(4782)
教育(4663)
(4492)
编号(4080)
(3439)
成果(3305)
教育部(3076)
人文(3044)
重点(3018)
(2900)
大学(2863)
(2853)
国家社会(2805)
项目编号(2791)
期刊
(12021)
经济(12021)
研究(7111)
(6344)
中国(5134)
管理(4258)
学报(2924)
科学(2693)
(2660)
金融(2660)
财经(2590)
大学(2314)
(2201)
学学(2156)
(2120)
财会(2082)
经济研究(2044)
会计(1890)
业经(1798)
技术(1553)
商业(1485)
(1445)
问题(1403)
(1367)
教育(1355)
(1283)
农业(1267)
通讯(1262)
会通(1260)
国际(1258)
共检索到3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昭方  瞿曲  罗访文  
有关“负商誉悖论”的研究有多种观点,它们在不同的并购方式下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依据被并企业所有者与合并企业的产权关系,可将企业并购方式分为吸收合并和权益联合合并两种,在权益联合合并方式下,合并净收益的分享比例、交易费用的承担比例对负商誉产生的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具有魅力的主题。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自创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海成  
在国家经济呈现"L"型走势的背景下,企业的重组、兼并成为常态化。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负商誉越来越受到关注。就目前来看,各个国家的理论界对于负商誉的实质、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式观点繁多,其理论研究依旧处于发展阶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欣  杨世忠  侯德帅  
随着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热情的不断高涨,巨额商誉的出现和快速增长引起了监管层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发生并购且产生商誉的全部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宏观制度视角考察政府补贴对并购商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会增加公司的并购商誉;代理成本和过度自信在政府补贴影响并购商誉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区分不同市场化程度后发现,政府补贴与并购商誉的正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低市场化进程的环境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杜兴强  
一、引言商誉(Goodwil)概念发轫于中世纪,但是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会计学界的普遍关注。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极具魅力的主题之一。会计界围绕着商誉展开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商誉的性质;②是否以及如何确认...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春美  李晓  
在资本市场中,审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签证评价,发表独立审计意见。本文从决策有用性视角,基于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深入分析并购商誉对审计服务定价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经验证据,为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服务。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并购商誉风险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增加审计收费以确保审计质量;且在区分正、负向盈余管理的分组检验中,以上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对缓解代理问题及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最后建议,适时改进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在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时,对并购商誉可能引致的错报风险给予足够重视;避免低质量审计需求导致的审计收费偏低,确保提高审计质量进而发挥审计应有的治理功效;强化并购商誉的会计信息质量,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超  
本文选取了2010年到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当上市公司宣布并购时,其并购公告中的并购商誉相关信息会有着怎样的市场反应,以及宣布采取多元化并购与相关性并购两种不同并购类型时,对于并购商誉相关信息的市场反应会有怎样不同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3,+3)的窗口期内,并购交易事件中披露的并购商誉相关信息对于该并购事件窗口期内购买方企业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有正向的影响;同时相比较于相关性并购,多元化并购会削弱并购商誉有关信息对于窗口期内购买方企业累积超额回报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建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邢立全  王韦程  
本文以我国2008-2014年1900个上市公司年观测为样本,研究发现并购商誉对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正向影响在并购交易发生后第2-3年达到最强,然后迅速减弱至消失。除了时间变化趋势,并购商誉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正向影响还会随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而减弱、随上市公司在行业竞争优势(较高市场份额或较强定价力量)的增强而增强。本文还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其在并购交易中越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对并购溢价支付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若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源于市场份额,则倾向于在并购交易中支付较低的并购溢价;而若竞争优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西卜  宁美军  张东旭  
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尚无一致性结论。文章以中国2008年-2014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商誉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并购商誉表现出显著的价值创造效应,且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以及不同的市场化程度下具有显著一致性。该结论为并购商誉作为一项资产列报于资产负债表的合理性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对建立富有价值创造力的并购重组改革机制也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华  夏瑛瑄  杨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飞腾  付迟  郑先宏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整理了现行实务中对合并方以定向发行股票作为合并对价方式下合并商誉的三种处理情形,对其优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异常活跃的并购交易伴随着商誉的产生,而且商誉金额显著增加。由于资本市场对并购这一主旋律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因而并购形成的高商誉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在追溯前人对商誉理论和商誉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商誉产生前后盈利能力和风险变化的视角,结合商誉基本理论和有关会计准则,研究并购商誉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希望能够对企业并购中重视商誉问题有所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